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話作為一門語言藝術廣泛的應用在教學活動中,普通話本身在語言、詞匯、語法等諸多方面都具有任何方言不可替代的效用,所以,普通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全面提高素質,繼承和弘揚優秀文化,對愛國主義情操的培育和增強民族凝聚力有重要意義。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099-01
據我所知,現在有許多的語文教師的普通話居然沒有達到二甲的水平,講課時時不時就冒出一兩句方言,我認為這樣的教師是不合格的教師,別說教語文了,就是教數學也是不合格的,教師不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普通話水平不過關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普通話水平,這樣一來我們推廣普通話的腳步就會變慢,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就不會提升。
記得有一次去外校聽課,一位語文教師說“那天我去北貨大樓…”他把“百”讀成了“北”,這位教師說“請大家跟‘餓’(我)讀,么子”學生也齊聲讀“么子”,這位教師把麥子讀成了么子,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還有許多方言中“h”“f”不分、“n”“l”不分,還有一些農村地區前后鼻音、平翹舌音不分……這些在推廣普通話的過程中都是阻礙。
有學生可能會說:我長期生活在方言區,地方音濃重,習慣了,不易改變了,要搞好普通話朗讀教學恐怕沒希望了。應該說,這確實也是個問題。要克服方言習慣勢力的影響與障礙,阻力是大的,困難是多的。尤其 是一些年紀較大的長期使用方言教學的同志,“攔路虎”會更多。但如果我們就以此為由,搞所謂的“揚長避 短”,揚其他知識技能之長而避朗讀教學水平之短,那就很不足取了。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曾在一次講演 中談道:“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的委員們,全是老頭兒,平均年齡近七十歲,普通話大都講不好。有人問:你 們自己講不好普通話,怎么來推廣普通話?我們說,正是由于自己講不好,所以要推廣普通話。”受這個感人 的事實啟迪,我們能否也可以這樣說:正是我們的普通話朗讀教學難搞好,我們才要大搞普通話朗讀教學的。 “事在人為”,第一重要的是認識問題解決得如何?我們有沒有信心、勇氣、毅力與持之以恒刻苦治學的精神 。
如今,口語表達在社會交際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外事、投資、商貿、旅游、公關、公共服務中,口語表達水平常常決定著事業的成敗盈虧。我們的語文老師們難道不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口語訓練嗎?朗讀和朗誦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朗誦藝術家以普通話為依托,通過語氣、語調、語速、重音的變化和情緒的調動,或剛勁、激揚、氣貫長虹、排山倒海,或溫馨、柔美、曲折委婉、浸潤心田,以情感再現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用聲音重塑文學作品的人物形象,把聽眾帶入作品創設的藝術境界,使聽眾心靈得到藝術魅力的感染和高尚情操的凈化。聽眾在大飽耳福的同時,其文學修養、道德觀念和審美情趣也得到潛移默化的浸染。朗讀和朗誦的作品可以是古今詩歌,也可以是古今散文,可以是中外故事小說,也可以是舞臺戲劇的臺詞。多多觀摩朗誦名家的表演,仔細揣摩他們在語氣、語調、語速、重音等細節的處理技巧,實在是提高文學藝術修養的一條捷徑。語文教學是推廣普及普通話的主要渠道,語文教師擔負著推廣普及普通話的重要責任,社會發展對語文教師寄托著深切的期望。
語文課向來講究“聽、說、讀、寫”4項基本功。但是職高學生素質等原因,語文教學一直沒有解決好克服重“讀、寫”輕“聽、說”傾向的問題。在舊的意識中,大凡形容能說會道的詞語——花言巧語、甜言蜜語、巧言令色、口蜜腹劍、滿嘴跑火車、三寸不爛之舌——大多是貶義的,而“訥于言”則成為君子的行為準則。可如今不同了,現代化、信息化時代對于口語表達的要求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現代企事業單位招聘員工時對于口語表達能力是十分看重的。眼下國家機關錄用公務員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有很多筆試成績突出的大學生、研究生只因“訥于言”而被無情地淘汰下來。
如何在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進行普通話教學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普通話教程”是一門訓練課程,其知識旨在指導訓練,以減少練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通過示范和評析,解決“練什么”的問題:總結評議和訓練檢測等,解決“怎樣練”和“訓練評價”的問題。例如:平翹舌的區分,就可以專門訓練。
2.課內外相結合的原則。
普通話技能的形成離不開反復實踐和訓練。因此,需要課內外訓練結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演示和學生們課外練習相結合;普通話教學與校內外社團活動以及其他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形成以課堂教學為指導,其他各級各類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相配合、相互溝通的更加開放的課堂。
3.傳統教學手法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相結合的原則。
最重要的就是利用現代化的聽覺和視覺的媒體對學生進行普通話的教學訓練。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一些音像磁帶視聽資料,利用電腦及網絡等現代化教學設備,把傳統的一味教師自己授課的教學方式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結合起來,從而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總之,就職業學校的教學的特點以及職業學校的學生就業的特點而言,我們普通話的教學可謂是任重而道遠。授課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宣揚普通話的重要性,實用性,使得每個人,每個學生都能夠主動的放棄方言,說普通話,繼而達到實現我們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使學生在招聘應試中有優勢,增大就業機會,向更廣闊的道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