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本軍
摘 要 隨著水利事業領域不斷發展,且根據我國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小型農田水利項目滴灌工程也就逐漸成為水利項目施工過程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目前,滴灌工程在水利領域屬于一種相對較新型且先進的灌溉方式,這種施工技術存在較強科學性,更能為水利項目質量提供保障。只有將健全完善的管理機制同科學合理的施工方式相結合,才能從根本上發揮項目工程最大價值。基于此,結合水利項目管理機制,對滴灌工程運行模式及施工方法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指出了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促進滴灌工程發展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 小型農田水利;施工方式;滴灌工程
中圖分類號:S275.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2-156-02
國家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主要是為了滿足并解決城鎮水資源短缺與耕地灌溉而修建的項目工程。其中包括灌區抗旱與灌溉排水工程、小型塘壩、蓄水池、水窖、水井、水庫、引水以及中小型泵站在內的多種項目規劃;同時,也是小農水的簡稱。這種施工方式既能有效調整及優化耕地水分和部分區域水利水質條件,也是修建小型農田水利最終目的。不僅能促進我國農業事業生產發展,還能滿足該領域高產穩產的要求[1]。
1 滴灌工程內涵
滴灌工程作為現代化高新灌溉技術,其自動化強度相對較高,并且能有效減少施工過程中水的使用量,幫助土壤水分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同時,滴灌技術也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對施工過程的資金投入偏高,需要材料多,管路發生故障頻率較高,滴灌頭堵塞等[2]。因此,想要收獲滴灌工程最大效益,為市場提供最大保障,就務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促使滴灌項目工程正常運行,也只有這樣才能合理延長項目使用年限,為人民群眾造福。
2 滴灌工程施工方法
2.1 施工準備
任何工程想要獲得成功,首先,必須在前期準備工作上把好關,滴灌工程也不例外。施工前,項目有關施工人員務必保證對其施工圖紙進行熟讀,明確施工目的以及施工要求,掌握好設計內容;熟悉圖紙后再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施工材料、工具準備[3]。滴灌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放線、開挖以及管道安裝等部分。首先,放線包括加壓泵站與各管道間的施工。通常要求相對正規且大型的滴灌項目在施工前施工單位都必須到施工現場進行放樣工作,并將木樁進行標注。其次,施工現場需放置測量控制網直到竣工。
2.2 施工放線
現階段,一般加壓泵站施工放線過程,通常是使用儀器在施工現場確定建筑物基礎坑開挖線及建筑物的輪廓線、軸線與縱軸線等數據。此外,需要將建筑物最主要范圍和基坑開挖進行標注,用儀器每間隔20~50 m處進行打樁工作并在各分支與閥門處標明樁號,以此來控制管道管線,以免給施工過程帶來不必要麻煩。
2.3 施工開挖
施工開挖主要是在施工放線工作完成后進行,根據放線后的標記與設計圖紙規定尺寸開展開挖工作。開挖過程中務必確保樁號的完整,以此為之后的管道安裝施工過程提供方便。同時,開挖寬度與深度也應保證符合相關規定,一般情況下,開挖深度保證在耕作層和凍土層之下,通常深度保持在>0.8 m為最佳,寬度>0.6 m最佳。
2.4 管道安裝
管道施工過程,必須按照設計圖紙以及實際工程樁號來進行安裝。管道的安裝過程大致可分為量大部分:地下管道安裝及地面管道安裝。地下管道鋪設過程一般需要配備6~8位施工人員。施工前,首先,需要根據設計圖紙或是滴灌管道圖紙將各式管材依次進行剪裁后,然后按照圖紙完成連接與鋪設工作。通常管道各分支的鋪設連接主要為冷接。冷接方式必須保證將兩管在不加熱的情況下進行相互連接。地下主管道及地下分干管的施工采用承插式連接,同時安裝三通、彎頭、閘閥及出地管;地面支管的安裝通常為出地管上安裝球閥及地面支管;依據種植作物行距垂直地面支管安裝毛管,在地面支管壁打孔安裝三通及旁通后連接毛管,務必在施工員指導下進行,孔距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一般施工者按照設計圖紙先在支管指定位置打孔安裝三通及旁通。另外,把接頭管插入毛管,直至接頭深入毛管4 cm為止。最后,將毛管與三通及旁通相連接即可。
3 滴灌工程驗收
農田水利滴灌工程驗收包括滴灌設備,管道的復查及試壓、施工質量的審查、滴灌系統合理性審查。驗收組織主要由投資部門、設計單位、施工方以及使用單位構成,他們將根據設計圖紙原稿與實際工程相核對,核對無誤后再將驗收成果繪制成合同文件簽字,以備不時之需。通過綜合審查,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發生幾率,延長農田水利工程使用壽命。
4 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滴灌工程施工過程應該結合區域農田水利情況,大力提倡節約用水,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并對施工措施進行優化與改良。在對項目工程管理時,管理人員務必嚴格遵守各項規定,正確使用滴灌設施。現代化滴灌項目施工及管理中,必須遵守環保、安全、高效、經濟、文明、安全第一的原則,采取切實、高效的施工措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對各項工作按時完成施工,發揮工程最大價值。同時,有關部門應當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在施工過程中起到合理管理,積極協調等作用,形成實際施工過程與管理機制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也有利于促進先進技術的普及,提高農業產值,農民收益,保障收獲最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徐榮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控制的探討[J].中國水運,2014,14(1):224-225.
[2]翁貞林.小型農田水利農戶參與式管理:研究進展及其述評[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42-47.
[3]馬宏娟.朝陽縣膜下滴灌工程施工、安裝及運行管理[J].湖南水利水電,2014(2h3):7-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