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娜爾·艾合買提
摘 要 在陸地生態系統中,林木的主體地位不容撼動。其借助生產豐富物質、構建復雜系統結構、提供良好生態服務等優勢,成了地球上的各種生物以及人類賴以生存以及發展的重要依托。森林作為其中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能夠為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充足動力。因此,必須加強對森林資源管理(管護)工作。
關鍵詞 林業執法;森林;資源保護;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2-086-02
雖然2005年新疆全面停止了林木采伐,實行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重點公益林等工程,對天山東部國有林區進行營造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撫育等措施,逐步避免水土流失、干旱、火災等災難的發生,確保了森林資源的安全,但由于新疆的特殊性,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加大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力度刻不容緩。
1 危害森林資源的主要因素
濫伐林木:這是對森林資源破壞性最大的一種行為。
亂砍燒柴:林區周圍農牧民的生活能源問題沒有解決好,煤炭價格偏高,有時花錢買不到,導致農牧民到林區內亂砍燒柴而破壞森林資源。
開礦建廠:隨著各地方招商引資逐漸增多,為農牧民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在林區內建設水電站、開礦等項目的建設,不同程度破壞森林資源。
濫建景點:為了加快地區經濟發展,以追隨旅游熱的趨勢,提升當地的經濟收益。但并不是秉著“保護林木,創收效益”的原則,肆意濫建、私建景點,使地原有的珍貴森林資源以及植被遭受了嚴重破壞[1]。
采挖野生植物:隨著養生觀念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購買一些中草藥、山野菜、野果等野生食物,不少的農牧民為了獲得高額利潤,開始涌入林區采挖而破壞了森林資源和植被。
濫捕亂獵野生動物:受經濟利益驅動,農牧民認為捕殺野生動物可以改善自身生活,其不顧生態保護而加入到濫捕亂獵野生動物的隊伍之中,導致野生動物的數量銳減,林木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2 林業綜合行政執法的當前狀況以及主要問題
2.1 林業綜合行政執法的當前狀況
2.1.1 分局缺少力量
分局作為基本的案發地點,并沒有被授予執法以及處置的權利,導致部分案件發生之后,違法人員得不到及時的制止,甚至一些證據被其銷毀,嫌疑人因為證據的收集不足而不能獲得應有處罰。
2.1.2 法律宣傳存在盲點
目前,我國對于林木保護的法律宣傳力度仍然有所欠缺,尤其是一些偏遠的山區,由于農牧民未接受高等教育,使得其法制觀念略為淡薄,甚至有一些農牧民都不知道法律為何物,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不受到任何約束,更不知道一些危險行為正處于犯罪邊緣。
2.1.3 作案愈加隱蔽
目前,一些違法人員日益狡猾,其選擇的作案地點越來越隱蔽,其將破壞森林資源以及濫伐林木行為向無人區拓展,使得林業部門無法及時發現其違法行為,或者找到了作案地點,也無法及時抓捕當事人,為執法工作增加了難度。
2.1.4 執法裝備差
資金欠缺、沒有專用車等林政執法裝備,給辦案和保護正常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2.1.5 偵破的難度增加
很多林政案件并不是由執法部門發現并治理的,其來源大多是群眾的舉報以及其他渠道。正是由于執法部門未能及時發現相關的林政案件,導致一些案件逐漸發展為舊案、積案,再想查詢有關的線索便更加困難。林政案件的偵破難度日益增加,偵破率不升反降[2]。
2.2 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
2.2.1 政府干預較多
林業綜合執法部門由于受當地政府的領導,一些地方為了經濟增長,袒護觸犯林業政策的人群,為林政案件的處理增加了難度,甚至對一些違法行為不了了之。
2.2.2 執法部門辦案成效較低
林業綜合執法部門并不是單獨的一個個體,其受到多方制約,所掌控的權力也很有限,所以一些林政案件的查處其可能沒有能力一查到底,只有與有關部門緊密聯系,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辦案成效。
2.2.3 執法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在林業綜合執法部門內,存在一些執法人員未能對林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了解透徹,由于其能力有限使得其在執法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辦案偏差。
2.2.4 人情案處理
在林業綜合執法部門內仍然存在部分執法人員偏袒熟人,辦人情案,使得案件性質遭到破壞,一些本該警戒懲罰的人員反而沒有得到應有處罰,在群眾中導致了惡劣影響。
2.2.5 以罰代法
目前,很多的涉林案件傾向于罰款,而甚少利用法律進行衡量,導致違法犯罪行為得不到根本性解決。
3 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和森林資源保護的措施
3.1 加大法律宣傳力度,廣泛開展森林管護的教育工作
首選,加強林業相關的員工,尤其是管護人員的法律宣傳教育十分重要,其能夠從根本上杜絕違法亂紀行為的產生;其次,加強對農牧民的法律宣傳教育,通過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各種宣傳工具加強法制教育,在設置案例剖析、專題討論的形式中增強群眾的森林保護意識。
3.2 加強組織領導
為了實現林木保護工作的全面落實,各級林業主管部門以及相關企業應及時構建專門的組織機構,通過加強組織領導,使工作人員時刻將林業資源管理作為自身的本職性人物,在年初有計劃,年終有檢查,年底有總結的有序步驟中實現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較快提升。
3.3 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林木保護工作順利進行的有效保障,是林業管理人員能夠進行高質量工作,是維護森林安全的重要基礎。所以,強調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時監督與管理相關人員的行為,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堅持照章辦事,公開透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4 努力加快森林管護基礎建設
為了加快森林管護基礎設施的建設,林業的相關部門以及地方政府應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努力籌措建設資金,在因地制宜中建設一個全面系統的標準化管護平臺。此外,森林資源管護需要全覆蓋的管理,通過給管護站配備相關的交通工具以及通訊設備,在新的巡護方式、GPS定位系統以及平板電腦中增強林木的管護能力,提升管護人員的工作效益。
3.5 建立健全案件舉報制度
由于林業綜合執法部門的人員以及能力有限,對于一些違法案件并不能及時發現,所以建立健全案件舉報制度對于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和森林資源保護十分必要。其可以設置專門的舉報箱、舉報電話,鼓勵群眾利用手機短信、或者信件等手段完善舉報機制,通過金錢獎勵鼓舞群眾參與其中。此外,執法人員還應多多深入到基層之中,及時發現林區潛在的問題,以實現案件的全面、及時處理。
3.6 建立完善的資源管理體系
林政的資源管理體系一般包括林法、林權、森林資源、采伐以及木材經營等管理模塊。根據以往實踐經驗,可以發現構建管護經營的責任制度,建立三級保護體系;同時,明確管護人的責任和權利迫在眉睫。資源管理只有具備層層負責的管護體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管護積極性,實現管護的預期目標。
3.7 為職工解決相應難題
只有從根本上幫助職工解決林地占用涉林等方面的問題,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職工利益,使得其不再向森林伸手,森林資源得到保護。
4 結語
總之,在實施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時,相關部門應當利用科學發展的觀念統領執法全過程,在以人為本的原則中維護群眾利益,打擊違法行為,只有緊緊圍繞森林資源保護以及林業可持續發展方面進行,才能真正實現預期目標,為構建和諧林區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范文斌,李文彪.創新機制是搞好森林資源保護的關鍵[J].山西林業,2002(1).
[2]曲笑巖.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6(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