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征
(金陵科技學院 江蘇南京211169)
中國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分析
——基于14個副省級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情況
向 征
(金陵科技學院 江蘇南京211169)
副省級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是目前我國知識產權服務能力較強地域代表。研究認為,上述城市知識產權服務體系整體運行流暢,具備較好的基礎性服務能力,但仍處于知識產權服務的初級階段,存在知識產權服務市場化動力不強、知識產權服務高端化發展滯后、知識產權服務規范化程度不夠、知識產權服務國際化水平不高的問題。建議按照市場激勵、資源集聚、典型示范、人才培養的思路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力。
知識產權 服務能力 示范城市
知識產權服務能夠促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活動更高效地開展。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推進過程中,知識產權服務能力需要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能力同步發展。目前,我國的知識產權服務能力還不發達,對知識產權服務能力的關注和研究滯后,這是我國知識產權能力中的薄弱環節。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是我國知識產權的排頭兵,其中的副省級城市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較強的輻射能力。本文以副省級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為研究對象,分析我國知識產權服務能力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思路。
如今,我國共有 53個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其中副省級城市14個,分別是:湖北武漢、廣東廣州、廣東深圳、四川成都、浙江杭州、山東濟南、山東青島、黑龍江哈爾濱、江蘇南京、遼寧大連、陜西西安、福建廈門、浙江寧波、吉林長春。其中寧波、長春、南京、杭州、濟南、成都、廈門、深圳8城市是自1999年起國家知識產權局單列統計的城市。
1.1 知識產權服務意識
一個地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服務意識和經營思維也許是難以量化的,但該地區知識產權服務業的市場結構、政府對知識產權服務的投入、各方對知識產權活動影響力的大小會直接影響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服務意識和經營思維,而這種思維意識上的差異又會明顯影響知識產權服務行為。上述14個城市的知識產權服務意識受本地整體經營意識的影響差異明顯,廣東省的廣州市和深圳市整體市場化知識產權服務意識和思維非常突出,而其他城市知識產權服務則政策、政府依賴傾向還較為明顯。廣州博鰲縱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中彩聯科技有限公司是從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的代表企業,其通過市場實現公司盈利的路徑明確清晰。國家提出市場要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知識產權服務應該契合市場化經營、公司化治理的發展方向。因此,知識產權服務主體的市場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1.2 知識產權服務主體與人員
知識產權服務的主體主要有營利性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非營利性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兩種。前者主要表現為大量的專利、商標代理機構和少量的知識產權運營公司,后者主要表現為政府出資打造的公益性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和高校、協會等參與建設的事業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專利代理機構是目前最基礎和數量最多的知識產權服務主體(見表1)。

表1 副省級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專利代理機構數Tab.1 Patent agencies in sub-provincial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model cities
從發展趨勢來看,市場化經營、公司化治理的營利性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應成為知識產權服務的主要力量。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是通過服務人員對外提供服務的。服務機構是市場經營的主體,服務機構的數量既從一方面反映地區知識產權服務的數量,也直接體現了該地區知識產權服務的市場結構和競爭程度。由于每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規模和人員能力存在一定差別,知識產權服務從業人員的數量和能力也需要關注。作為高技術服務業,知識產權服務人員的個人能力對知識產權服務質量影響較大。優秀知識產權服務人才既依賴于系統的專業學習又需要長期的實踐經驗積累。副省級城市具有地緣優勢,武漢、成都、南京、西安等市教育資源豐富,能夠培養和吸引更多的知識產權服務人才,通過人才優勢實現知識產權服務質量優勢。
1.3 知識產權服務類型與層次
知識產權服務的類型實際上是供需契合的結果。知識產權服務的需求方包括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個人、政府等,呈現出較為多樣化的特點。以市場主體企業為例,大中小型企業都有知識產權服務需求,但大型企業往往在企業內部完成知識產權的創造和轉化活動,多數對知識產權轉讓意愿不強,需要的知識產權服務以保護(訴訟、維權)為基礎,以知識產權高端規劃布局分析為重點。中小型企業則普遍缺乏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的專門專業人員,知識產權需求多以點而不是線或面出現,知識產權創造(申請、登記)是最主要的服務需求,也有偶發性的知識產權檢索、預警、購買需求。不同城市的知識產權服務業受需求的不同影響,提供的知識產權服務類型及各類型的服務數量和水平也不同。14個城市目前知識產權服務類型較為齊全,能提供知識產權代理、轉讓、登記、鑒定、評估、咨詢、檢索、翻譯等服務,但主要服務還是停留在傳統的專利、商標申請代理服務、專利、商標無效宣告服務、知識產權訴訟服務上。對于知識產權信息檢索后的分析整合、知識產權的評估、高價值專利的挖掘、知識產權運營、知識產權融資等服務實際開展的還很有限。
1.4 知識產權服務規模與質量
知識產權服務一部分通過權利人自身完成,一部分則通過外部專業知識產權服務完成,專利申請是最基本、數量最多的知識產權服務。14個副省級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的專利申請代理數量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代理比重與城市所占全國專利申請數量基本吻合(見表2)。

表2 副省級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專利申請代理情況①Tab.2 Agenting status of patent application in sub-provincial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model cities①
從數量上看,以專利申請為代表的知識產權基礎性服務已經具備一定規模,且隨著知識產權本身數量的增長,服務數量繼續呈上升趨勢。從質量上看,發明專利相較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而言,申請代理服務的技術性程度和復雜程度更高。部分副省級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發明專利申請代理比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礎性知識產權服務具有相當競爭力,也具有較好的知識產權服務基礎,具有較多的知識產權基礎服務人力資源。
大力進行創新發展的時代背景對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能力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發展的契機。目前的知識產權服務需求保證了知識產權服務業的正常發展,還有大量潛在需求等待挖掘和釋放。明顯的地緣優勢和豐富的教育資源為知識產權服務人才培養和集聚提供了條件。副省級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在整體制度建設、行政管理方面的積累為知識產權服務體系的建立健全提供了支持。但是,我國知識產權服務業整體水平不高,與國際貿易大國、知識產權大國的地位并不相稱。上述 14個城市雖然知識產權服務在全國居于前列,但在國際市場上仍然缺乏競爭力。研究認為,現階段知識產權服務存在以下不足:
2.1 知識產權服務市場化動力不強
這里所指的市場化是狹義的市場化。大多數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經營收入主要來自于企業、個人、高校、科研機構等知識產權權利人,從表面來看已經是一種市場化的經營。但是,上述知識產權服務客戶的需求有相當一部分不是市場激勵產生的需求,有追逐政策紅利的成分在里面。知識產權服務客戶不是追求創造知識產權,而后在市場中實現知識產權的商品化、產業化,最終實現知識產權的價值,而是旨在通過一定的知識產權行為(如申請專利、貫標)得到政策(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金(如專利申請費用減免、各種補貼與獎勵)、商譽等好處。這樣的行為作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個體來說無可厚非,但作為整體而言產生了資源的非最佳配置。在這樣的知識產權服務需求下,知識產權服務的目標、內容都與理想狀況發生了偏差。
2.2 知識產權服務高端化發展滯后
我國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在知識產權法制基礎上向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全方位的拓展提升,因此,知識產權服務業不但應有服務知識產權法制建設的內涵,更應有拓展服務知識產權戰略的延伸,以利于發揮服務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全方位效能。但是知識產權服務在高端服務方面尤其是將知識產權作為商品進行經營、運用方面的發展是滯后的,現有水平不足以滿足現實需求。以知識產權運營服務為例,國外的高智發明、英飛尼迪、美國高通、合理專利交易公司、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成為個中翹楚,形成各自的模式,除廣州、深圳外,大部分副省級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缺乏這樣在國內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大影響力、完成有經典項目或模式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
2.3 知識產權服務規范化程度不夠
知識產權服務業的規范化管理是指以知識產權服務業的規模化程度和專業化水平為基礎而建立的知識產權服務規則和質量標準。強化知識產權服務業的規范化管理對創造知識產權服務業品牌和贏得服務聲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14個城市知識產權市場經濟秩序良好,知識產權管理水平也較高,所以無序經營并沒有在知識產權服務領域出現。但是服務過程缺乏監督,服務質量良莠不齊,給客戶選擇帶來困難,不利于知識產權服務品牌的樹立,更是無形中造成智力成果無法權利化、知識產權隱性降低競爭力的問題。知識產權服務業想要進一步發展,必須建立基本的服務規范。
2.4 知識產權服務國際化水平不高
知識產權是國際通行的制度,副省級城市作為全國經濟發達城市,知識產權服務的需求來自于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洞悉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并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方案是市場的呼喚。我國 2009年 10月起才開放知識產權服務業的涉外代理服務,大多數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尚不熟悉知識產權服務業的涉外代理服務。這一方面直接影響知識產權涉外代理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另一方面難以用國際化的知識產權服務標準來提升國內知識產權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我國各城市能夠提供知識產權國際服務的機構和個人非常有限,不少涉外企業采取的都是內部員工+海外律師的方式。這些城市無論是提供服務的國際化還是服務管理的國際化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服務體系是一個系統,服務能力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政府首先要明確定位,做好輔助引導工作,減少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副省級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是我國知識產權發展的中堅力量,在知識產權服務普遍處于初級階段的當下,政府應該一方面加強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市場規范和政策引導,一方面給予知識產權服務主體更多的市場經營權利,釋放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活力。
3.1 市場激勵
根據科斯的“交易費用理論”,市場中信息的不對稱增加了交易的費用。在知識產權服務領域中,信息不完全、溝通不順暢非常普遍,一方面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捕捉不到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企事業單位找不到滿意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政府出于對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的關心,有時在不自覺中越位,代替市場主體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作出決定。現在政府應該歸位于維護市場秩序,保證有序經營,把具體市場活動決定權交由服務雙方行使。比如政府可以制定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人員從業標準,出臺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對外服務和對外管理的指導規范,打擊懲戒不法違規活動,同時給予服務機構一定的服務定價決定權,允許服務機構浮動定價,通過市場經濟最核心的價格機制來實現服務種類的豐富、服務質量的晉升。同時也應該在制度上對市場化的知識產權服務投入進出自由予以保證。
3.2 資源集聚
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和資金,而這兩者都是有限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建設需要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在高端、復合型知識產權服務人才缺乏、市場資金投入有限的情況下,集聚有限資源可以起到強強聯合的作用。由于在資源配給領域同樣存在信息不對稱、不暢通的情況,人才和資金流動的過程中會存在無謂耗損,增加選擇的成本,如稀缺人才未能在最適合的機構和崗位工作。副省級城市應該發揮行政管理水平較高的優勢,在服務體系建設中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公開、公知工作。
3.3 典型示范
知識產權服務尚處于發展初期,什么樣的發展方式、發展路徑是最適合的并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沿著市場激勵、資源集聚的思路,打造標桿,實現引領值得嘗試。這里的示范典型不應是政府投資刻意建立的,不應是為了探索刻意存在的,不應是公益公共性質的,而應該是已經經過市場檢驗和客戶選擇,具有良好口碑、能夠盈利發展、服務滿足市場需求的。政府對社會的宣傳教育作用是任何一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無法做到、無法替代的,政府不應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介入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發展,但可以對具有示范效應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予以肯定、介紹、宣傳、推廣,使廣大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尤其是中小型成長期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能夠更快地找到前進的方向,避免走彎路。
3.4 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涉及到現有知識產權服務人員的培養和知識產權服務后備隊伍的培養兩方面,涉及到思想品德教育和業務技能教育兩項內容。需要建立動態發展的從業人員考評體系,提高現有知識產權服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糾正部分服務人員急功近利的做法;建立長效的從業人員學習機制,拓寬現有知識產權服務人員的技能領域,豐富知識產權服務內容,培養知識產權高端服務人才;加強在校學生知識產權知識的培養,夯實知識產權服務人員的基礎。■
[1] 馮曉青. 基于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2):112-114.
[2] 洪群聯. 我國知識產權服務體系發展現狀與戰略思路[J]. 經濟縱橫,2011(11):44-49.
[3] 楊鐵軍. 知識產權服務與科技經濟發展[M].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
Analysis of China’s IPR Service Capability: A Survey of 14 Sub-provincial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Model Cities
XIANG Zheng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69,Jiangsu Province,China)
At present,sub-provincial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model cities have a strong IPR service capability.The study shows that although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systems in these cities are running smoothly and have good basic service abilities,but they are still at a primary stage.It points out that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IPR services,such as lack of marketization motives,lagging high-end services,lower standardization degree and international level.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rvice capabilit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measures including market incentive,resource gathering,typical demonstration and training of personnel should be considered.
intellectual property;service capability;model city
F719.9
A
1006-8945(2015)09-0070-03
2014年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產業創新形態差異的專利績效評價與模式選擇——以江蘇省為例”(2014SJD199);2014年南京市科學委員會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南京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建設相關問題研究(201402105)資助課題。
201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