最近,武漢市武昌區地稅局稅務干部蔣中義為他資助了8年的羅田男孩小胡操心。14歲的小胡即將初中畢業,今后的出路如何打算?蔣中義心里牽掛,忙著為他計劃今后的發展方向。
愛心助學19年,助學的同時,他把孩子們的未來放心上。“不僅要讓孩子們讀書,更要能在社會上獨立”。
2003年從部隊轉業后,蔣中義先后在武漢市武昌區地稅局征收局、水果湖稅務所工作。從1996年在部隊開始,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資助失學兒童以來,直到轉業到稅務部門工作,愛心助學19年始終沒有間斷,資助了廣西、陜西、恩施、羅田、武漢的十幾個貧困孩子,被評為感動“湖北地稅十大人物”、“武昌好人”等。
那是1996年,蔣中義軍校畢業,分配到廣西靈川縣某部任排長,在一次部隊組織去當地小學共建活動中,他得知學校有一對小姐妹因家庭貧困面臨輟學,姐姐上四年級,妹妹上三年級,這兩姐妹家在大山深處,交通不便,母親身體一直有病,靠父親一個人勞動維持孩子的學費和家用。學校老師介紹,這兩個同學學習都很刻苦,學校減免了她們的部分學費和生活費,盡管這樣,這兩姐妹都面臨著小學畢業就輟學的命運。
聽了老師的介紹,蔣中義決定幫幫這兩個花季的學生。于是,蔣中義每年休假探親回武漢,總要抽出時間跑一趟書店,為兩個孩子購買書籍和學習用品。源源不斷的支持,為倆姐妹帶來了希望,她倆更加發奮學習,經常向蔣寫信匯報學習上的進步。先后都順利的升入初中,姐姐初中畢業后還考上了高中。
1999年,蔣中義工作變動離開了廣西,但沒間斷對兩姐妹的幫助,常常為兩個孩子購買書籍和學習資料寄往廣西。知識為孩子們打開了通向外面的世界,兩個孩子在蔣的鼓勵下,順利完成學業。現在姐姐在桂林工作并安家,妹妹在廣西河池安家落戶,她們始終沒有忘記當年蔣中義對她們的幫助和鼓勵,一直和他保持聯系。

蔣中義(右一)組織社會愛心人士共同參與助學活動
2000年,蔣中義在電視上看到陜西旬邑縣一所小學的孩子需要生活費,他給老師寫信資助了五個小學生。
2007年8月的一個晚上,身為稅務干部的蔣中義在網上看到,羅田縣九資河鎮大地坳村小學,有一批貧困孩子生活困難吃不上飯,他輾轉反側不能入睡,下決心要幫助孩子們。學校經過調查,提供了貧困學生名單。蔣中義主動報名捐贈,結對幫扶的就是他資助了8年的胡希平。那年,小胡正在讀小學一年級,他的母親因病去世。為給母親治病,家里用上了所有積蓄,還欠債上萬元。孩子的爺爺七十多歲,體弱多病。
八年來,蔣中義每學期給孩子送去200元生活費,買了書籍、學習用具及書包、衣物,送到小胡手上。經常和學校老師聯絡,了解孩子的近況。每次去,都和孩子談談心,為他開解困惑。
現在,小胡還沒初中畢業,蔣中義開始為他計劃:去中專念書,還是先學一門技能傍身?他一邊和小胡交流,一邊找朋友了解情況,想方設法為小胡的將來打算。
他說,不僅要助學,還要扶著孩子走上社會、看著他們成家立業,“這樣才能真正放心”。
上周,在部隊時蔣中義資助的廣西姑娘小趙給蔣中義打電話,“最近搬到了南寧,生活越來越好,謝謝蔣叔叔!”19年前,蔣中義開始資助小趙姐妹倆,直到她們獨立生活。現在,每當有了好消息,她們都會和蔣中義分享。
2010年,蔣中義在努力做好稅收本職工作的同時,建立起愛心助學QQ群。在他的影響下,“一個人”變成“一群人”走上愛心助學路。
不久前,蔣中義一家和愛心助學隊員們來到大地坳小學,為同學們送上學習用具。孩子們圍上來,親昵地喊他和妻子“爸爸、媽媽”。
學校賬本有記錄:這些年蔣中義和他的助學伙伴們共資助大地坳小學10余萬元。他們與學校的41個孩子結對幫扶,不斷送來愛心。
目前,助學隊伍還在不斷壯大。“從網上看到了蔣中義的募捐信息,積極組織志愿者捐獻”,幫孩子們建好食堂,武漢七彩虹宏威基金會總經理周彬很高興。他們捐贈了20套桌椅、一臺食堂專用冰柜,孩子們不用再蹲著、站著吃飯。
他的同事、武昌區地稅局的稅官們,也常常來到大山里,為孩子們送去關愛。
“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孩子們知道,這個社會上有素不相識的人愿意幫助他們,能感受到大山外世界的溫暖”,他樸素地笑著說。
十九年如一日的資助,寫就無言大愛!十九年的愛心澆灌,讓一個個花朵充滿了對人生的期望,讓孩子們感受到人間有愛!蔣中義一點一滴的幫助,不求任何回報,從昔日的軍官到今天的稅官,始終沒有放棄對社會的奉獻。
走進武昌區地稅局,感受到濃濃的地稅文化,武昌地稅人倡導的“厚德載物,臻于至善”“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文化理念,正是對一名普通的稅務干部默默助人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