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問是一節課教學中的一個必備環節,提問也是組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提問是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相關的語文常用的一個教學手段。教師在設置提問的時候,既要結合教學內容,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盡量選擇一些學生能夠接受的問題進行設置。對學生的回答評價也要恰到好處,真正地促使課堂提問切實地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提問環節的設置也有利于教師及時地把握課堂的教學信息,調控教學的進展程度,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3-0159-01
引言
提問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提問既能夠體現出教師的教學思想,又能催生有效課堂的建立。為了積極地響應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語文教師也要及時地改變過去單純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單一的模式,教師要利用提問環節,加強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只有這樣,也這樣才能把提問的效能完全地釋放出來,為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奠定好堅實的基礎。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淺析幾點自己的教學見解: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也明確地提出了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位置。在過去傳統的課堂教學當中,一般采取的提問方式是教師問、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單一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下的學生也只能被動地回答問題,并沒有權利也沒有足夠多的時間來思考這些問題是如何提出的,沒有將自己的主體能動性發揮出來。對此,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就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思索問題的提出,充分地將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出來,給學生一些提問的時間,盡量為學生創造一些提問的機會,大膽鼓勵學生提出一些問題,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例如,在分析《白楊禮贊》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了解課文的寫作背景,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去整體感知課文,把自己疑惑的地方標記出來,然后再通過師生之間的良好交流,一起分析這些問題。這樣的教學能夠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思索問題的能力。
二、把握好提問的難度與時機
教師提出來的問題如果是難易不當的話,這樣的問題也就毫無意義。問題過難,學生回答不上來,很容易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問的價值也就不可能發揮出來。如果問題太容易的話,學生回答起來輕而易舉,設置問題的目的同樣也是沒有達到。一般說來,提問要遵循著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提出來的問題也要根據課堂上的教學情況來定。此外,把握提問的時機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教師要有豐富的經驗、較強的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正是因為如此,教師鞥應該勤于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
例如,在教學《童年的朋友》這篇文章時,文章的最后一段是需要背誦的。在學生會背誦的基礎上,就可以提出這幾個問題讓他們思考:(1)這篇文章的表達方式主要有哪些?(復習回顧)(2)文章的最后一段的表達方式又是什么呢?(學生如果不會的話,教師可以適當地提醒他們文章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記敘和描寫,使得學生明確這段文字的表達方式主要是抒情和議論。)(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結構與內容兩方面進行歸納)。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既能夠起到及時復習的作用,又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三、提出來的問題如果能變直為曲,則能夠引人入勝
學生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要想構建高效率的語文課堂教學,就需要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只有這樣,也才能有較好的收效。課堂提問也要面向全體的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問題的思考當中,而不只是讓一部分學生思考。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精心地設計問題,因勢利導,鼓勵學生思考問題。
例如,在學習《小桔燈》這篇文章時,文章中有一段“現在沒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針對這一段話,可以設置問題,小姑娘并沒有說完原因就沒有繼續往下說了,難道她是真的不知道爸爸去哪里了嗎?為什么小姑娘知道爸爸去哪兒了,但是沒有說出來呢?從設置的這些問題中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對小姑娘的性格特點進行有效的分析與了解。學生們也能夠在問題的牽引下逐漸知道小姑娘的性格特點。因此,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適當地拐一個彎效果要比直接讓學生思考小姑娘的性格特點效果要好的多。
四、問題要有啟發性,變“死”為“活”
有效問題的設置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提問的時候,盡量多提一些合理的、靈活的且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以此來鍛煉學生們的智力。此外,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也能夠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捕捉到一些最有用的信息,為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做好鋪墊。
例如,在探究《愚公移山》這篇文言文的時候,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是不會滿足于讓學生僅僅是掌握課文的基本內容以及所表現出來的哲理上的。他們也會通過設置一些巧妙的問題,千方百計地把學生們的思維牽引到實際生活當中:比方說,毛澤東同志就曾在民主革命時期巧妙地使用了《愚公移山》這則寓言,他說的中國人民頭上也有兩座大山,這兩座大山指的又是什么呢?留出時間讓學生思考,接著,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現在我們面前有大山阻礙了嗎?如果有的話,是什么呢?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教師在適時地進行引導,這樣,學生的思想也就不會被課文的圈子所束縛了,而且還能夠把一些死的知識變成活知識,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思維也不會圍繞著之前的老路,而且還能夠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有所收獲。
設置有效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是提高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效的教學手段。有效的提問還能夠駕馭參差不齊、瞬息萬變的學情,有效問題的設置也能夠點亮學生的思維火花,調動他們學習探究自身的積極性,問題的設置也能夠讓學生有所悟、有所獲,進而使得學習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