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東華理工大學,南昌330013)
國內外主要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的比較與借鑒
趙旭
(東華理工大學,南昌330013)
摘要:礦產資源是一個國家國防安全的保障,又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其實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當前,中國開始進入工業化后期,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激增,然而其礦產資源的戰略儲備卻面臨諸多問題,不能很好地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文章簡析了中國礦產資源戰略儲備面臨的問題,并借鑒國際礦產資源儲備的經驗,對加強我國礦產資源儲備提出了若干指導意見。
關鍵詞:礦產資源戰略儲備;問題;儲備經驗;指導意見
1.1具備完善的制度依據
制定儲備法是各國實施資源儲備的前提和保障,全球很多發達國家如美國、法國、英國、瑞典、德國、日本、韓國等十幾個國家都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礦產資源儲備制度,這些國家戰略儲備主要有三種立法形式,綜合儲備立法儲備對象較為廣泛,比較典型的有美國的《戰略物資儲備法》、《國防生產法》。行業儲備立法顧名思義是把礦產資源儲備與具體行業相結合,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如日本的《金屬礦業事業團法》、韓國的《石油產業法》。戰略礦產單獨立法顧名思義是對一些重要的礦產資源制定特定的儲備法律如美國的《能源政策和保護法》、德國的《石油儲備法》等。
1.2儲備資金渠道的多樣化
各國籌措儲備資金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以下籌集渠道:財政籌資,即國家從財政上專門下撥資金進行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如美國從購買原材料到日常管理費用均由聯邦政府支付;政策性籌資,例如國外對石油儲備征收石油消費特別稅,即每消費一升石油都要從中征收一定比例的稅款,用于建設石油儲備設施或購進儲備油;另外還有債券籌資、國際金融機構籌資以及自籌資金。
1.3擁有專門的管理機構
國外戰略資源儲備一般都設立了專門機構對主要礦產資源戰略儲備工作進行管理,有一套由決策層、管理層和操作層組成的相對完整的管理體制比如,美國戰略儲備是由國防部聯邦應急管理局(FEMA)負責管理,由美國總務局(GSA)負責儲備物資的調配、保管、放出等。日本的國家儲備由金屬礦業事業團實施,民間儲備由企業根據自己使用情況自行儲備。
2.1立法保障問題
眾所周知,礦產資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為了更加有效保障礦產資源安全,世界各國已逐漸把礦產資源儲備制度納入法律規范,這已成為一個共識。目前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尚未對礦產資源戰略儲備進行專門立法,導致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無法可循,更不用說礦產資源儲備負責機構的設立和相關配套制度完善等一系列問題了。
2.2資金來源問題
礦產資源戰略儲備必須要有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在我國,儲備主體是國家,儲備資金的來源以政府撥款為主,單一的資金來源渠道每年都會給政府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不利于國家積累,同時也限制了對其他行業的資金投入。
2.3管理體制問題
礦產資源的儲備管理相當復雜,涉及到財政、能源以及國防等多個部門,關系到技術選擇、儲備地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各部門既要各司其職,又要相互配合。在我國,礦產資源生產、開發、利用機構和資源儲備機構是分開的,這些機構往往只負責自己內部工作,而不注重部門間的溝通交流,各行其是,不能有效的配合,管理體制混亂。
3.1加快礦產資源儲備立法
國外主要礦產資源儲備經驗之一就是有一套完善的礦產資源儲備法律體系,因此我國也應立法先行,為戰略礦產資源儲備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法律保障和依據。針對三種立法體例,我國比較適宜采取戰略性礦產資源單獨立法,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再對我國儲備立法體系不斷完善。
3.2拓寬資金籌集渠道
首先,從國家層面來看,中央財政可以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戰略礦產資源儲備,對于日常的勘查、儲備、管理、維護費用都可以從中開支,同時動用專項資金的收入必須補充儲備資金,不得挪用他處;在時機成熟時,國家可以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比如發行國家儲備債券,利用外匯儲備等。其次,從企業層面,企業可以從其發展基金及政府對企業相關稅費的減免中支出一部分資金作為儲備資金來源。最后,從金融機構層面,我國可以積極向國內外的金融機構貸款。比如國家開發銀行作為國家政策性銀行,對國家重要性行業的投資都會給予資金援助,因此把向開發銀行貸款作為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重要融資渠道不失為一明智之舉。
3.3建立高效的管理體制
設立一個專門的權威機構來統一管理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工作是建立高效的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的管理體制的第一要義。結合美、日的成熟的管理經驗,初步設想我國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可分為三級運行管理。第一級國務院及其下設專門負責實施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事宜的國家戰略資源儲備局,其主要工作是進行宏觀上的管理,提出資源儲備的指導思想,制定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對下設部門進行指導監督。第二級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經營管理公司,該公司不以盈利為目的,在上一級指導下具體負責一些日常的運作管理,比如對全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的建設進行具體實施,對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進出庫進行管理等,第三級是具體承擔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任務的基層單位——各個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基地公司。
參考文獻:
[1]任忠寶,余良暉,稀土資源儲備刻不容緩[J].地球學報,2011(07).
[2]王潑.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的運作問題研究[J].學術論叢,2008(52).
[3]王克強,俞虹.美、日兩國礦產資源儲備機制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體制改革,2011(05).
[4]馮進城.淺析我國金屬礦產資源儲備體系的構建[J].企業改革與發展理論月刊,2010(12).
[5]王曉雪.建立我國礦產資源基地儲備制度[J].財政研究,2009(10).
[6]賈文龍,薛亞洲,任忠寶.關于建立中國礦產資源儲備體系的政策思考[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