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昆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城市的發展也越來越迅速。尤其是交通的發達。而且隨著時間的增長,人們的設計理念也所有變化。在城市道路設計中的生態理念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下面將簡單介紹城市道路設計中的生態理念與技術。
關鍵詞:城市道路;道路設計;生態理念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的建設尤為迅速,大量的勞動力涌進城市,車輛的增多使得交通極不方便,因此,相關部門對于道路的設計問題極為重要。其中,對于道路的建設問題建筑人員提出了生態理念。城市道路的生態化設計,主要就是將環境等因素融入到建設中去,在道路開發以及建設中都考慮環境因素。
1 城市道路建設生態理念的簡單介紹
1.1 城市道路生態設計的基本原則
當今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文明的建設,因此,在城市道路上的建設中融入生態理念是順理成章的。而城市道路中的生態理念有以下幾項基本原則。首先就是資源節約原則。隨著我國的人口越來越多,對于資源的供給量的逐漸增大,因此,現在我們國家乃至全世界的能源問題都處于供不應求的階段,這就需要人類自身要學會節約能源。在城市道路的建設問題上,原料的節省就是這種設計觀念的基本要求。以前施工部門在建設時沒有過多考慮這一方面,而隨著生態理念的深入,就要知道節省原料的使用。以資源節約、材料使用作為最主要的生態原則。其次就是低污染環保化原則。由于現在的道路大多是由瀝青等材料建成的,這種材料本身就對環境產生污染,還有就是道路生命周期內也會排放廢氣污染,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就應該遵循低污染環保化的原則。其實從根本來說,道路交通的建設主要就是更好地為人們服務的,因此,在建設道路的過程中,就要體現“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理念。在設計城市道路時,可以將人性化的設計融入到建設當中,從而讓道路交通能夠與人們以及時代的發展需求相符合,真正做到舒適、安全、經濟、快捷與便利,有利于在城市建筑中將一個良好的環境營造出來。
1.2 城市道路設計的生態目標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任意改造,道路上的陸地開始極少,硬質的路面的面積瘋狂的蔓延著,這不僅僅使得環境被破壞,還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比如在夏季時,因為許多樹木的減少,和道路的增加,對在大路附近居住的居民的生活有許多影響,地面會反射熱而且隨著樹蔭的減少,人們不能更好地避暑,本來樹木可以吸收空氣中散發的一些味道,但是沒有了樹木,空氣中散發的味道就對人們以及動植物都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城市道路設計的生態目標就是實現城市道路所需求的基本的運輸交通的功能之外,還可以有效地減少對自然生態環境以及城市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從而既可以保障路面的行車通順、安全、高效,又可以保證自然環境的完整、和諧,進一步發展生態的可持續協調發展的理念。
1.3 城市道路生態設計中的理念
除了城市道路生態設計的目標以及原則之外,城市道路生態設計的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基礎環保的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安全性理念、以人為本理念、功能性與經濟性以及綠化環保的理念。首先就是基礎環保理念。在設計以及建設城市道路時,要結合當地的文化、自然環境,對道路的設計進行充分的考慮,不要破壞當地的生態文化,尊重城市的發展歷史,盡量做到減少道路工程的占地,實現道路的最大利用率,做到節省土地資源,對具有值得保護比如野生保護區的地區要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這也稱其為保護性理念。還有就是注重本土性的理念。根據不同的城市的地質以及地域文化的差異,順應當地的土壤,地形等,選擇有利于當地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其次就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城市道路的建設過程中,要做到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設計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然后就是以人為本的理念。要將現代城市道路建立起來,使其能夠與人們以及時代的發展需求相結合,就一定要充分考慮到人性化的設計。
2 對貫徹城市道路設計中的生態理念的探討
2.1 節省能源,廢物利用
為了更好地在城市道路的設計中體現生態理念,就一定要做到城市道路的生態設計原則,貫徹生態建設的理念。首先,就是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以及資源節約原則,節省能源,廢物利用,做到用生態理念設計城市道路。一定要做到環保和廢物可再生利用。為了融入生態理念,現在的城市道路設計除了一種“路面再生”的技術。“路面再生”,就是將舊路面經過路面再生專用設備的翻挖、回收、加熱、破碎、篩分后,與再生劑、新瀝青或乳化瀝青、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混合料,滿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重新鋪筑于路面的一整套工藝。這樣的話就極大的節省了建設材料,并且節約了成本。除此之外,還可以將一些廢橡膠、廢像素等材料進行廢物利用。現在隨著汽車的使用量的增大,就會出現許多的廢輪胎,這些輪胎大部分都是有橡膠構成的,因此,可以將這部分的廢橡膠和廢像素進行回收,然后通過化學工藝將這兩種廢物進行混合制成廢橡膠或廢橡塑瀝青混合料,這種混合料還有許多好處,它具有抗老化、抗水損害等功能。還有現在的廢棄玻璃非常多,但是人們往往不知道怎樣利用,這時候就可以瀝青混合成為廢玻璃瀝青混合料,同時建設城市道路。
2.2 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內容
除了可再生原則之外,還需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與理念。首先,可以再城市道路上設計人行天橋,路燈等人性化建設。在設計路燈、人行天橋以及護欄等時,應該對間接明快予以足夠的注意,使其功能能夠凸顯出來。同時,在設置交通標志燈與標線時,要盡可能地擁有一定的提前量,這樣,駕駛人員便可以早一步對路面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而對于在生活型的街道上,設計者們要注意這種路段的特點:人車雜亂,已發生交通事故。因此,要根據各個街道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設計。設計者們要對停車位置進行合理的安排,保證交通不受任何的干擾。除此之外,還需要保證行人的安全通暢,注意一些道路標志線的正確規劃,從而確保行人與車輛的安全,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最主要的就是人行橫道的設立。要注意人行道的平整度與人行道的密實度,而且對路面進行鋪裝時,要盡可能使用防滑的砌磚,防止老人或者小孩不小心摔倒。而且有些特殊的情況,在人行橫道與車行道之間,有可能存在著高度差,導致有時駕駛人員看不到行人而發生交通事故。因此,在高度差較大的路段,可以將車道與人行道之間用樹木隔開。
2.3 采用智能交通達到低碳效果
通常在許多大城市,由于人口的密集以及車輛的增多,因此,經常會出現交通堵塞的狀況。汽車在擁堵的時候會排出更多的尾氣,這些為其不僅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危害甚至會污染環境,這也是霧霾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需要采用一些智能交通來解決之一問題。可以在城市道路沿線兩側設置一些環境參數檢測儀如檢測噪音與碳排放量的專用設備,以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道路照明采用LED照明,其具有節能、環保和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可滿足低碳環保的目標。
3 結束語
相信隨著生態理念在城市道路的建設中的作用發揮的越好,生態理念深入人心,一定會使道路的設計更加人性化,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也會越來越強,一定會使我國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張崇厚,高曉磊.中國北方城市道路橫斷面的生態設計[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6).
[2]章毅.城市道路設計中的生態理念與技術[J].湖南交通科技,2012(4).
[3]李澤民.綠色生態理念在城市道路設計中的應用[J].設計藝術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