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平
(湖北工程學院 城市建設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研究
劉江平
(湖北工程學院 城市建設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開展,建筑垃圾產生量逐漸增多,如何處理和利用這些建筑垃圾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闡述了城市建筑垃圾的概念及其構成,介紹了城市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及應用途徑,以供同行參考。
建筑垃圾 拆遷 綜合利用 資源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改造和新改建項目增多,加之一些舊建筑物、構筑物、城市基礎設施的老化和服務年限的到期,使得越來越多的土木工程建設項目報廢拆除,產生了大量的建筑拆除廢料和垃圾。據統計,國內目前建筑垃圾堆放總量已達70億t,并以每年產生約3億t的速度在增加,排放量占城市垃圾總量的30%以上[1]。全國每年僅新建的住宅建筑垃圾排放量就達4000萬t以上,舊建筑物的拆除或改造也產生數億噸的垃圾[1,2]。建筑垃圾侵占土地,污染水體、大氣和土壤,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威脅著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已經成為城市發展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何處理這些越來越多的建筑垃圾,是我國各大城市棘手的問題之一。將建筑廢料經過回收處理后再重新利用,既能保護天然資源,又能降低建筑垃圾對環境的影響。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我國的建筑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舊城區改造過程中大批舊有建筑的拆除產生了許多建筑垃圾。建筑物的建造、使用和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與日劇增,其中較大部分來自廢棄混凝土。我國混凝土垃圾2010年達到2.39×109t,預計2020年將達到6.38 ×109t,平均以每年8%的量增長。如此巨量的廢棄混凝土,如不進行合理處置,將會引發極大的環境和經濟問題。將廢棄的建筑垃圾經加工來制備新型墻體材料,代替目前傳統的燒結黏土磚,既達到減少生態資源破壞的目的,又達到建筑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環保效益。我國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優質的天然骨料在有些地區已趨枯竭,許多地方大規模開山采石,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嚴重背離了我國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嚴峻形勢下,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日益引起我國建筑建材界的重視。對廢棄建筑垃圾進行回收利用不僅是時代所需,而且對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發展生態建筑具有重要意義。

表1 建筑垃圾的構成
建筑垃圾一般都是在建設過程中或舊建筑物維修、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大多為固體廢棄物。不同結構類型的建筑所產生的垃圾成分主要包括泥土、石塊、混凝土塊、散落的砂漿、砂石、碎石、廢棄磚瓦、玻璃、木料、金屬、管道及電器等廢料。其中,無污染的無機物(包括泥土、石塊、混凝土塊、碎磚)占90%以上。無機材料,具有耐酸、耐堿、耐水性,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同時具有穩定的物理性質的特點。建筑垃圾的這些性質決定其經過處理是一種很好的再生建筑材料。廢品(包括金屬、竹木材、各種包裝材料、木料、塑料、玻璃等)可能具有污染物的廢棄物分揀后可作為再生資源利用。建筑垃圾對土質、水質、大氣等具有持久的危害性,建筑垃圾如果不經過任何處理直接運往堆放場或填埋場,一般需要數十年才能趨于穩定。因此在充分認識建筑垃圾特性的基礎上,相關主體對建筑垃圾實施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綜合管理顯得尤為關鍵。
將建筑廢料經過回收處理后再重新利用,既能保護天然資源,又能降低建筑垃圾對環境的影響。縱觀世界上建筑廢料利用較好的國家的使用情況,建筑廢料的再利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級別:①低級利用,如一般性回填;②中級利用,如用作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礎材料;③高級利用,如作為粗細骨料配制混凝土用于建筑結構構件(如砌塊)、道路面層、制造水泥等。目前世界上各國建筑廢料的回收利用率不同,發達國家的利用率較高,發展中國家利用率較低或沒有利用。近年來國內外對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總的來看,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是以分選分類為前提和基礎的,主要途徑有以下幾種:
(1)完整的粘土磚瓦經清理后,可直接用于一些臨時建筑或建筑工程非承重部位的砌筑。
(2)廢磚、瓦、混凝土經破碎篩分分級、清洗后制成不同粒徑的骨料,替代石子、沙子等資源,作為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工程墊層、室內地坪及地坪墊層和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塊、混凝土空心隔墻板、蒸壓粉煤灰磚等生產。
(3)廢鋼筋、鋼門窗、鑄鐵管、鐵釘、黑白鐵皮等經分揀后送鋼鐵廠或有色金屬冶煉廠回煉,作為原料,生產相應的產品。
(4)廢玻璃分揀后送玻璃廠或微晶玻璃廠做生產原料。
(5)木門窗、木屋架可重復利用或經加工再利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纖維扳。
(6)經分揀出的廢油氈、瀝青等目前不能再利用的少量建筑垃圾,或送水泥廠、電廠焚燒,或選址臨時堆放或填埋,堆放或填埋前要嚴格消毒,場地遠離住戶飲用水源等環境敏感點。
(7)基坑土及邊坡土可以送燒結磚廠生產燒結磚,碎石經破碎、篩分、清洗后做混凝土骨料。
4.1 提高認識加強宣傳
加強對節約能源、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的宣傳,改變人們對建筑垃圾循環利用的傳統觀念。要讓與建筑垃圾打交道的每一個人都知道建筑垃圾是一種可再利用的資源,同時提高建筑工人的環保意識,提高全社會的責任意識。要大力宣傳和推廣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最新技術和工藝方法,鼓勵大家積極采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或產品。
4.2 加強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立法工作
加強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科學研究,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如政府制定一些強制性和鼓勵性的專項法規,如禁止填埋具有再生價值的建筑垃圾,相應的規定建筑垃圾分類回收和堆放。研究和制定鼓勵建筑業回收和利用垃圾廢料的政策、法規和行業標準,從產業政策和法規制度上引導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健康發展。
4.3 加強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研究開發工作
研發先進的實用技術是實現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基礎和前提,這就要求加大科研投入,重點研究建筑垃圾減量化的方法、建筑垃圾科學回收和利用的方法,加強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性能研究,為科學合理處理建筑垃圾提供技術保障。
4.4 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
規劃部門應嚴格落實有關城市規劃法規,提高科學規劃城市發展的水平,減少城市不必要的重復拆除建設;建設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建筑設計、施工、監理等環節的監督管理,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建設單位要定期加強對既有建筑的保養與維護,從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從源頭上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
[1]傅夢,張智慧.建筑垃圾制免燒免蒸磚的環境影響評價[J].工程管理學報, 2010(5): 485-487.
[2]魏秀萍,賴芨宇,張仁勝.建筑垃圾的管理與資源化[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 2013,35(3): 25-29.
S210
B
1007–6344(2015)01–0283–01
劉江平(1991-)男,湖北十堰人,土木工程專業,湖北工程學院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