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燾
(威海海誠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威海 264200)
地下管線動態管理是保障城市地下管線安全的重要手段,管線變化信息的獲取則是城市地下管線動態管理的關鍵。如何做好城市管線開挖的監管,杜絕私自開挖鋪設地下管線的情況,實時掌握地下管線的開挖情況,為管線動態管理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支持,是一個城市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方面。
“全民城管”是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智慧化城市管理模式,已成為現代城市管理的主要手段,它通過多種技術渠道(門戶網站、移動終端、市政熱線、短信、微博、微信等)實現社會公眾對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參與。本文結合管線管理的實踐,探討管線管理與“全民城管”相結合,最大化地利用現有城市管理資源,全面獲取城市地下管線的開挖信息,實現城市地下管線的實時動態管理。
“全民城管”模式是指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通過城管移動終端、網站、熱線電話、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種手段,建立方便、快捷、精準、有效的城市管理事件查詢、上報通道。通過多種技術渠道實現社會公眾對城市管理工作的參與,充分依靠群眾的力量提高城市管理問題處置的質量與效率。實現城市管理數據的便捷更新和實時維護,確保城管數據的實用和準確;實現城市管理問題的快速應急與指揮決策;實現城管大數據的挖掘和分析,為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提供輔助決策依據。

圖1 全民城管業務流程
城市地下管線動態管理的管線種類繁多,工作量大,分布散亂、施工情況復雜,都需要實時掌握管線的具體情況,管理難度非常大。開挖信息獲取困難是目前城市管線動態管理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相關規章制度執行不到位,進行行政審批的管線工程較少。
(2)現代化施工作業,速度快、工期短,若不能及時發現,無法獲取該工程的管線信息。
(3)城市管線私自施工開挖嚴重,查處困難,獲取相關管線信息更加困難。
(4)城市管理區域大,工地分布散亂,管線管理單位人員有限,日常巡查難于全面覆蓋整個管理區域。
(5)許多單位為了節省時間,以“管線搶險”等名義進行審批,繞過管線管理部門。
(6)管線動態管理需要管線數據的時效性,統一性、完整性。
從城市管理情況來看,私挖亂鋪依然是城市管線管理的頑癥,地下管線變化信息的獲取依然是城市管線動態管理的難點,也是做好管線動態管理的關鍵。雖然各地出臺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如《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辦法》、《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管線工程建設及施工單位并未很好的落實,造成大量管線信息的丟失,不能及時更新管線數據庫,使大量管線數據失去了時效性。
地下管線動態管理中,管線變化信息的獲取是最重要的內容,如果無法準確獲取管線的開挖、鋪設信息,就無法實現地下管線實時動態管理,管線的現實性就無從保證。從目前城市管理情況來看,管線開挖、鋪設信息上報的相對較少,管線變化信息的獲取主要靠外業日常巡查。由于范圍大、情況復雜,管線管理單位力量薄弱,日常巡查無法做到對管理區域的全面覆蓋,再加上現代化的施工手段,速度快,工期短,造成許多變化管線信息的遺漏。
為了實現城市管理的智慧化、信息化和網絡化,威海市啟動了“智慧城管”項目,建成了全民參與城市管理的“智慧城市綜合管理信息平臺”(簡稱“智慧城管”)。同時組建了城市管理日常巡查隊伍,對威海市城市管理實施全方位、常態化、系統化管理。為了及時、準確、全面的獲取城區管線開挖鋪設信息,市管線管理部門依托“智慧城管”,充分發揮“智慧城管”平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開挖通報管理流程,只要有開挖情況,“智慧城管”平臺都會及時通知、報送市管線管理部門。
城市管理巡查人員在日常巡查中,對發現的道路及小區開挖情況,作為一個城市管理事件,及時上報,由“智慧城管”平臺通報給管線管理部門處置,管線管理部門可根據事件情況,及時安排管線巡查人員進行實地核查,收集地下管線信息的變化情況。
社會公眾亦可通過網站、熱線電話、短信、微博、微信等多渠道把看到了開挖現象上報到“智慧城管”平臺,由“智慧城管”平臺通報給相關單位進行處置。
為了查處違法建筑、無證開工、私挖亂建,威海市建成了“智慧城建”信息平臺,把整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納入到信息管理平臺中,城市管理者、社會公眾可通過該平臺查詢每一項建設項目的合法性,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通過“智慧城建”信息平臺,對每一個通過審批的合法建設項目,發放包含合法審批信息的二維碼,施工單位可張貼在醒目位置,城市管理者、社會公眾通過手持終端、手機等對其信息進行掃描,查詢建設項目的合法性。對不合法的建設項目可提交到“智慧城管”平臺,通過“智慧城管”平臺派遣到相關管理單位進行查處。
“智慧城建”信息平臺與“智慧城管”平臺的對接,開創了城市管理的“開挖立即管”的模式。“開挖立即管”基本流程如圖2 所示:

圖2 “開挖立即管”流程
在“全民城管”的管線管理過程中,城市管理者、社會公眾把開挖信息,通過“智慧城管”平臺實時通報給管線管理部門,管理部門通過現場踏勘、確認,詳細掌握開挖區域的管線變化信息,派遣專業人員對變化的管線信息進行數據采集,更新到“管線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地下管線的實時動態管理。
為了實現地下管線的動態管理,建設“全民參與”的管線管理模式,實時獲取管線的變化信息,威海市管線管理采取了如下措施:
(1)建立專業的地下管線探測隊伍,負責地下管線動態管理工作。
(2)依托“智慧城管”平臺,建立“開挖立即管”的常態化城市管理模式。設立社會公眾、城市管理人員通報開挖信息快速通道,實時掌握城區開挖情況。
(3)積極主動與其他城市管理單位合作,開展聯合巡查,加大開挖信息收集工作。
(4)多渠道、全方位獲取地下管線開挖、鋪設情況的信息,安排專人負責收集、處理相關信息;
(5)建立地下管線日常巡查制度,對管理區域進行常態化的管線巡查。目前地下管線開挖、鋪設信息的來源主要以外業巡查獲取為主。管線巡查小組通過日常外業巡查,發現地下管線施工,或對“智慧城管”平臺通報的開挖信息進行現場確認核實,做好管線開挖鋪設信息的記錄。
(6)建立管線鋪設、開挖信息上報制度;相關單位定期把單位近期開挖、鋪設情況或計劃上報,作為外業巡查依據。
(7)積極主動聯系各權屬或管理單位:定期與管線各權屬或管理單位進行溝通聯系,咨詢其管線開挖、鋪設情況和計劃。
(8)充分利用開挖行政審批記錄。開挖行政審批記錄是管線外業巡查的重要指導。
(9)管線信息面向對社會公眾免費查詢,建成了“共建共享”的“智慧管線信息共享平臺”。
地下管線動態管理流程如圖3 所示:

圖3 動態管理流程圖
目前,威海市地下管線動態管理機制已形成了社會公眾、城市管理部門、動態管理隊伍,三位一體的管線管理日常巡查體系。
“全民城管”、“智慧城建”的對接,建立了全民參與的“開挖立即管”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通過“全民城管”平臺,社會公眾、城市管理人員為管線動態管理提供了實時的開挖信息,提高了動態管理的速度及效率,保證了管線數據的時效性、完整性、準確性。
在實現管線竣工測繪前,管線動態管理依托“全民城管”實時掌握管線開挖、鋪設信息,充分利用城市管理資源,依靠廣大市民,參與到城市管理中,做好城市地下管線管理工作。
在真正實現地下管線竣工測繪,進行竣工驗收備案,移交竣工測繪成果后,“全民城管”可作為城市管線管理的重要補充,杜絕私挖亂鋪的事件發生。
[1]張秀英,丘廣新,張鵬程.廣州市地下管線數據庫動態更新關鍵技術研究[J].城市勘測,2014(5):77~80.
[2]井發明,王苑楠,王英林.寧波市地下管線動態更新及管理機制探討[J].城市勘測,2014(3):156~158.
[3]陳游民,鄧勇,楊帆等.互聯網技術在地下管線管理中的應用[J].測繪通報,2013(S):23~26.
[4]高鐵軍,吳立新.論城市管網智慧管理研究范疇與關鍵技術[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1,27(6):19~23.
[5]潘文俊,方門福.深圳市地下管線動態管理方法初探[J].城市勘測,2008(2):105~108.
[6]郭江寧,劉奕.城市地下管線動態維護更新方法的探討—以南京市管線動態維護方案為例[J].城市勘測,2012(1):14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