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振南
摘 要:近年來,滅火救援過程中導致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文章通過相關案例,分析了消防部隊在滅火和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處置過程中導致環境污染的因素,提出消防部隊在滅火救援中預防和減小環境污染的措施。
關鍵詞:火災;危險化學品;滅火救援;環境污染;環境保護
1 概述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火災和其他災害事故頻繁發生,消防部隊承擔著各類災害事故的處置工作,滅火救援過程中導致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如2010年7月16日,大連新港輸油管線爆炸起火事故,連續爆炸和石油燃燒釋放的氣體導致火場附近20公里都可以聞到濃烈的刺鼻氣味,至少造成附近海域50平方公里的海面污染。為了預防和減少滅火救援過程中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需要對滅火救援與環境污染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為減少滅火救援對環境的污染提供一定的建議。
2 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
2.1 火災對環境的影響
火災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煙霧顆粒和有毒有害氣體,不僅對人、動植物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同材料燃燒產生的氣體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材料燃燒產生的氣體
火災釋放出的煙,一般直徑在0.01~10μm之間,這些顆粒物隨著空氣能夠飄散很遠,有的被人體吸入肺部,引起氣管炎、肺炎等疾病;有的造成霧霾,影響交通環境;有的具有腐蝕性,與物體表面產生化學反應。有害氣體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氰化氫有劇毒、二氧化硫刺激呼吸粘膜、一氧化碳降低血液的輸氧能力。如2010年7月俄羅斯發生森林大火,造成53人死亡,大火形成的濃煙已經飄至首都莫斯科,紅場上空被灰蒙蒙的煙塵籠罩。
2.2 危險化學品對環境的影響
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發生時,在短時間內會導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泄漏、燃燒、爆炸,釋放出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會嚴重污染地表、水源,甚至會污染江河從而擴大危害范圍,破壞生態環境。一旦不慎吸入有毒有害物質后,損害人體某些組織和器官的生理功能或組織結構,從而引起一系列癥狀體征,造成中毒。如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連油港的一條輸油管道發生了爆炸漏油事故,泄漏的1500噸油入海,造成430余平方公里海面污染的重大損失。
2.3 滅火救援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我國消防部隊常用的滅火劑有水、干粉和泡沫三種,正確的使用水來充當滅火劑對環境的影響極小,而對于干粉與泡沫兩種滅火劑,滅火劑本身就有一定的毒性,另外滅火劑的降解過程中產生的降解產物也可能會對環境產生危害。
此外消防部隊處置事故時若滅火劑使用不當,不但控制不了事故的發展,反而會導致事故的失控,從而對環境造成更嚴重的危害。如2002年6月15日,某地處置危險化學品倉庫火災時,不知倉庫內存放有大量電石,救援隊伍到場后用水滅火導致燃燒速度加快、事故失控,部分有毒、有害化學品流入環境中,加大了對環境的污染。
3 減少滅火救援對環境污染的對策
3.1 正確實施滅火措施
不見明火不施放滅火劑是減少環境污染的基本原則,要遵循這一原則,首先必須認真進行火情偵察,查明燃燒物的性質、范圍、采用哪種滅火劑和滅火過程對臨近物資設備的影響程度,這樣就可避免因盲目施放滅火劑而造成滅火劑的浪費和用水過量造成的污染。另外在滅火過程中要盡量使用環境友好型技術或滅火劑,如采用細水霧、改性的干粉和泡沫滅火劑等,也能有效的減小滅火對環境的影響。
3.2 合理處理消防污水
消防污水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收集,處置過程中的污水一旦泄漏,便會沿地面流淌至雨水或排污管道,最終匯入江河湖泊,造成地下水、地表水的嚴重污染。在雨水或排污管道上進行布控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天氣(下雨等因素)以及事故點相關管道走向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必要時要利用地形地勢攔截污水或對該區域進行圍堵,嚴禁“混合污水”進入江河等自然水體。事后再對污水進行處理。
3.3 采用環保化處置方法
針對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最理想的辦法是將其堵漏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一旦不具備堵漏條件,在控制泄漏源的同時,使泄漏物得到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4 結束語
環保與消防密切相關,消防部隊的滅火救援不僅應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應盡量減輕災害事故對環境的污染,在滅火和應急救援中,要采取合理措施,科學戰術,將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到最小。
參考文獻
[1]王育新.降低滅火救援對環境的污染探析[N].人民公安報,2010-2-24(003).
[2]章福昌.我國21世紀消防的發展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5.
[3]楊冰峰.消防控災過程中的環境問題探討與應用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6.
[4]Robyn Adams,Dianne Simmons. Ecological Effects of Fire Fighting Foams and Retardants[D].Schoo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1997.
[5]Cortina Tom. Environment impact of foam[J].Fire Safety Engineering,2008(3):33-35.
[6]劉嘉,汪則靈.淺談火災危害與環境保護[J].經營管理者,2010(17):108-109.
[7]梁鏘,孫學成.論火災對環境的影響[J].武警學院學報,2008,23(8):20-22.
[8]劉詠梅.火災環境影響及防治對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04.
[9]趙剛,趙強,郭子東.火災環境影響及防治對策研究[J].環境工程,2008(26):328-331.
[10]范茂魁,范紅俊,王媛原,等.危險化學品災害事故綠色化處置探討[J].消防安全,2007(6):22-25.
[11]涂軍.淺談危險化學品泄漏的危害和處置措施[J].江西化工,2007(4):49-50.
[12]陳偉.石油化工企業滅火戰斗中的環境保護[J].中國西部科技,2008(24):62-65.
[13]徐曉楠.滅火劑與應用[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14]陳海波.消防領域中環境污染控制有效機制和措施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0.
[15]趙波.化工災害事故處置中廢水污染的防范措施及環境保護[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8(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