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彥明
(上海市浦東醫院,上海200120)
學會園地
超聲心動圖在胎兒單純室間隔缺損產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鄧彥明
(上海市浦東醫院,上海200120)
目的:探討對超聲心動圖在胎兒單純室間隔缺損產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此實驗的研究對象是在我院產科門診進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的100例妊娠期婦女,對這些孕婦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胎兒心臟的發育情況,特別是對胎兒的單純室間隔缺損發生的觀察。結果:通過超聲心動圖確診單純室間隔缺損的確診率為13.00%,胎兒出生后單純室間缺損的確診率為15.00%,其結果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相比較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與產后結果相對比,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檢查準確度、靈敏度分別為96.00%、86.67%。結論:通過使用超聲心動圖對產前胎兒的單純室間隔缺損的診斷中應用價值較高,且操作簡便,對胎兒無輻射損傷,對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沒有影響,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超聲心動圖;單純室間隔缺損;產前診斷;應用價值

單純室間隔缺損是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其發病較早,在胚胎發育初期即可發病,繼而誘發先天性心臟病等。懷孕早期受輻射等影響、某些藥物作用或存在慢性疾病、高齡產婦等均有可能是基因或染色體發生變化,從而導致疾病。單純室間隔缺損的患兒在早期并不具有臨床表現,通常在出生一兩個月發生肺水腫等發現,可單獨存在或合并其他心臟畸形的發生,嚴重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為小兒帶來很大的影響,也給小兒的家屬帶來很大的困苦和經濟壓力[1]。隨著診斷儀器的不斷改進和發展,醫務人員的診斷水平不斷提高,超聲儀器也得以推廣應用。我院使用診斷儀器產生的超聲心動圖對產前胎兒單純室間隔缺損加以診斷。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在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間,我院婦產科門診共接收進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的妊娠期婦女100例,以此100例妊娠期婦女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她們的年齡在22-39歲之間,平均年齡在(27.65±3.14)歲之間,68例產婦為首次生產,32例產婦為二次生產;研究對象的孕期為18-38周,平均孕期(26.90±2.85)周。所選取的孕婦均取得其知情同意,均為單胎妊娠,排除有精神障礙、心、肝、腎等疾病及既往病史的孕婦。在檢查前保證孕婦在身體狀況及社會背景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即將進行檢查的妊娠期婦女,為孕婦取合適位置,即為仰臥位或側位,在診斷前要選擇合適的診斷儀器,即為日立EUB-7000HV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選定為27兆赫。將診斷儀器的探頭滑動于孕婦的腹壁,隨即對胎兒的脊柱進行掃描檢查,然后將探頭旋轉90°的角度,橫切掃描于胎兒胸部,獲得的心臟四腔切面圖更加清晰可見,在掃描的過程中,探頭各方向的轉動,以能更仔細的觀察每個切面,包括左右心房、心室的基本情況如大小、形狀、位置等,并通過測量心胸比例估算心臟規格;對主動脈、肺動脈、上腔靜脈進行細致觀察,并依次得出管腔直徑;對大血管的血液流動進行檢查,包括速度、性質、方向等;觀察管腔內瓣膜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在完全掃描后,對超聲心動圖加以觀察和分析,診斷是否有單純室間隔缺損或其他心臟疾病,對具有缺損的部位要認真的記錄缺損的范圍、位置和穿隔血流的方向和速度,并針對某些細節做圖像放大處理。
1.3 觀察指標
比較超聲心動圖的對心臟疾病產前、產后的診斷的確診例數及確診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組間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說明有統計學意義。
2.1 生產前后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
對超聲心動圖對心臟疾病診斷情況進行比較,通過超聲心動圖確診單純室間隔缺損的確診率為13.00%,胎兒出生后單純室間隔缺損的確診率為15.00%,相比較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所示。

例數確診例數(例)確診率(%)產前1001313.00產后1001515.00
2.2 超聲心動圖檢查與產后結果對比
經超聲心動圖檢查,此100例胎兒出現單純室間隔缺損的為13例,調取生產后資料,以生產后結果作為驗證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標準,15例確診為單純室間隔缺損,檢查準確度、靈敏度分別為96.00%、86.67%,詳情見表2。

類型陽性率陰性率準確度靈敏度產后證實15(15.00)85(85.00)100(100.00)15(100.00)超聲心動圖檢查13(13.00)87(87.00)96(96.00)13(86.67)
先天性心臟病作為一種先天性畸形已經嚴重影響我國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給患兒的家庭也帶來很大的痛苦,同時也增大了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令患兒的家庭苦不堪言。其發病原因或于母親妊娠期受輻射、藥物、環境污染影響進而導致染色體缺損或異位。先天性心臟病由于診斷水平的提高和外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準確、有效的診斷對小兒的后期治療有很大的作用[3]。本研究表明,通過超聲心動圖確診單純室間隔缺損的確診率為13.00%,胎兒出生后單純室間隔缺損的確診率為15.00%,相比較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產后結果相對比,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檢查準確度、靈敏度分別為96.00%、86.67%。通過觀察超聲心動圖可對胎兒的單純室間隔缺損病情能夠做出較準確的診斷,可進行更早的治療和有效的監護,如果發現胎兒有嚴重先天畸形,還可及時進行引產手術[4]。全套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是針對那些高危的孕婦,以能提高高危胎兒產后的生存率,便于術前確定胎兒的健康狀態,如發現問題及時治療或做引產手術,既減輕的胎兒的痛苦,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由于長期治療所帶來的經濟壓力問題[5,6]。近年來,隨著科學水平的發展,超聲技術對疾病的診斷具有較好的價值,胎兒超聲心動圖技術在婦產科臨床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目前已取得了飛速發展[7]。胎兒超聲心動圖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的診斷中的相關認識及技術也日趨完善,已表現出了獨特的優勢,對疾病診斷的準確率較高。對心臟的主要結構和連接關系進行全面評價,確定心房體位、心尖位置、心房與心室及大血管的連接、動、靜脈血管的起源及連接狀態等,并測量心軸[8]。為了更早的檢查出胎兒單純室間隔缺損,降低胎兒的死亡率和殘病率,除了診斷儀器不斷的改進,診斷醫師要具備扎實的診斷知識,技術精湛和熟練等條件。
綜上所述,采用超聲心動圖在胎兒單純室間隔缺損產前診斷中診斷價值較高,確診率較高,且操作簡便,對胎兒無輻射損傷,對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沒有影響,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潘錦芳.超聲心動圖在胎兒單純室間隔缺損產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7):1115-1116.
[2]王俊蘭,何怡華,李治安等.二維超聲心動圖結合空間-時間關聯成像技術對胎兒單純室間隔缺損定位分型及定量診斷的應用研究[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2,9(4):304-309.
[3]李拓.超聲心動圖診斷胎兒單純室間隔缺損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1,14(2):236.
[4]袁華琴,呂亞兒,吳俊等.超聲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價
[1]值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4,26(5):610-611.
[5]張樂,孫美平,高衛線等.縣、鄉級超聲醫生開展胎兒期復雜先天性心臟病超聲篩查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6(3):373-376.
[6]王琰,段靈敏,薛雅方等.二維聯合動態三維超聲時空關聯成像技術診斷胎兒完全型心內膜墊缺損[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4,16(6):365-368.
[7]陳淑金,邱思花.產前超聲檢查對胎兒法洛四聯癥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技雜志,2014,21(6):619-620.
[8]盧麗娟,駱志玲,雷俊華等.超聲心動圖在早期妊娠胎兒心臟檢查中的應用[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4,6(3):50-53.
R445.1;R715.2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5.03.01
2014-12-30
鄧彥明(1987-07-17),男,大學本科,初級職稱,研究方向:產科胎兒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