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做的事情沒有人知道怎么去做,只能靠不停去激發團隊,不斷告訴他們:我們的愿景是什么,我們想解決什么問題。印尼的人跟我說,他們已經不行了,每個人上班要花4個小時。我跟很多交委的領導交流,他們都去過倫敦、舊金山去學習別人是怎么做的。未來如果交通數據不能被互聯網化,這個城市未來十年是沒有競爭力的。我們在做的事情是非常了不起的。達成共識后,不停激發每一個人,我們非常相信每個人的潛能,會產生很多idea。比如奔馳、寶馬,試乘試駕,和天貓合作送冰淇淋等等。我一直相信,任何企業有社會價值,一定有商業價值,有商業價值,一定是投資者喜愛的。BAT也是因為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所以偉大。”
——滴滴打車公司總裁柳青。
“沒有互聯網之前,基本上是男性創業機會多一點,女性創業,社會上可做的事情少。有了互聯網,特別是未來30年,服務性行業,消費需求,這些起來以后,女性可做的事情確實多了,大家比的不是肌肉,比的是腦子,比的是勇氣,比的是智慧,比的是體驗,而不是力量。有人經常問,你們公司那么多女性高管,那么多女性投資人,她們到底好在哪里?女性比男人更加忠誠,女性比男性更有持久力和抗擊打,忍耐性更強。而且女性要比男性考慮別人更多,女性要考慮父母,考慮孩子,考慮這個考慮那個,同時自己要證明自己可以應對。女性是世界上平衡做得最好的。”
——在杭州舉辦的全球女性創業者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表述了對女性創業的看法。
“今天‘互聯網+引發前所未有的熱議,表明政府部門和各行各業對互聯網的看法已有很大改變。甚至在局部方面,‘互聯網+出現了虛炒概念的情況。‘互聯網+就像電能一樣,把一種新的能力或DNA注入到各行各業,使各行各業在新的環境中實現新生。比如,在互聯網平臺上,文學讀者、影視觀眾、動漫愛好者、游戲玩家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游戲、動漫、文學、影視也不再孤立發展,而是通過聚合粉絲情感的明星IP互相連接,共融共生。可以說,‘互聯網+給各個傳統文化娛樂領域帶來了一種新生。”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尋找你的價值觀并將其實現,要尋找你的北極星,做出你的選擇。有些時候很容易,有些時候卻很困難,有時則會讓你對一切都充滿質疑。我遇到的第一個讓我開始質疑一切的人就是史蒂夫·喬布斯。史蒂夫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讓我相信, 只要我們努力工作,制造好的產品, 那么我們也可以改變世界。我徹底接受了這份工作, 它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現在已經是我在蘋果工作的第17個年頭, 但我從來沒有感到過一絲后悔。”
——蘋果CEO提姆·庫克。
“一名股東必須要像自己擁有整個公司那樣來行事,尋找未來的利潤流,決定什么是值得的。你必須有忽視市場的意志而不是隨波逐流,因為你借市場犯錯的機會領先——找到已被低估的公司。”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沃倫·巴菲特。
“我們明白中國內地市場競爭很激烈,但也相信商業地產的成功有四條法則:首先是優越的地段,其次是優秀的團隊,第三是到位的管理,第四是合理的租戶配置。這四條缺一不可,我們的目標就是充分發掘優越地段的潛力,打造高品質的商業物業。”
——太古地產行政總裁白德利。
“外界說風口論是機會主義,我在這個行業干了26年了,我絕對不是一個機會主義者,而是一個鋼鐵戰士,我能堅持26年,我怎么可能是一個機會主義者?相比于小米之前的創業,小米最大的特色是“順勢而為”,是與未來交朋友,與未來相融。做金山比做小米還要辛苦,但并不是站在風口上,因此做得辛苦但卻沒有小米成功。能夠悟出風口論,并按照這個理論做事情,是我人生的巨大升華。”
——小米創始人雷軍。
“我們不能再做視頻這個局了,再做太小了。一定要突破,但是以IP為中心,格局也太小,都不夠有延展性的生命力。視頻給我們留下基礎,剩下的問題是,如何在這個基礎之上,打造全突破性的商業和服務。我們發現真正有價值的是用戶。所以為什么上市之后得到的效應是空前的,因為得到人,人是無限的。”
——暴風科技董事長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