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勇,李 蘭,顏 旭,李 云,韓慶新
(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四川 溫江 611130)
生物廢棄物菌渣還田對草莓果實品質的影響
文 勇,李 蘭,顏 旭,李 云,韓慶新*
(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四川 溫江 611130)
以成都主栽草莓品種“紅顏”、“章姬”為試驗材料,設置菌渣(1500kg/667m2)還田處理,調查草莓外觀品質和經濟性狀,以探明菌渣還田對草莓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菌渣還田能夠增加紅顏、章姬草莓單果重、寬度、糖分含量、糖酸比、花青素含量,降低草莓果實硬度、有機酸含量等,提高了草莓果質。綜合看來,可以擴大食用菌菌渣利用范圍,保護環境,提高草莓生產效益。
菌渣還田;草莓;果質
食用菌菌渣是各種食用菌栽培剩下的固體廢棄物,我國是食用菌生產第一大國,食用菌生產也讓農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但每年產生的菌渣數量巨大,如果處理不善,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因此,大量的食用菌菌渣的處理和利用問題也就迫在眉睫[1,2]。研究表明,菌渣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木質素、維生素、抗生素礦質元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可在農業生產上作為有機肥料或土壤改良劑應用,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用作肥料可提高玉米、大豆、小麥、水稻、馬鈴薯、菠菜、小白菜、黃瓜、矮牽牛、瓜葉菊、君子蘭等糧食作物、蔬菜和園林花卉的產量、品質及其土壤肥力[3-7]。菌渣還田在草莓田間栽培中的應用報道還是空白[8-10]。為此,本試驗運用菌渣還田技術,研究菌渣還田對草莓果實的影響,以期為菌渣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徑,同時培肥地力、改良土壤、降低生產成本,為栽培生態草莓提供理論依據。
1.1 試驗材料
“紅顏”、 “章姬”兩個草莓品種由成都欣悅農業公司提供,食用菌菌渣由大邑縣富瑞達公司提供。
1.2 試驗方法
本試驗以加菌渣(1500kg/667m2)為處理,不加菌渣為對照,兩個草莓品種,4個處理,重復3次,共12個小區。每個小區高廂壟作,廂寬0.6m、溝寬0.3m,溝深0.3m,廂長10m,每個小區行間距為20cm×20cm。本項試驗在大邑縣民生農墾公司進行。
1.3 測定內容和方法
1.3.1 物理及生化指標測定 游標卡尺測定草莓的長寬,電子天平測定單果重;GY-3型指針式水果硬度計測定果實的硬度;TD-45型數顯糖度計測定果實糖度;用酸堿滴定法測定有機酸含量[11];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色法[11]測定蛋白質含量。
1.3.2 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用分光光度法[11]測定
(1)標準曲線的繪制 配制20,40,60,80,100,120,140mg/L的抗壞血酸系列標準液。各取1.0mL于試管中,依次加入1.0mL 5%TCA,1.0mL 無水乙醇,0.5mL 0.4%磷酸-乙醇溶液,1.0mL 0.5%BP-乙醇,0.5mL 0.03%氯化鐵-乙醇,30℃下反應90min。以TCA加上述試劑為參比,于534nm下測其光密度,以抗壞血酸濃度為橫坐標,以光密度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求出線性方程。
(2)果實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取草莓勻漿1.0g,加入5mL5%TCA,4000r/min 離心10min,取1.0mL樣品提取液,按繪制標準曲線的方法依次加入各試劑,于534nm下測定光密度值,按標準曲線計算維生素C含量。
1.4 花青素含量的測定
采用溶劑浸提法[11]測定。取1.0~2.0g草莓勻漿于錐形瓶中,加入0.1mol/L鹽酸-甲醇溶液15mL左右,于32℃下暗中震蕩4h,期間更換提取液3次,每次用鹽酸-甲醇溶液6~7mL,合并各次提取液,轉入50mL容量瓶中,用鹽酸-甲醇定容到刻度線。
以0.1mol/L鹽酸-甲醇溶液做參比,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提取液在530nm、620nm、650nm波長下的吸光度值。按下列公式計算花青素含量:

OD=(OD530-OD620)-0.1(OD650-OD620)
OD:花青素在530nm下的光密度
ε:花青素摩爾消光系數4.62×104
V:提取液總體積(mL)
M:稱取草莓勻漿質量(g)
(1) 不同基質下草莓果實品質的比較分析如表1所示,在不同處理栽培下,紅顏、章姬草莓果實在長度上都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在寬度、單果重上,均有顯著性差異,能夠增加單果重,使草莓變寬;在硬度上,處理與對照間達到極顯著水平,使草莓硬度降低。

表1 不同基質下草莓外觀品質的比較分析
(2)如表2所示,不同處理栽培下,菌渣還田對紅顏、章姬的草莓果實糖度影響均表現為升高,其中紅顏果實糖度增加達到顯著差異。果實的酸度降低、糖酸比增加,并均達到顯著水平。維生素含量、蛋白質含量處理與對照相比都降低,維生素含量紅顏降低不明顯,章姬降低達到極顯著差異;蛋白質含量章姬降低不明顯,紅顏草莓降低達到顯著差異。紅顏、章姬草莓花青素含量處理與對照都顯著升高。

表2 不同基質下草莓經濟性狀比較分析
本試驗結果顯示,菌渣還田能夠增加紅顏、章姬草莓單果重、寬度、糖分含量、糖酸比、花青素含量,降低硬度、有機酸等含量,有效提高草莓品質和綜合效益,減少環境污染。
[1]衛智濤,周國莢,胡清秀. 食用茵茵渣利用研究現狀[J]. 中國食用菌,2010,29(5):3-6.
[2]李學梅. 食用茵茵渣的開發利用[J]. 河南農業科學,2003(5):40-42.
[3]周 巍,盛萱宜,彭霞薇,等. 菌糠的綜合利用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2011,21(2):94-97.
[4] 黃仁軍,潘明安,袁天澤,等.菌渣還田對稻田水體質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4(8):337-339.
[5]何道根,何賢彪,林俊,等. 育苗基質對青花萊幼苗生長發育的影響[J]. 浙江農業科學,2009(2):246-248.
[6]李飄飄,王秀峰,韓宇睿,等.菇渣水苔復合基質對草莓生長、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14,46(11):85~87.
[7]李曉強,卜崇興,郭世榮.菇渣復合基質栽培對蔬菜幼苗生長的影響[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6,37(3):517-520.
[8]雷家軍.我國草莓生產現狀及展望[J].中國果樹,2001(1):49-51.
[9]韓慶新.四川省草莓的生產現狀及發展探討[J].農業科技通訊,2014,11.
[10]李飄飄,王秀峰,韓宇睿,等.菇渣水苔復合基質對草莓生長、產量及品質的影響[A].山東農業科學,2014,46(11):85-87.
[11]熊慶娥.植物生理學實驗教程[M ].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8.
2015-9-14
四川區域優勢產業創新團隊草莓新品種引育及栽培技術研究崗位
文勇(1983-1),男,漢族,農藝師。目前參與四川區域優勢產業創新團隊草莓新品種引育及栽培技術研究崗位課題研究。*為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