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勝先
摘 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秩序的不斷完善,地方政府對雞養殖業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而雞體外寄生蟲病的防治作為雞養殖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做好雞養殖場的體外寄生蟲病的診斷和防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诖?,就雞常見體外寄生蟲病的防治進行研究。
關鍵詞 雞;體外寄生蟲??;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2-145-02
近年來,我國各地的養雞業均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但隨著養雞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養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緊跟而來的就是雞體外寄生蟲病的預防和治療問題[1]。就我國目前的養雞形勢來看,在雞常見體外寄生蟲病的防治這一塊仍存在部分問題,主要原因是雞體外寄生蟲病容易被養殖戶所忽視。雞體外寄生蟲病一旦發生,不僅會對雞養殖場造成不良影響,還會影響我國養雞業的健康發展。因此,雞養殖戶應重視雞常見體外寄生蟲病的防治工作的,找出雞常見體外寄生蟲病發生的原因和規律,運用科學且合理的防治技術在最大程度上消除體外寄生蟲病對雞養殖業的威脅。
1 雞體外寄生蟲病的診斷方法
由于雞的患部皮膚與健康皮膚交界處是各種螨蟲的好居部位,因此,在收集病料刮皮屑時應從此部位入手。選用合適的凸刃刀,先在酒精燈上消毒,再剪掉刮取患部的雞毛。隨后用手握刀,并保持刀刃與雞皮表面垂直,輕輕刮取皮屑,直到皮膚輕微滲血為止。刮取后,視情況在刀刃上蘸取少量50%的甘油水溶液,最后將皮屑放置于培養皿內待檢。診斷方法主要有肉眼直接檢查法和顯微鏡直接檢查法,具體如下。
1.1 肉眼直接檢查法
將采集后的皮屑從培養皿中移到平皿中,并用酒精燈對平皿底部進行輕微加熱。30 min后,用黑色布料墊在平皿底部,隨后輕輕移動皮屑,用肉眼仔細觀察,可見白色蟲體在移動。以上方法適用于檢查體形較大的疥螨。
1.2 顯微鏡直接檢查法
將采集后的皮屑從培養皿中放到載玻片上,滴加少量煤油后用另一張載玻片蓋好,輕輕搓壓載玻片使皮屑向四周散開,取走上層載玻片。隨后置于顯微鏡下檢查。視情況用少量50%甘油水低在皮屑上,可清楚觀察到疥螨活動。以上方法適用于各種體形的疥螨。
2 雞常見體外寄生蟲病的防治措施
2.1 雞虱病
雞虱病主要是由雞羽虱寄生于雞的體表而引起,主要癥狀為雞毛受損、脫落,有時可見雞皮上形成痂皮、出血,且伴有瘙癢、寢食難安、消瘦等表現[2]。該病不僅會影響雞的采食與休息,還會導致雞啄斷自體羽毛與皮肉、食欲下降、日漸消瘦、停止產蛋,嚴重者還會因失血過多而死亡。
防治措施:嚴格執行衛生防疫制度,保持雞舍的清潔衛生。雞的糞便要及時清理,墊草要及時更換,并定期對雞舍及雞日常飲食用具噴灑滅虱藥。同時,用2%~3%的殺蟲菊酯和0.5%的敵百蟲均勻撒在病雞全身的羽毛上,10 d后再重撒一次。另外,可用10g1%的阿維菌素粉劑,拌入20 kg沙堆中,任雞自行沙浴。
2.2 雞刺皮螨病
雞刺皮螨是一種極易感染的寄生蟲病,散養雞群的發病率較高。患有雞刺皮螨并的雞群往往精神萎靡、焦躁,尾部、翅根部、腹部等部位的羽毛會因大量的雞刺皮螨而變成黑色。且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病雞會逐漸消瘦,引起貧血、產蛋量減少。嚴重者可導致雛雞生長發育不良,甚至因失血過多而死亡。
防治措施:定期檢查雞的體表,并在雞舍的通風口安裝隔離網,目的是防止野鳥進入雞舍傳播雞刺皮螨病。此外,還要做好雞舍內的衛生清潔工作,及時處理掉雞群的糞便、墊草和廢棄物。同時,在夜間用滅蟲菊酯噴灑或涂刷對雞舍、雞籠、棲架、產卵箱等地方。也可用2.5%溴氰菊酯系稀釋后均勻噴在雞體表上,每周1次,連用2次。而對于病情較重的病雞,可用小的噴霧器涂抹病雞雞刺皮螨較多的部位,但要避免在涂抹過程中刮損雞的皮膚,引起雞體中毒。
2.3 雞毛囊螨病
雞毛囊螨病主要是由雞毛囊螨寄生于雞的毛管和毛囊內而引起,處于換羽日齡雞的發病率較高,且雞大腿內外兩側、背部是雞毛囊螨好居部位[3]。雞毛囊螨病不僅會使病雞患病處結痂、脫毛及皮膚增厚,使皮膚營養變壞,還會影響雞正常地采食和休息,使體內蛋白質發育受阻,嚴重者可導致雞死亡。
防治措施:保持雞舍干燥衛生和良好通風,并注意做好避免雞群擁擠的相應措施。購買雞只時,應嚴格檢查,確認無疾病后方可購入并群。同時,在雞飼料內加入阿維菌素,連用14 d。并可用敵百蟲溶液,拌入沙堆中,任雞自行沙浴。對于病情較重的雞群,可進行切嘴并加喂相應劑量的魚肝油和氨基酸,以補充營養。
2.4 雞膝螨病
雞膝螨病是由膝螨屬的空變彩螨和雞膝螨寄生于雞趾和頸部皮膚鱗片下方而引起,該病早期主要癥狀是雞腰部鱗片感染,引起炎癥、鱗片脫落、皮膚增生,且鱗片下方形成灰黃色或是灰白色石灰樣痂皮。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可導致病雞患肢活動受阻,且出現食欲和生產性能下降等表現,嚴重者可因消瘦而死亡。
防治措施:定期清掃雞舍、棲架、產蛋箱等其它有可能存在空變彩螨和雞膝螨寄生的地方,并定期進行噴藥殺蟲。購買雞只時,應嚴格檢查,確認無疾病后方可購入并群。同時,可用20%硫磺軟膏或是20%石碳酸軟膏對患肢進行涂擦,但涂擦前要將患肢侵入溫肥皂水中,目的是使痂皮變軟,便于去痂皮。并在空變彩螨和雞膝螨寄生的所有部位用松焦油和滴滴涕乳劑涂抹均勻。或者是將病雞的患肢放置于1%克遼林中,3 min后去掉痂皮并用刷子刷患部,目的是使藥液滲入組織內殺死蟲體,并于2周后重復使用一次。
2.5 雞奇棒恙螨病
雞奇棒恙螨病由雞奇棒恙螨寄生于雞的體表而引起,2~4月齡幼雞的發病率較高,且雞的腹部、大腿內側無羽區的皮膚是雞奇棒恙螨好居部位。病雞的患部往往有痘疹結節,如高粱米大小,且數目不等,少者十幾個,多者多大幾十甚至上百個。病發后患雞常因受到雞奇棒恙螨的刺整而疼癢難忍,導致雞啄發癢部位而致羽毛脫落。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可使出現減食、消瘦、貧血,嚴重者可致死亡。
防治措施:定期清掃、消毒雞舍,并保持雞舍干凈、干燥、通風良好,雞的糞便要及時清理,墊草要及時更換。同時,將病雞的患部羽毛徹底用1%的氟化鈉水溶液涂抹均勻,并用5%馬拉硫磷粉在病雞的體表均勻撒布?;蛘咴诓‰u的患部均勻涂擦70%酒精、碘酊或5%的硫磺軟膏。
3 結語
雞體外寄生蟲病的防治問題應成為雞養殖戶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4]。在進行雞養殖期間,除了要對養雞場地進行消毒、堅持雞舍的消毒、對雞場進行定期驅蟲及做好日常檢查工作外,還應從小的細節抓起。通過努力提高雞體外寄生蟲病的防治手段與技術水準,掌握雞體外寄生蟲病防治每個環節的要點,強化措施,并不斷積累雞體外寄生蟲病防治工作的經驗,從而真正實現雞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汪明,潘保良.雞外寄生蟲病防治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分析[J].中國家禽,2012,34(18):49-50.
[2]高均偉,龔睿,張軼,等.淺析雞球蟲病常見防治藥物及抗蟲機理[J].家禽科學,2014(9):42-43.
[3]黃廷珍,江美蓮,徐強.雞體外寄生蟲病的調查及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7):106.
[4]曲平化,樊素麗,薄躍禹,等.夏秋季節養雞場雞皮刺螨病的防治[J].畜牧獸醫雜志,2014,33(3):133.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