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春
摘 要 引進新品種魯棉1號,在大田種植示范,通過田間調查,掌握該品種生物學特性,了解該品種在本地種植的適應性及豐產性,進而探索其配套豐產栽培技術措施。
關鍵詞 魯棉1號;引種試驗;新疆東部
中圖分類號:S5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2-059-02
近幾年,棉花新品種層出不窮,各品種的豐產性和棉絮優質性在整體不斷提高,棉花單產水平也越來越高。在面對眾多的品種選擇時,不應該盲目或隨意,應保持冷靜,一個新品種到任何一個地方推廣種植時都應該先做試驗示范,掌握基本的品種性狀,以便于決定能否推廣或怎樣推廣。同樣,魯棉1號在東疆植棉區來說是一個新品種,2005年,做了試驗示范工作,認真進行田間調查和觀測工作,并對該品種進行室內考種,總結、分析該品種的一些特性。
1 試驗概況
1.1 試驗地情況
紅星一場四連二支西四南南面,前作哈密瓜,土地條件差,土壤肥力低等,偏堿性,溝灌地。(由于該種子帶來時大田播種已基本結束,只有播在小塊地)
1.2 供試品種名稱
魯棉1號
1.3 供拭品種來源
有山東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最新培育。
1.4 實驗設計
播種出苗后在條田選出3個具有代表性的點,每點邊行、中行各定10株,共60株,每點掛牌5株,共15株,進行品種生長發育性狀觀察、記載、最后小區測產,結合大量生產栽培技術,進行總結、分析。
1.5 田間措施
生育期灌水4次,667 m2總量700 m3:中耕2次,葉面施肥4次,種類為磷酸二氫鉀、尿素;系列化控3次,667 m2用量分別為0.8、1.5、6 g;追肥兩次;第一次尿素15 kg+三料15 kg+硫酸鉀5 kg,第二次尿素15 kg+生物鉀肥10 kg。
2 品種觀察及數據分析
2.1 生育期
見表1 。
該品種4月8日開始播種,播種期較早,5月8日為出苗期,苗期30 d,6月8日現蕾期,說明該品種前期生長快,發育早,座果時間較早,花鈴期79 d,開花、結鈴時間長,整個生育期中生殖生長時間長于營養生長時間,說明植株自身調節能力強,株形好控制,生育期140 d,屬于中晚熟品種。
2.2 苗期生長情況
見表3。
由于土地條件差,造成出苗不整齊,但從定點觀察情況看,幼苗生長正常,株高,葉齡生長成正比。
2.3 蕾期生長情況
見表2 。
植株進入現蕾期后,開始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時期,也是進入生長發育盛期,葉齡、株高增長很快,葉片增寬,生長勢強,從數據顯示,日生長量達到1.5 cm/日,第六七片葉開始伸果枝,發育快,屬于正常。
2.4 花鈴期生長情況
見表4 。
花鈴期屬于營養生長于生殖生長并進時期,此時植株需水量、需肥量達到最大,從數據中可看出,該品種生長勢非常強,根系下扎快,株高61.4 cm,日生長量還保持在1.2 cm,葉齡14.7片,葉寬11.8 cm,果枝數9.4,果枝脫落率5.3%,從理想的株型結構來說,生長發育各項指標搭配較合理。
2.5 產量構成
見表5。
由于土地條件差的原因,667 m2收獲株數才1.02萬株,667 m2鈴數6.53萬個,單株結鈴6.4個,但從室內考種測出的單鈴重和衣分來看,平均單鈴質量5.8 g,衣分41.5%從這兩個指標來說,該品種具有豐產性,性質較好,皮棉單產可達到157.1 kg,雖然667 m2株數少,但充分發揮了單株優勢,植株個體表現較好,具有增產潛力,應進一步研究合適的高密度下的產量表現情況。
2.6 葉片及蕾花發育記載
見表6。
從表6可看出,葉片發育時間呈現出“兩頭長,中間短”的趨勢,這跟氣溫條件有很大關系,6-7月溫度上升快,棉花又處于蕾、花期,生長發育速度快,最快時3 d就可長出一片葉,該品種6~9片葉平均4 d,發育比較快。從內圍、外圍的蕾、花、鈴的現蕾、開花、吐絮時間上看,整體上內圍比外圍果實發育時間短,基本符合植物營養輸送相近性原則,座果集中。
2.7 抗逆性調查
從田間調查情況看,在棉花生長期沒有出現大的蟲害、病害現象,棉鈴蟲、棉蚜、棉葉蟎幾乎沒有發生,棉花枯黃萎病也沒有,播種條田本身是無病田。在鈴期招了很多白粉虱和葉蟬,但是對產量影響不大。
3 結論
3.1 生物學特性
魯棉1號生育期短,140 d,屬于中晚熟品種。伏前桃占10.9%,伏桃86.6%,秋桃2.5%,結鈴性強,單株結鈴6.4個。脫落率低,生長勢強,葉片中等。不早衰,瘋杈少,贅芽易形成亞果和亞果枝,單株結鈴多,上、中、下鈴均勻,鈴質量5.8 g,吐絮肥暢,衣分41.5%,對縮節胺和水敏感,前期生長速度快,中后期穩健,不易造成中空。苗期新出一葉5~6 d,蕾期3~5 d現一個蕾,花鈴期8~9 d現蕾一個,開花的橫間期為4 d,縱間期7 d,播種至出苗20 d,因前茬是哈密瓜,瓜床上的棉花水分不足,造成出苗不齊,土壤是黑土地地溫涼,造成出苗晚,苗期30 d,現蕾31 d,花鈴期79 d,生育期140 d。
3.2 栽培技術要點
針對魯棉1號始節高,前期應早化控,在3葉期用縮節胺0.4 g左右,在每次進水前3 d要使用縮節胺胺化調,用量在1~2 g,打頂比33B稍晚些,在7月15日前后,打頂后3~5 d上部果枝伸出時在重控一次,爭取結秋桃。
魯棉1號在中上等肥力條件下能提高單鈴重,在667 m2株數達不到12 000株時,也可獲得高產,因為自身補償能力強。
魯棉1號對肥水敏感,生育期間有受旱現象,植株表現緊縮緊湊,灌水后立即伸長,水肥管理應該加強,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
魯棉1號適應性強,單株結鈴多,纖維色澤潔白,品質好,花好拾,值得大面積試種,或者在重病區試種,探索其抗病性。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