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滔
摘 要 隨著我國生態環境的變化和發展,公園建設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基于此,結合荔城文化公園的實例,從文化公園的整體出發,以生態與景觀效果相互協調統一為原則,從文化主題、植物造景、生態園林等方面,探索既能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又能建設出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的文化公園總體構思和規劃設計。
關鍵詞 荔城文化公園;規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2-081-02
荔城是增城市的簡稱,隸屬于廣州市,由于全市盛產荔枝,故以“荔城”而聞名國內。在荔城市區的西部,原有一塊南北長600 m,東西寬450 m的山坡地。該地段南接增城市大型廣場,西臨荔景大道,北傍光明路,東連荔鄉路。為增加荔城的旅游景區,豐富荔城的文化生活。決定在這27 hm2的土地內,規劃設計一個以多種文化薈萃的綜合性公園。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文化公園作為城市綠化、人們娛樂休息的重要場所也越來也備受關注。如何更好地進行城市文化公園規劃和設計,已經成為現在環境建設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 工程概括
荔城文化公園地形復雜,有平地、坡地和洼地三種類型,分別占地21%、75%、4%。園內的平地分別分布在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中部靠西是全園最高處,為18 m,由最高處向南、向東、向北依次開展,最終在中部形成一個洼地。在最高處的北面有一座山,高15 m,這兩山之間形成一個洼地連接平地的通道。
2 文化公園基本構思
文化公園建設應因地制宜,運用園林藝術建設方法對文化公園進行整體規劃,注重多種文化元素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運用,用獨特的風格展示出自然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曲藝文化以及歷史文化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主題。同時,充分合理地利用公園地形,結合植物造景手法,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公園[1]。
3 文化公園總體規劃原則
公園是居民活動交流的地方,是一個釋放情緒和開展社交的好場所。在對公園進行規劃時,需要考慮不同人群的需求,合理分配功能區域。如設置老年人散步、晨練場所,年輕人活動交流場所、小孩子玩耍場所、成年人健身場所等。
公園是城市綠色環境的集中地區,在對公園進行規劃時,要注重生態效益。每個城市公園分布的位置不同,在對公園進行綠色植物栽培時,應根據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進行規劃布局。合理規劃和綠色植入對公園本身有很重要的作用,合理設計還能增加公園綠色帶同等面積的生態效益。
公園是整個城市文化的聚集地。每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不同,展現出來的文化魅力都有獨特的個性。在對公園進行規劃時,要考慮全面,如當時城市的文化風俗、歷史變遷等。把這些文化融入其中,根據自然條件和公園實際現狀,合理的規劃場所,塑造整個公園的文化氣息。
4 園內具體規劃
公園內運用嶺南園林的風格,對園內進行整體設計。根據公園的地質形態,采用分區建景的方法,將公園整體分為:掛綠古荔、洞天福地、石壁史跡、健身球場、人生棋社、春歸心醉、兒童樂園和翠筠深處8個主要景區。
4.1 掛綠古荔
這一景區構想來源于城市一種古老的荔枝品種“掛綠”,這種荔枝品種已有400 a的歷史,是城市人們的圣樹,位于公園的主入口方向。在主入口的主干道兩側,設計荔枝樹池,形成夾景。讓城市文化和自然環境融合在一起,營造出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景區。
4.2 洞天福地
用園林工程技術在兩山之間622 m2谷地處,建造了一個石灰巖喀斯特溶洞。洞內設置有石柱、鐘乳石、石筍、邊石壩、石簾等景觀;并且與景觀旁邊的燈光相結合,形成絢麗多彩的觀賞景象,增添了洞內的美感和觀賞感。
4.3 石壁史跡
我國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從這些文化中選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然后利用浮雕的方式,將歷史文化鑿刻在石壁上,每幅浮雕長約為3 m,高約為2 m。讓石雕藝術與文化藝術相結合,呈現出藝術與文化美相呼應的景觀。
4.4 健身球場
在公園東側,用約為8 000 m2的面積,建設了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和門球四種球場,每個球場面積一樣大。球場內設置有桌椅板凳,供游人休息和觀看。在球場周圍種植足夠的草坪并用花叢點綴,形成運動與美相結合的景象。球場的建設,為愛健身人群創造了一個優美的環境[2]。
4.5 人生棋社
象棋是我國古老的文化,運用我國古代的象棋歷史,在園內設置一個象棋場,象棋場周圍巧妙運用象棋文化裝飾或者點綴,在廣場兩端各建造一個小方亭,可以利用象棋的名字來命名,如:“帥亭”和“將亭”等。這一設計構思營造出一種別致的、具有文化特色的娛樂環境。
4.6 春歸心醉
在園內種植大片桃林,形成桃園路徑景觀。這一構想來自于白居易的:“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山來。”每當春天桃花盛開時,游人行走其中,可以盡情感受園林中滲透的文化氣息。
4.7 兒童樂園
在園內設計一個面積大約為100 m2的小型游泳池,游泳池周圍還可以設計蹺蹺板、滑降板、秋千和搖搖椅等小型游戲設施,供小朋友玩耍。同時,還可以游泳池旁邊設計一個大型草坪場地,在草坪上設置不同的動物、不同的花卉,把它們合理的搭配在一起,形成一種田園風光。
4.8 翠筠深處
在公園東北角種植一片竹林,形成竹林路徑景觀。在竹林中建造一座圓形草亭,并用梅花點綴,在草亭旁設置圓形桌椅,供游人休息和觀賞,營造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園林。
5 文化公園設計特點
5.1 文化公園主題
根據文化公園主題的獨特個性,對公園的規劃和布局圍繞著主題進行,營造一個多元化的主題公園。根據園內的景區種類進行分類,對景區進行設置,增加人文資源,讓公園充分展現出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5.2 營造多彩景觀
利用園林藝術的主景、對景、添景、配景等技巧,對園內的花草、建筑、山水等景觀,進行合理設計和規劃,營造一個優美的園林藝術環境。
5.3 建造生態園林
公園的生態環境,在公園的規劃設計中時候不可或缺的,利用公園地形地貌,對綠色環境有機的進行植入,建造出類型多樣、貼近自然的園林植物。植物進行的光合作用和吸收吸附的作用,可以減少環境的污染,改善環境[3]。
6 結語
隨著城市文化公園發展和壯大,擁有獨具一格的公園總體構思和規劃設計至關重要。城市文化公園建設應因地制宜,以人為本、以生態為本,充分結合文化主題、造景、生態、地方特色,合理設計公園功能區域和整體規劃,把握人性化和生態化的城市文化公園發展方向,營造出主題鮮明、景觀突出、功能齊全的城市文化公園。
參考文獻
[1]彭敏.荔城文化公園總體構思及規劃設計[J].惠州學院學報,2009,29(3):90-93.
[2]李曉晶,張紅興,王立秋等.自然與藝術結合的成功范例——長春世界雕塑公園規劃設計[J].中國園林,2006,22(9):33-36.
[3]周璐.主題公園景觀設計研究——以佳多有機農業主題公園為例[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2,74(9):12-20.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