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光 鄭洪波 余知真 唐曉玲
摘 要:“首問責任制”是政府部門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而實行的一種工作制度,是現代企業提升員工工作效率,解決部門之間爭議問題的有效機制。文章將其理念引入到缺陷管理中,有效地縮短了缺陷處理時間,提高缺陷處理效率。
關鍵詞:首問責任制;缺陷管理;橫向界面
引言
缺陷管理是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工作。加強設備缺陷管理、及時發現和處理缺陷,提高設備健康水平,是保證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運行的前提。由于現代電網涉及諸多專業和環節,多專業的橫向界面交叉問題突出。而電力系統采用專業管理的模式,導致當出現涉及橫向界面的缺陷處理問題時,出現各個專業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流程不清晰,消缺效率低[1]的現象。為完善現有缺陷管理機制,在缺陷管理中引入“首問責任制”。實踐證明,首問責任制在處理涉及多專業橫向界面的缺陷管理工作中作用顯著,能有效提高缺陷處理效率。
1 “首問責任制”含義
目前缺陷管理流程主要包括缺陷登記、審批、處理和驗收四個環節。缺陷發現人對缺陷進行登記,描述缺陷的基本參數和表象。缺陷審批人員對缺陷原因進行預判,再交由相應專業的檢修部門處理。當缺陷涉及多專業的交界面時,由于不能判斷引起缺陷的具體原因導致各個專業部門之間相互推諉,降低缺陷處理效率。“首問責任制”是政府部門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而實行的一種工作制度,是現代企業提升員工工作效率,解決部門之間爭議問題的有效機制,多應用于窗口行業[2]。缺陷管理中的“首問責任制”的含義:是指在消缺管理過程中,審批人員可以要求任一相關專業對缺陷的消缺全過程負責。接收到缺陷的第一個部門就確認為該缺陷的“首問責任人”,與該缺陷處理有關的其他所有部門稱為“相關責任人”。首問責任人在接收到缺陷的第一時間內應盡快安排缺陷處理,首先排查是否由于本專業的相關設備故障導致缺陷的發生,若確認為本專業缺陷則應盡快安排消缺,若經檢查可排除本專業設備故障的,則盡快組織和協調相關交界面上的其他相關責任人進行缺陷分析和消缺工作,確保缺陷處理得到真正徹底的落實。“首問責任人”對整個消缺過程進行監督并對消缺結果負總責,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予以推托。首問責任制的特點是具有特定性、強制性和可追溯性。
2 實行首問責任制的必要性
2.1 現代電網缺陷管理的特點
現代電網缺陷管理具有多專業交融的特點,存在諸多橫向界面問題。隨著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得到了普遍的應用,電力企業中的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智能電網建設的不斷深入,電力系統不再是簡單的物理電網,而是逐漸融合了現代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技術、自動化與智能控制技術等諸多專業[2]。各個專業都有對應的專業管理部門,由于不同專業之間存在的交接、協調及組合,因而大量的橫向界面問題也相伴而生。隨之而來的橫向界面上的缺陷處理是現代電網缺陷管理的一大難題。例如要解決電能量采集失敗這一缺陷,則可能牽涉的問題包括計量中心管轄的變電站表計或電能量終端故障、變電檢修部門管轄的變電站數據網設備故障、通信部門管轄的信息網絡設備故障或調控部門管轄的電能量主站系統故障等。如何快速高效地處理此類涉及多專業橫向界面的缺陷問題正是首問責任制要解決的對象。
2.2 現有缺陷管理流程的不足
現有缺陷流程由缺陷審批部門通過缺陷預判將缺陷下發給相關專業部門進行消缺,當該部門確認非本部門設備故障時將缺陷回退給審批部門,再由審批部門再次預判將缺陷發送給其他相關專業部門[3],現有缺陷流程如圖1所示。
在該缺陷流程中,消缺專業部門僅與審批部門發生信息流通,不利于各界面上的消缺部門間的信息溝通。而對于發生在多專業界面的缺陷,消缺工作可能涉及到多個部門或專業的信息獲取,現有缺陷流程導致缺陷處理過程中不同的專業部門僅對自身領域的信息(尤其是技術知識信息)較為了解和關注,缺乏對其他專業領域信息了解的愿望和沖動,則勢必導致在消缺過程中信息傳輸的粘滯現象,即各個專業部門僅關注自身的設備及運行情況,而忽略了從系統整體的角度去分析和處理故障,這往往造成多專業界面上發生的缺陷成為缺陷處理的盲點,而降低了缺陷的處理效率。現有缺陷管理流程在處理多界面缺陷時的不足日益突顯。而“首問責任制”正是多專業、多部門之間爭議解決的有效機制。
2.3 缺陷管理中首問責任制的特點
首問責任制以其固有的特性在多專業界面缺陷管理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首問責任制具有特定性,在缺陷管理中實行“首問責任制”使每一項消缺工作都能得到徹底的落實。首問責任人對整個消缺工作負總責,促使其不僅需要關心自身領域的信息設備,同時也要對相關專業的界面信息進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增強與其他專業界面上的溝通與協調,充分掌握相互的信息變化動態,督促其他專業部門通力協作解決問題。
首問責任制具有強制性,即無論缺陷本身是否與首問責任人有關,首問責任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予以推托,只能通過與相關責任人協調,以達到消缺的目的,實現“管大家與大家管”的融合。
首問責任制具有可追溯性,通過首問責任人對消缺過程的跟蹤和監督,對消缺任務進行層層分解,消缺責任層層問責,最終定位缺陷根源。
3 首問責任制的實施現狀
3.1 首問責任制實施過程
首問責任制缺陷管理流程如圖2所示。缺陷登記后由缺陷審批部門通過缺陷預判選定首問責任人,將缺陷下發給首問責任人。無論最終缺陷是否與首問責任人相關,首問責任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對缺陷進行回退或拒絕對缺陷進行處理。首問責任人在第一時間先對自身的設備進行徹底檢查,若發現缺陷與本身設備無關,則主動聯系相關專業部門共同消缺。若消缺不及時,可以通過可追溯性對首問責任人及相關責任人進行層層問責,追責消極消缺部門。與原缺陷管理流程相比,首問責任制的引入減少了缺陷處理過程中各專業缺陷處理部門與審批部門之間的反復回退和審批環節,使缺陷相關處理部門能夠之間直接進行溝通和協調,減少由于缺陷反復回退導致的時間滯延和多專業部門之間相互推脫造成的責任不清的現象,極大地提高了消缺的效率。
3.2 首問責任制實施效果
自2014年1月實施首問責任制至今,缺陷平均處理時限明顯縮短,缺陷處理及時率大幅提升。以電能量采集缺陷為例,2014年第一季度與首問責任制實施之前兩個季度的缺陷處理情況匯總如下(見圖3):
圖3 缺陷處理情況匯總
4 建議和設想
4.1 落實層層問責制度
加強首問責任制的層層問責制度及懲罰措施是落實首問責任制的有效保障。嚴格的工作流程和考核問責是首問責任制得到落實的重要保證,為了使首問責任制工作落到實處,加強首問責任制的層層問責制度及懲罰措施,必須要制定首問責任制的考核細則。由于首問責任人消極處理缺陷,無故拖延缺陷處理時間造成缺陷處理不及時,將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相關負責人不積極配合消缺工作,導致缺陷不能及時消除或不能徹底消除的按照層層追責制度同樣應該承擔相應責任。
4.2 加強專業培訓
加強對缺陷審批部門和各專業部門的培訓工作,能有效提高首問責任制的效率。缺陷審批部門負責對缺陷進行分析預判,選擇首問責任人并將缺陷下發,在缺陷處理流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首問責任人負責缺陷處理過程中的協調和溝通工作,是缺陷處理環節中的主要部門。加強對缺陷審批部門和各專業部門的培訓工作,提高其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培養多專業復合型人才,使首問責任制在實行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玉林.高技術產業化的界面管理原理[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4(3):101-102.
[2]朱月香.電力設備缺陷管理模式的探討[J].浙江電力,2000(2):48-49.
[3]鄭荃.淺談變電設備缺陷管理[J].天津電力技術,2008(1):46-47
[4]石麗玲.首問責任制給我們的啟示[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24):363-364.
作者簡介:唐曉玲,女,浙江人,主要從事變電站廠站自動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