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晶
摘 要 應用5種不同濃度的綠得保生物農藥噴粉防治森林害蟲鈍鞘中脈葉蜂,結果表明,綠得保、輕質碳酸鈣為4∶100、5∶100的配比濃度既經濟,效果又好,殺蟲效果依次為92.25%、99.44%,為大面積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據。
關鍵詞 綠得保;鈍鞘中脈葉蜂;藥效試驗;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76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2-130-02
鈍鞘中脈葉蜂(Mesoneura Truncatatheca Wei)是甘肅省小隴山林區主要林業有害生物之一,大爆發時年發生面積約3 400 hm2,造成當年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菊酯類農藥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發應用至今已有20多a,鈍鞘中脈葉蜂對其抗藥性不斷增加;同時,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試驗和推廣應用無污染的生物農藥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綠得保是蘇云金桿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阿維菌素(Abamectin)復合而成的粉劑,由浙江省樂清市綠得保生物有限公司生產和提供。將綠得保原藥和粉狀輕質碳酸鈣(質量)分別按3∶100、4∶100、5∶100等3種配比充分混和拌勻。藥械為山東臨沂農業藥械廠生產的3WF???-2.6C背負式噴霧噴粉機。試驗地為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百花林場27林班以櫟類為主的天然次生林。試驗區林齡20~27 a,平均樹高5~8.2 m,平均郁閉度0.7。鈍鞘中脈葉蜂有蟲株率為100%,蟲口密度820~1 200條/株。
1.2 試驗方法
綠得保防治鈍鞘中脈葉蜂發生區每個濃度設置1塊樣地,每個樣地再設4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為1/15 hm2。綠得保3種濃度隨機分布在4個樣地每個小區里,每種濃度4次重復。
1.3 防治效果調查
在試驗區選取標準地,每塊標準地設置樣樹20株。試驗區外選取對照地,設置樣樹20株。試驗前后分別調查蟲口數量,用蟲口減退率和校正蟲口減退率表示防治試驗效果。
由表1、2、3比較分析,綠得保噴粉防治鈍鞘中脈葉蜂用4∶100、5∶100防治效果都達到90%以上,在生產中均可采用。
3 結論與討論
噴粉防治避免了噴霧防治受射程、射高和水源限制的不足,也克服了噴煙防治易受時間和風速限制的缺點,可以借助風力和氣流在林間擴散。噴及范圍可見,不會造成漏噴、重復等現象,只需噴粉7 kg/hm2左右,是目前防治林業有害生物最簡便易行的方法之一[1]。每藥箱可防治0.7~1 hm2,需時10~20 min,每臺機器1 d可防治16.5~23.5 hm2,只需用藥成本20.25元/hm2、機器使用成本24元/hm2,防治效率高。
綠得保噴粉防治鈍鞘中脈葉蜂防治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并且綠得保只對害蟲有殺蟲活性,對有益捕食和寄生性昆蟲無害,又不污染環境,是值得推廣的生物農藥。
參考文獻
[1]劉允義,謝建興.綠得保林間防治馬尾松毛蟲藥效實驗[J].中國森林病蟲,2003(22):32-3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