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羊, 姚 勇, 陳代果, 陳鵬飛
(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四川綿陽 621010)
綿陽市新型墻體材料生產現狀調研
徐 羊, 姚 勇, 陳代果, 陳鵬飛
(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四川綿陽 621010)
傳統墻體材料在其生產過程中會消耗大量能源,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渣等工業垃圾,屬于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計劃,要求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文章通過對綿陽市墻體材料產品進行調研分析,確定綿陽市墻體材料發展路徑和方向,形成可持續發展過程。調研后經數據處理得出:綿陽市墻體材料以頁巖磚為主,其中頁巖實心磚廣泛應用于磚混結構以及框架結構。砌塊類產品以加氣混凝土為主,用于外墻保溫,但生產及使用較少。調研中沒有發現板材類生產企業。
新型墻體材料; 墻體材料調研; 節能減排
墻體材料是建筑材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的墻體材料生產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特別是國家在“十二五”墻體材料革新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的關鍵時期。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是節約資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措施。
綿陽是中國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成渝綿經濟圈中心城市。汶川大地震后,由于重建的需要陸續出現了很多墻材企業,到2008年9月綿陽地區便出現墻材企業349家,包括免燒磚10家,燒結磚339家。這些磚廠一定程度上配合了國家墻體材料改革政策,并逐步發展了頁巖實心磚、頁巖空心磚等多種產品。
2013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末期,綠色發展的理念為社會普遍接受,推動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的經濟激勵機制基本形成。
為了促進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有助于新型墻體材料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對有助于新型墻體材料發展的措施,地方政府應當依據《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辦法》等相應規定對生產企業進行資金上的補貼。
新型墻體材料在19世紀20年代末相繼在歐美出現,二次世界大戰后,興起了建筑工業化的熱潮,新型墻體材料也逐漸興起。20世紀70年代后,燒結黏土磚等產品由于生產方便以及建筑節能等諸多優點而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混凝土砌塊經過近100多年的應用與發展,目前美國年使用量占本國墻體材料總量的34 %[1],混凝土砌塊的產品標準、設計規格、施工規范等都較完善。在歐洲,混凝土砌塊的用量占墻體材料的比例約在10 %~30 %之間[2],且應用技術非常完善。
我國新型墻體材料發展較晚,空心磚等新型墻材發展緩慢。與實心磚相比,空心磚更符合循環經濟理論中的“減量比”原則。發達國家空心磚占黏土磚的比重已達到70 %~90 %[3],實心磚所占比重約為10 %~20 %。目前,我國這一比例結構剛好相反,實心磚仍然是以黏土磚和頁巖磚為主[4]。進入21世紀,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在國家墻改政策的推動下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但我國整體技術水平目前還較低,裝備技術水平和產品應用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5]。
1.1 調研目的
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是保護耕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在“十二五”時期,國家更加重視建筑對能耗的影響,提出了一系列的節能減排措施,綿陽市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節能減排任重道遠,綠色環保新型墻體材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全面了解綿陽市新型墻體材料發展現狀,對綿陽市墻體材料發展方向提出一定的建議,促進綿陽市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對綿陽市墻體材料現狀進行調研。
1.2 調研內容及方法
本次調研的主要內容是綿陽市墻體材料生產情況的調查研究。表1為部分調研企業的生產情況。
在本次調研的過程中,主要采用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加上查閱最新的文獻資料相結合的方式來完成調研。通過實地走訪,與生產現場第一線的人員溝通和交流,取得第一手資料和數據;再結合問卷調查的方式,向所在生產廠商的技術負責人或廠長詢問相關的技術和產量等問題,并做好相應記錄。
1.3 調研數據與結果
(1) 綿陽市墻體材料生產企業在企業所有制方面,形成了以私營為主體、股份合作制為輔的格局(圖1)。由于墻體

表1 部分調研企業資料
材料是一種量大面廣、品種繁雜、體重價低的重要結構材料,但技術含量不高,生產工藝、裝備不復雜、行業門檻較低,投資少,且有一穩定收益,是社會閑散資金投資熱點,也是墻材生產以私營企業為主的原因。

圖1 調研企業所有制分布情況
(2) 在所調研的企業當中,其中有已經停產的6家企業為頁巖磚生產企業,有72 %的企業為磚類生產企業,20%的企業為砌塊生產企業,板材生產企業占8 %(圖2)。生產砌塊類和板材類企業均是綿陽市新型墻體材料建筑協會會員,其生產技術、設備、管理等方面都比較先進成熟,具有產品研發的能力。

圖2 調研企業按產品類型的分類情況
(3) 從實際生產規模方面,目前年產2 000萬塊標磚以上的企業占10 %,1 000萬至2 000萬塊標磚的企業占總體比例為50 %,占據大量的市場份額,200萬塊至1 000萬塊標磚的企業占比為15 %,另外有25 %的企業產量在200萬塊標磚以下(圖3)。這些數據是企業最近兩年的實際生產數據,與企業的設備產能相比,均沒有達到最大的生產能力,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的現象。

圖3 調研企業生產規模情況統計
(4) 生產企業設備生產產品的成品率統計見圖4所示。近8成的企業的產品成品率在90 %以上,其中95 %以上成品率的企業約占到33 %,說明生產設備和工藝均已比較成熟,在設計生產用能夠被熟練掌握技術工藝。85 %以下的產品成品率只占到5 %,這部分主要涉及一些比較先進的產品生產,相對于頁巖磚產品來說成品率相對較低。

圖4 調研企業產品成品率統計
(5) 從生產設備購置時間來看,65 %的企業設備購置時間為3 a至6 a,其中3 a以下和6 a至10 a的設備各占15 %,10 a以上的企業占約5 %(圖5)。從設備購置年限上大概能夠判斷出來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墻體材料行業的發展大趨勢,當時頁巖磚已經是綿陽地區主導的建筑墻體材料,在災后重建過程中更多的本地項目也是頁巖磚廠,也包括部分綿陽市招商引資的一些項目,主要生產砌塊類產品。

圖5 調研企業生產設備使用年限
2.1 總結
(1) 通過此次調查的生產企業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出,在災后重建契機之下,部分商家盲目投資,大批墻體材料企業相繼建立,隨著災后重建逐漸完成,市場對墻體材料的需求趨于飽和,以至現在市場蕭條。主要是出現了嚴重調查產能過剩問題,除少數幾個企業能保證正常銷量外,其他企業廠區內均堆置了不少產品,有的企業為此甚至不惜大打價格戰,最后傷及的還是各個生產企業。
(2) 綿陽市的墻體材料生產和應用比較單一,在生產方面主要的產品是頁巖實心磚和頁巖空心磚,其中后者主要用在高層建筑、框架建筑體系當中,而在磚混、多層結構建筑體系中基本使用的都是頁巖實心磚產品,有一小部分使用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或者是保溫砌塊。因為市場的單一性需求,頁巖磚價格相對便宜等原因,導致頁巖磚生產企業占有很大市場,所進行的調查中大部分企業是頁巖磚生產企業,在實際生產中主要是生產實心頁巖磚,而空心磚只有在市場有需求的情況下才進行生產。
(3) 通過調研發現,大部分企業在節能環保方面做得還比較欠缺,頁巖磚生產企業所占比例達到72 %,而砌塊生產企業和板材生產企業分別只占到20 %和占8 %。頁巖磚的原料主要是頁巖和原煤,不僅破壞耕地、消耗資源,而且生產過程也會排放廢氣,不符合節能減排正常和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而生產砌塊和板材屬于環境友好型產品,原材料用到了粉煤灰、煤渣等工業廢料,無三廢產生,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和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2.2 發展建議
(1) 加強對發展新型墻體材料工作的領導,健全相應制度,結合實際,將其納入發展規劃,制定發展目標和措施,根據本區域的資源狀況,編制新型墻體材料發展規劃,促進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
(2) 鼓勵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企業和個人研究和開發科技含量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節約資源和能源、經濟適用、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新型墻體材料以及相關技術、設備和工藝。
(3) 鼓勵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建筑渣土等無毒無害的固體廢物以及江河淤泥開發,生產新型墻體材料,逐步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清潔生產和建筑節能。
(4) 墻材發展應根據自身的自然資源特點,走多元化發展道路,培育一批生產技術、設備先進、規模大、管理水平高的新型墻材骨干企業,生產高質量的新型墻體材料,引領墻材行業發展。
(5) 利用墻材協會的優勢,積極開展新型墻材推廣及應用講座和培訓,讓政府項目和大企業使用新型墻材,然后帶動全市應用,以促進環境保護和經濟發。
[1] 杜文麗.國外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現狀和趨勢[J].國外建材科技,2001(3):100-103.
[2] 李曉明.國外墻體材料趨勢[J].磚瓦世界,2006(8):52-53.
[3] 王立權,常豪,朱雅麗.燒結墻材行業資源、能源消耗及環境污染現狀[J].磚瓦,2009(2):47-48.
[4] 李興奎.德陽市墻體材料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7.
[5] 董孟能.重慶市新型墻體材料發展對策及應用技術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7.
綿陽市住建局項目
徐羊(1991~),男,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墻體材料應用及結構工程。
TU522.3+9
B
[定稿日期]201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