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峰
摘 要: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實現連續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與此同時也興建了大量道橋工程,過去的幾十年既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也遇到諸多問題和難題,一路總結經驗走過來,在道橋施工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文章將從混凝土選用、道橋過渡段施工以及道橋防水施工路基面三點簡單闡述道橋施工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一些技術要點,最大限度地保證道橋工程施工質量。
關鍵詞:道橋施工;技術要點;混凝土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有效地帶動了道橋工程的快速興盛,幾十年待發展歷程中,我國工程人員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對于我們在日后工作過程中具有重大指導價值,抓住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點,就是抓住了問題的主要矛盾,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作者將結合我國道橋工程發展現狀和多年從業經驗,從三方面簡單闡述一下切實有效的施工技術要點。
1 混凝土的選用
混凝土是工程中最為常見的原材料,也是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如果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選用上出現問題,或者澆筑時出現影響工程質量的違規操作,將對整個工程造成難以彌補的安全影響,甚至出現坍塌等危害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事故。在幾十年的工程發展過程中,施工人員十分重視混凝土的研發和使用方法的革新,隨著新材料的研發成果得到實際應用,高強度的混凝土大量應用于工程中。目前,強度較高的混凝土(如通過高強陶粒配制而成的高強度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可達到LC30以上,大大提高了工程質量。高強度混凝土除了含有傳統混凝土的常規成份外,還有高強陶粒、F礦粉、硅粉等,從而使得其在低密度的基礎上實現高強度力學性能。
隨著城市建設的需要和人類逐漸征服大自然,工程難度逐漸加大,自然環境對人類施工技術極限的挑戰越來越苛刻,橋梁的發展呈現出大跨度、結構復雜、稱重大、耐腐蝕等趨勢,各種跨海大橋屢見不鮮,特別是近幾年這類橋梁發展的極快,這就對所用混凝土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既要有高強度又要質量輕,這是在這對矛盾的要求下才有了混凝土的發展,不斷地改進和創新,使得混凝土成為橋梁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原材料。高強度混凝土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1)減輕橋梁自重,實現橋梁跨度的增大;(2)使橋梁抗變形、抗震性能有了顯著提升;(3)提高了橋梁的耐腐蝕性能,從而提高了橋梁的使用壽命;(4)降低橋梁高度,從而降低了橋梁頂端所受的空氣外力。
2 道橋過渡段的施工
路橋過渡段發生不均勻沉降是最常見的質量問題,雖然不會對工程造成致命的影響,但會影響使用體驗,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因此應該重視起來。下面作者將結合自身工作經驗簡要分析一下這一問題的產生原因,并提出避免問題出現的相應施工技術要點。
2.1 產生原因
(1)橋梁地基。造成路橋過渡段發生沉降的最常見原因就是施工現場的地基土質較差,不利于工程施工。當土質中含水量過大,或者土層的抗剪強度過低,都會導致路橋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沉陷,特別是經常通行重型工程用車的路段,這種現象極為常見。(2)臺背填料。在選擇臺背填料時,一些施工方為節省成本,選用材料的透水性不過關,或是材料空隙率過大,難以平衡好路面壓實和透水的關系,另外,如果材料化學性質不穩定,發生固結等現象,也會加速這一問題的產生。(3)前期設計。一些軟土層位于較深位置,如果設計過程中所取鉆探深度不夠,將導致地下軟土層不被發現,使得工程地基的強度可能低于設計要求,在通行重載車一段時間后,發生過渡段沉降。(4)施工過程。為最大化經濟效益,一些施工方采取各種手段縮短工期,出現違規操作,致使臺背回填工作馬馬虎虎,不夠認真,回填土層厚度不達標,排水防護工藝也遠遠達不到預期效果,從而導致路基沉降。
2.2 施工技術要點
(1)利用好土工格柵等特殊輔助材料。土工格柵是施工人員在長期工作過程中總結分明出來的巧妙材料,它可以實現應力、應變的分散承受,利用所產生分力制約土層的側向移動,從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基的強度和穩定性,另外,由于土工格柵自身的彈性,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的變形積累可以忽略不計,同時會產生于土層的摩擦作用,使得路面的載荷在路基中的分配趨于合理,從而減少了過渡段的沉降現象。(2)嚴格篩選路基填土。在選擇回填土時不可以單純考慮經濟效益,更要從排水性、穩定性等使用性能方面進行考慮,最好在專門準備的施工現場的實驗室進行土壤成分分析和性能對比試驗,挑選出綜合性能最好的填土做為施工原材料。(3)結構上設置緩和過渡段。因為橋梁是剛性結構,產生的變形量基本可以忽略,而路面地基必然產生沉陷,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沉陷量將進一步加大,這必然引起二者銜接處產生沉陷,因此必須設置過渡段。(4)優化施工結構。在施工順序上,應盡早進行軟土地基路段的施工,這樣可以實現延長預壓施工時間,從而在施工后路基的沉降量將一定程度上降低。除此之外,對最易出現工后沉降的路段,可以先進行軟土層的地基和路堤施工工程,適量延長預壓施工時間,使工程各項指標達到要求,從而減輕這一問題的嚴重程度。
3 防水施工路基面的處理
道橋防水處理是決定工程使用壽命的關鍵施工環節,特別是最常見的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防水工程的施工質量,一旦過多的水侵入混凝土,長時間的浸泡會破壞鋼筋等稱重結構的化學穩定性,特別是鋼廂式橋梁這種問題尤為突出。下面作者將詳細介紹一下可以減輕這種問題的施工技術要點。
(1)在道橋施工進行防水處理時,路基面的粗糙度并不是越大越好,要視所選防水材料性能而定,為保證路基面粗糙度和深度適度,可采取拉毛處理進行調節。在完成混凝土路基澆筑后,還沒有完全凝結時,利用鋼絲刷進行表面拉毛處理,將表面粗糙度控制在合適范圍內。(2)改善道橋路面粗糙度從而實現瀝青路面與其粘結強度還可以通過銑刨機實現,通過對路面的開挖、清理、抹平路面車轍等手段清洗掉路面浮漿,增大路基面的強度。(3)為了避免水滲入地下,應該對路面進行細微缺陷處理,比如路面上存在眾多的裂紋,而這些裂紋往往將導致路面上的積水通過防水層直接侵蝕承重結構,因此要進行打毛處理,這樣路面混凝土表面附著力將大大增加,良好的路面結合情況將有效保證路面工程的整體性。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道橋工程是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重大工程,保證道橋工程施工質量意義重大。目前,在道橋的實際施工過程中還存在諸多質量問題,雖然難以完全杜絕,但可以在施工中通過原材料選擇、施工技術選擇、質量監管等多方面手段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為建筑行業從業者,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應該將相關技術要點落到實處,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并積極創新,推動道橋工程在內的施工技術不斷革新,為我國的工程建設發展做出貢獻,為經濟建設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白晶亮.道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15).
[2]王三文.探析道橋施工技術要點控制[J].山東工業技術,2014(24).
[3]董柳.道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