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甜
摘 要: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進步所必需的重要物質。如今,我國的經濟在高速的發展,礦產資源的消耗也在逐漸的增多,礦產資源在經濟發展上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所以,對礦產資源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已成為礦產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該文首先對礦產資源的認識進行了簡單論述,其次介紹了當前礦產資源管理方面所面臨的問題,最后對提升礦產資源管理的有效對策進行了進一步探究,并提出了解決的辦法。
關鍵詞:礦產資源 問題 解決辦法
中圖分類號:F4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b)-0126-01
雖然我國的礦產資源在礦種上十分的齊全,礦產資源的總量也很大,但是,因為我國在人口上眾多,造成礦產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卻不足世界水平的一半。伴隨著我國人口量的不斷增加,以及經濟的快速增長情況下,礦產資源不足的現象將會日趨的嚴重,要加強對礦產資源的管理,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由此可見,在提升對礦產資源管理的有效對策這一問題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 我國的礦產資源
1.1 對礦產資源的認識
所謂的礦產資源,就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均勻性以及隱蔽性等特點。對礦產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是政府的行為,也就意味著政府在監管礦產資源上起的是主導的作用,天然的礦產資源及相關行為的人就是政府要監管的對象。在一定意義上說,管理的內容是非常廣泛和全面的,管理的目的是實現礦產資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高度統一。總之,促進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對社會經濟進步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1.2 礦產資源管理
一般來說,礦產資源的管理就是指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礦產資源在積累、儲備、消耗等過程中實施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它包括了礦業權的管理、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開發的監督管理,以及對礦產資源規劃的進一步研究和分析、對礦產資源進行有效的監管。強化國家職能部門在礦產資源管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國家相關部門主導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勘探。對相關審批,堅決實行嚴格把關的政策,對勘探儲備量不清楚的礦山堅決不開采,對沒有開采實力的公司堅決不發放“通行證”。通過一系列政策的實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強化職能部門的主體作用。其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對礦產資源的儲量管理和價值核算。它包括了礦產儲量的審批管理、礦產資源在價值上的核算和礦產儲量的登記統計等各項的工作。
2)在礦產資源上的綜合分析和政策研究與制定情況。它包括了對礦產資源的形勢分析與礦產資源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3)對地質資料的匯交管理。其中包括了要統一的管理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其次去負責匯交地質資料的各種整理與開發;依法對地質資料匯交義務人的合法權益進行有效保護等。
1.3 礦產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在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來加強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是非常大的。現如今,世界經濟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競爭形勢十分緊張的情況,進而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度與重視的程度也在逐步的提高。就目前我國來說,國土的面積是非常大的,這樣就保證了我國在礦產資源的含量上是十分可觀的。但是,要想在礦產資源的利用中,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就必須要提高資源的管理水平,還要在資源配置效率方面,進行大幅度的提高,同時還要對礦產企業進行經濟結構的合理、優化調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我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保證我國經濟的平穩運行。不僅如此,礦產資源對國家經濟、國防事業等具有重大的意義。保證國內礦產資源開發趨于合理,是當前最應該重視的。
2 礦產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歷史問題
我國的礦產資源在管理上實際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949年到1986年,國家處于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對礦產資源進行統一配置;第二階段是從1986到1996年,這一時期對礦產資源的管理開始實施除石油和天然氣之外的各種礦產資源的統一的勘察和開采,這也是國家對礦產資源的管理趨于完善和科學的階段。第三階段是從1996到現在這一時期實際上就是為了來適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礦產資源的發展。
2.2 現如今的問題
由于在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狀況下,礦產資源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在逐步上升。
然而,由于對礦產資源管理的滯后性同時加上中國低效的監管手段、過度開發礦業資源、礦業經濟結構不科學、資源配置不合理,以及環境惡化等復雜問題,不僅如此,國內的資源開發普遍準在手段落后、污染環境等眾多的問題。例如:
(1)礦產資源的法律制度不太完善;
(2)礦產資源的管理體制不太合理;
(3)監管礦產資源管理制度不科學;
(4)管理手段落后,手段軟弱;
(5)礦業權市場建缺乏前瞻性。
3 解決辦法
(1)實現和維護礦產資源收歸國有問題。加強礦產資源的統一規劃、實現國家權力對礦產資源的配置;并以法律明文規定對探礦權和采礦權人的定義,然后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進行相關的登記、對其中的義務和權力明確劃分。
(2)為確保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加強礦產資源的規劃和管理,在宏觀上對礦產資源進行一系列的配置;同時,我們必須加強礦產資源的勘探工作,以及在礦產經營生產過程中,對礦產資源儲量報告進行嚴格的審查和批準,查清楚礦山具體的儲備兩,為發展國民經濟計劃和決策的實際需要提供科學的依據,保證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
(3)我國礦產資源管理的改革和創新應該堅持的原則:堅持解放思想和與時俱進的原則;堅持來體現國家的意志,并落實國家公共管理職能的原則;堅持市場配置與宏觀調控兩者相結合的原則;堅持依法行政、管理科學的原則;堅持生產管理與生態管理并重的原則。
在具體的措施方面主要有:第一,必須加強對礦產資源管理法制的建設,來進一步的完善立法,并且要強化執法;第二,必須要調整好礦產資源的行政管理機構和職能和努力協調機制等;第三,要針對礦產資源管理中的難點問題,加快創新管理方式和手段上的更新;第四,必須要加強對礦業市場的建設,用來強化市場機制的作用性;第五,必須要加強礦產資源的人才隊伍的建設,來快速提高管理的水平。
4 結語
加強對礦產資源的管理,解決管理上的滯后問題,要堅決執行在礦產資源上的法律法規,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來提高經濟效益,保證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它有利于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落實科學發展觀。同時,對礦產資源要加強監管,杜絕一切形式的亂開采的發生,嚴格把關制度。保障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是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建設和諧社會和實現中國夢的核心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腳踏實地,給祖國把好能源的大門,為祖國經濟的繁榮,社會的和諧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孫東波.淺析我國礦產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業家,2014(2).
[2] 趙忠梅,齊國暉,羅子平.加強礦產資源管理科學構建節約型社會[J].中國核工業,2007(4):48-49.
[3] 朱青,羅志紅,魯強.江西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補償機制構建[J].能源與環境, 2009(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