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力
這么大的降準,表明高層穩增長的決心很大。但具體的選擇不是像7年前加大政府投資,搞個四萬億。主要是通過快速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強企業的投資。
央行這次降準,幅度超過預期了,而且在周末降,在證監會擔憂股市周一暴跌的時候降息,是為了救市?我們發表我們的一些觀點:
1. 為什么選擇在這時候降?
不是簡單為了股市。本質上還是因為3月份的經濟數據讓高層擔心了。3月份的經濟數據主要是3個,一個是3月份貿易數據出奇的差,外匯占款長時間負增長了。另一個是投資增速大降了,尤其是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數據,4.61萬億元,居然比去年同期減少8949億元。第三個是M2增長11.6%,比去年同期低0.5個百分點,大幅低于預期。
2.這次降準是有征兆的,不是突發的。
就在此次央行宣布降準的前兩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往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考察并指出,實體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液,但光有肌體,沒有血液,經濟活不了。金融和實體經濟應該互為依托、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這已經是做了一種鋪墊,此次降準是趕在政治局會議之前提前行動。不單純是為了股市。
3.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為什么一次要降這么多?
說明3月份經濟數據比想象的還要差唄。尤其是外貿,跟2008年全球危機時很像。所以2008年11月份降100BP,這次也是7年后的這么大降準。
無論如何,這么大的降準,表明高層穩增長的決心很大。但具體的選擇不是像7年前加大政府投資,搞個四萬億。這次主要是通過快速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增強企業的投資。
4.接下來的重要問題是,按理說,為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降息比降準更加直接,那么此次為什么是降準而不是降息呢?
這個要好好說說了,為什么不降息?因為單純的降息會出問題。
去年以來的兩次降息,兩次上演的都是”宣布完降息,市場利率卻上去了”。
這說明什么?說明銀行的資金本身還在偏緊。
第一,銀行雖然把部分資金通過隱秘方法跑到表外賺更高收益去了,所以不愿在銀行間市場借貸,導致銀行間市場利率降不下來。后來央行專門針對這個問題做了應對方法減少表外,而且也降息了,但銀行間市場利率還是降不下來,說明銀行整體流動性的確還是偏緊的。
第二,銀行整體流動性偏緊,銀行資金成本居高難下,導致銀行新增負債成本超過工業企業利潤率,無法把貸款利率降到企業能承受的水平上。眼前銀行新增存款的資金成本都在5%以上,繳納高額存準率后,成本可能接近6%,這都遠遠超過了工業企業5%左右的利潤率。
可見,你單純的降息,銀行不愿意放貸出來給企業,降息的效果體現不出來。必須先解決銀行的整體流動性緊張,才能搞降息。當然,解決流動性緊張的方法很多,但去年開始,外匯占款已負增長,而今已持續近一年,很明顯,MLF等期限與貸款嚴重錯配是無法讓信貸松動的。解決銀行流動性,還是要降準。總歸來說,先降準,先解決銀行的流動性緊張,然后降息才有效果。一句話,降準方能讓降息落到實處。
5.既然這樣的話,此次降準之后,降息政策將很快出現?
當然。本來二季度降息、降準至少各有兩次,本次降準事實上幾乎用盡了此前的預期額度,而在超預期降準之后,預計很快將迎來有力度的降息,也許“五一”前后就有可能出現。
當然,這次這么大幅降準,并不代表接下來就不降準了,或許降準還有一次空間。考慮到外匯占款全年零增長,全年基礎貨幣缺口有個兩萬億,這次釋放了1.5萬億,所以再降一次準也不是不可以。
當然,降息的空間會比降準更大。再貸款的政策也會出來,主要是為了支持地方基建托底和落實李總理對保障房建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