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英
華北石油通信公司(簡稱通信公司)雖然是個不足千人的企業,但卻是一個勇于創新的企業,由單一業務發展成為集工程技術服務業務板塊、信息化保運業務板塊、互聯網應用業務板塊、通信網絡電視業務板塊于一體的綜合信息服務企業,先后取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河北省科技型企業認證,并承擔和參與兩項國家重大專項課題研究,有三項科研成果被國內權威部門或業界專家認定為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有兩項管理成果獲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獎。
這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文明企業,先后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河北省科技型企業認證,累計16年、8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并被授予河北省“服務名牌”,榮獲河北省“服務質量獎”,多次被評為河北省“明星企業”“優秀企業”以及“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創新是驅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通信公司在一次次轉型發展的大潮中,頂住了國家產業政策限制專網發展、行業運營商資源限制、機制體制不靈活、資金緊張、冗員嚴重等一系列嚴峻挑戰,涅槃重生,用創新引領企業發展。
不斷地創新技術,是這個公司發展的主旋律。他們成功利用寬帶無線多媒體集群技術在山西沁水搭建了第一個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數字化、規模化煤層氣田數字化接入平臺;他們將新一代天然氣生產自動化測控系統應用到“中油煤層氣大寧區塊先導試驗點”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建設中,代表了當時石油行業自動化領域最高水平;他們成為工信部牽頭,國務院發布的未來十五年、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項目之一的“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聯合研發單位,承接了“面向重點行業應用的寬帶無線多媒體接入系統開發與示范應用”子課題的研發任務;他們研發的科研成果僅2015年就有三項被國內權威部門或業界專家認定為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
創新產品要經得起市場的考驗。3月26—28日,在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的石油裝備盛會——第十五屆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上,通信公司代表華北油田攜四大類、近40項高新技術產品亮相國際舞臺,吸引無數中外客商,一些企業當場表示了合作意向。這是通信公司繼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第十三屆、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后,第四次盛裝亮相國際舞臺,開展當天就吸引了1 000余家中外客商參觀和洽談。
不斷地開拓市場,是這個公司壯大發展的動力。虛擬運營、云數據、空間位置信息服務、信息化保運、智慧員工平臺、移動辦公平臺……一項項新興業務填補了華北油田的空白,拓寬了為“油”服務、為“民”服務、外闖市場的空間,開辟了通信公司多元化發展的新局面。而今公司業務已拓展到國內20余個省市,參加了西氣東輸、陜京二線、中俄漠大線等數百個工程項目;與中興、華為、艾默生等知名企業合作,海外業務拓展到了利比亞、厄立特里亞等33個國家,叫響了“華油通信”的品牌。
每一個行業和互聯網一旦結合,會出現更多的發展機遇。而華北石油通信公司正是一個善于發現機遇的企業。2014年,這個公司確定了“‘云‘物繚繞、‘無線風光”的發展戰略(“圍繞互聯網開展面向全國的‘云服務、以‘物聯網為核心技術的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以行業應用為主的‘無線互聯業務”的三個增長及發展方向),并乘大數據之勢而上,擴建數據中心,初步建成以任丘為中心,以石家莊、廊坊為主要節點的“三地一中心”業務格局、近千柜的業務能力,另正在新建1 000機柜,規劃新建3 000機柜業務能力,且已托管存儲容量近萬噸,全部建成后可提供近10萬噸的托管存儲能力。完善的基礎設施資源、豐富的網絡支撐能力,吸引了中國移動、當當網、騰訊公司等知名企業紛紛與通信公司攜手合作。“互聯網+”早就滲入到通信公司業務的方方面面。
不斷地研發升級,是這個公司成長的根基。打造公司科委領導下的“2+6+N”科技研發模式(即兩個設計研究所負責不同方向的新技術研發、集成和產品開發;6個事業部所屬技術室負責技術轉化的落地支持;多個根據需要組成的創新團隊負責在頂層設計下的專項課題攻關)。與高校合作,成立人才教育基地,開辦研究生班,培育高尖人才,形成產、學、研、落一體化的科研企業發展格局,有效提升公司科技創新和研發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斷增強,先后取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河北省科技型企業認證。目前,通信公司先后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實用新型專利8項、國家版權局頒布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5項,集團公司自主創新目錄產品10項,有110余個科技、技術創新和現代化管理項目獲國家、省、部級獎勵。
2015年,他們專門針對科技創新頒發了4次嘉獎令,其中“倪自強‘油氣田自動化智能測控系統軟件創新團隊”是通信公司首次以創新的核心人物命名的科研創新團隊。“其實真正讓我們踏實留下的,是公司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企業文化和精神。”倪自強道出了許多公司科研人員的心聲。
黨建不斷夯實企業發展根基
“通信公司之所以在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下實現高速發展,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在堅持改革、堅持現代化運營管理的同時,堅持發揮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黨建工作的政治優勢已經轉化為企業的管理優勢、競爭優勢、發展優勢,不斷提升企業的軟實力。”通信公司黨委書記霍學文如是說。
打造黨建發展“管理鏈”。公司黨委嚴格自身建設,并積極參與公司發展謀劃和頂層設計,系統研究事關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民主決策公司重大方針政策;對出臺的每一項重大決策做好傳達、解釋工作,讓每位員工了解決策目的及重要性,保證工作的順暢進行;為打造一流的管理團隊,公司黨委從體制機構建設入手,堅持實行一年一考核、三年一競聘的干部動態管理制度,加大干部培養選拔力度;嚴格落實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六有”目標和八項制度,黨建“三聯”和“四幫五送”制度(黨建“三聯”即每個班子成員聯系一個基層單位、聯系一個項目、聯系5名基層員工;“四幫五送”即幫助建強班子、幫助帶強隊伍、幫助提升管理、幫助市場開發和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送文化、送關愛),加強黨委重點工作推進,在推動企業發展中有所作為;堅持把黨建工作重心放在基層,按照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要求,健全基層黨建制度體系;以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四強”黨組織、“六個一”黨支部、“四優”共產黨員、“五心”黨支部書記為載體,構建“五位一體”有作為黨建工作格局,探索外出施工黨員管理模式,有序推進基層黨員活動室達標建設,完成黨支部的換屆選舉,公司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創新思想政治研究工作,制定章程,成立政研會理事會,公司首次榮獲“河北省宣傳文化系統(政研會)先進集體”稱號,一項政研成果被評為中國石油優秀政研成果三等獎,7項政研成果受到油田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表彰。
打造黨員示范“責任田”。大力推行黨組織生活,推進素質提升,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講黨課,利用易信開辦“微黨課”;廣泛開展黨員活動日、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亮身份、樹形象、作貢獻”“創項目、立品牌”“黨員承諾踐諾”等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和示范輻射效應,激發黨員干事創業的原動力。自2011年以來,3人獲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公司黨委和無線事業部黨支部分別獲得“中國石油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打造黨務工作“明白網”制度。編發黨支部工作手冊、規范臺賬資料。在公司內網制作“黨建園地”,包括工作動態、政策法規、黨建知識、學習資料、光榮榜、黨員風采、黨員活動日等,讓員工隨時了解公司黨建的情況,把每項黨務工作都明明白白展示給員工,努力開創黨的建設新局面,推進黨員帶頭,為公司科學有效穩健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企業發展到哪里,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就發揮到哪里。黨員的先鋒模范創優活動始終與企業的發展和擴張一路同行。黨建有位,黨員有為,黨員已經成為通信公司發展的一支生力軍。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