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已經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之一。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也決定了它在加強和提高小學生的素質素養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也是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由此可見,在小學階段的各門學科當中,小學語文課對于培養學生們的素質具有很大的優勢,因此,也必須重視素質教育。因為做好小學語文課素質教育則會關系著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062-01
引言
小學語文這門學科是素質教育實施的有效途徑,也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習慣,比如說認真寫字、認真讀書的好習慣。其中,在語文教學中提倡讀書、作文、做人三位一體,也體現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也是新時代對我們語文教學提出來的新要求。“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同時也是積極響應素質教育倡導的教育理念的。本文也主要結合素質教育展開如下幾點探究:
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響應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會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要從下抓起。小學語文學科是提高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奠基工程,所以說語文教學責無旁貸。在語文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積極地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以此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語文教師要積極地維護學生的創新思維火花,讓學生在期待的心理狀態下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課內的閱讀則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
語文教學時,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運用直觀形象的掛圖、實物、投影、課件等先進的設備、設施,然后再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將錄像、表演、藝術欣賞引入到語文課堂當中,以此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激發他們大膽嘗試,大膽創新,獲得成功的機會。
例如,在教學《牽牛花》這篇文章時,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呈現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畫:山坡上的牽牛花,叢林中的野菊,小路邊的芙蓉,池塘邊的睡蓮供學生欣賞。這樣的教學也不再是機械呆板的應試教育模式,也不再禁錮學生燃燒的創新思維火花,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都是很有幫助的。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適當地鼓勵學生說出一些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闡釋自己的真實想法與看法。學生也只有在開放民主的環境下,才會有更多的創造發揮的空間,進而也才會促使他們創新素質得以真正的提高。
二、通過游戲展現美
席勒也曾經說過:“只有當游戲的時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因此,也可以這么說,游戲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結合教學內容,適當地穿插一些游戲活動則顯得很有必要了。借助游戲進行教學,既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且還能夠促使學生在游戲中學會認知、學會合作,把學生帶入到文章所創設的特定情境當中,這也是開展游戲教學的最終目的。
其中,課文表演也是深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游戲。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鼓勵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文所創設的情境當中,讓學生也去扮演一下課文中描寫的人物、動物、事物,進而去感受課文中的美,再通過自己的語言、行為展現自己所理解的美。例如,在探究《司馬光》這篇文章時,就可以鼓勵學生去扮演“司馬光”、“與司馬光玩的小朋友”,還可以讓四個小朋友手拉手成一個圓圈當“水缸”。通過學生的表演既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又能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學生通過表演還將司馬光遇危機時的機智充分地展示出來了,便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音樂也是和語文教學緊密相連的一個有效的教學手段,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游戲活動。比如,在講授《媽媽的愛》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欣賞一下歌曲《媽媽的眼睛》,然后再學唱一唱《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讓學生都能夠在優美抒情的旋律中展現出感受到媽媽的愛后,也要對媽媽回報的赤子之心。
三、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審美功能
在日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想象能力,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充分將自己的合理想象發揮出來,將語文學科的思想、情意、審美功能都能夠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事物形象,為培養學生們的優良品德奠定堅實的基礎,最終為實現以美怡情、以美啟真、以美激智、以美育德的目標奠定基礎。
比如,可以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例如,在講授《大自然的文字》這一課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一些與之相應的練習任務,讓學生自己去主動觀察大自然,并且再把自己看到的和理解的大自然的樣子記錄下來,然后再從中領略自然的美和神奇,長時間地堅持下去,也會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審美的意識,讓學生都能夠在品讀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此外,也可以鼓勵學生多動腦動手,描繪美、創造美,這也是審美教育的升華。比方說,在學習《畫家鄉》這篇文章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動一動手,把自己心中家鄉的樣子畫出來。這樣的教學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意識的同時,還能夠培養、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而且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
總的來說,素質教育也是當下教育改革的一個主旋律,同時也是符合新課改倡導的理念的。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就要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語文教師也要及時地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時俱進,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一節課堂教學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