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征和
古巴雪茄一直以它上乘的質量為古巴國內外喜愛雪茄的人們所稱道。一支上好的古巴雪茄可以賣到人民幣將近300元,這還不算是有年份的珍藏品。正因如此,古巴的雪茄也成為了古巴最重要的經濟產品,是煙草界的奢侈品。
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機械化、現代化程度如此發達的今天,古巴雪茄仍是一手一腳的人工卷制。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古巴的每一家雪茄作坊里,都有一名不從事卷煙工的朗讀者。朗讀者和卷煙工不一樣,現在要勝任這個職位,至少要求大學本科的學歷,有較強的文字處理能力,還要聲音洪亮,應聘的人太年輕也不行,還需要一定的社會閱歷。
古巴雪茄工廠里的朗讀者由來已久。1865年,雪茄工人出身的詩人薩圖尼諾·馬丁諾斯受監獄里為教化罪犯而組織朗讀活動的啟發,在費加羅雪茄工廠組織了首次朗讀,超過300個工人聆聽了這次朗讀。由于那時的雪茄工人85%都是文盲,當聽到報上的一些有趣故事或者新聞后,令他們十分欣喜,給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精神之窗,在某種程度上也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漸漸地,朗讀者成為了一門職業。
朗讀者的朗讀內容多種多樣,從一開始的讀報,到后來的讀經典名著——說到讀名著,有趣的是,不少著名的古巴雪茄品牌都是以雪茄工人們喜愛的名著中的主人公來命名的,如國際著名的雪茄品牌蒙特克里斯托(Montecristo)是以大仲馬著作中的基督山伯爵命名的,而羅密歐-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則取名自莎翁的同名經典——時至今日,朗讀的內容已更加豐富,當日新聞、健康貼士、軼聞趣事和世界大事記,甚至工人們對近期的服務安排提出的要求等也被加入了朗讀目錄。
有人曾發出疑問,朗讀不會干擾工作嗎?根據古巴煙草業人士的權威調查,在沒有機械噪音的安靜環境中工作,工人們的勞動效率并不高,但伴著朗讀者娓娓道來的故事,效率反而至少提高3成。在古巴人看來,古巴雪茄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雪茄中的頂級消費品,不只是像一些人所說的是因為島國古巴所產雪茄煙葉的質量好或是手工卷制的精細保留了雪茄某種獨特的風味,而與朗讀者宏亮溫暖的聲音所起到的撫慰人心、聚人心智、激發動力的精神妙用是分不開的。說古巴的雪茄是手工卷制的佳品固然不錯,但要說古巴的雪茄是朗讀者“讀出來”的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