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玲勤
(宜興 214221)
淺談紫砂《寒香石瓢壺》的內在品位
蔣玲勤
(宜興 214221)
《寒香石瓢壺》借鑒了其他石瓢的諸多特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溫潤的壺身,細膩的胎質無不彰顯著制作者的高超技藝。壺身彩繪梅花造型,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對其造型進行升華,制作成新式石瓢,將曲線的流暢和剛正端莊、肅穆沉靜融入到石瓢壺的造型設計中,使之更具文化意味和藝術內涵。
寒香石瓢壺;品位;造型;創作
紫砂壺藝的發展經過歷代文人和工匠的努力,吸收其他文化和藝術體系的精髓而作為己用,成為紫砂文化的內容,而紫砂文化又在百年多的發展中逐漸成長起來,成為陶瓷藝術領域里的佼佼者。傳統文化是紫砂藝術創作的根基,傳統紫砂文化隨著歷史的演進會越來越豐富。
石瓢壺是傳統壺型,傳統文化古樸,自然文化天地相融,現代文化銳意創新。宜興紫砂藝術與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無不融匯文人文化的氣息,在長期的歷史文化的創作中,創新觀念,融入美學元素,新的藝術形式也將擴展出紫砂新的藝術空間。
從整體上看石瓢壺巧妙設計了三角形壺身、身筒與蓋合為一個大三角形,把圈為三角形、鈕為小三角形,三足也構成了三角形。這些三角形巧妙而和諧地組合在一起,使壺體透出一種骨力,端莊敦穆。從細節上看,石瓢壺的壺嘴像是從壺身上生出來的,嘴形從視覺上看是三彎鳥首狀,有延伸之感,且出水流暢。壺蓋平整,尺寸微大了;口線,蓋板的半圓線突出于壺身,顯得圓整有勁;壺鈕是壺身向上三角體的沿引,這也是壺的平衡點,中央以拱形橋梁為造型,慢慢向兩面舒緩延伸到蓋面,連接半明半暗,自然形成約三分之二的橢圓于蓋面,線條圓潤柔和,橋的兩側對稱,其空間也是橢圓形,整體感覺飽滿、柔和、流暢、自然。壺鈕壺蓋的圓潤與柔和恰是為了中和壺身三角形造型的銳氣,并把這種銳氣轉化成內在的骨力,這是此壺最為獨到的藝術手法,也是石瓢壺的巧心匠心所在。
紫砂壺儀態萬千,工藝造型更可謂是眩目繽紛。紫砂泥可塑性極高,雖不利于灌漿成型,但其成型技法變化萬千,而且成型后胚體強度高,坯的干燥收縮率小,燒成后不易變形,所以適合制作手工精巧的工藝品。因此紫砂壺在工藝造型方面種類繁多,甚至堪稱舉世第一。這是因為紫砂壺的每個造型都有每個造型自身的氣度,其中,亦包含著作者個性的表現和作者風格的體現、氣質的體現,有的壺造型清秀飄逸,有的古樸敦厚。而不同的氣質方能體現出不同的意趣,憑借這不同的意趣,才能使一把紫砂壺在萬千的花色中,怒放出與眾不同的姿態。
《寒香石瓢壺》設計并不復雜,卻也非簡單。必須把坯體處理得器形結構嚴謹,輪廓飽滿線條分明,紋理清晰,達到玉潤和洽,渾然天成,整體的制作,都需經過成型精加工來求得。該壺借鑒了其他石瓢的諸多特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溫潤的壺身,細膩的胎質無不彰顯著制作者的高超技藝,壺身彩繪梅花造型,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對其造型進行升華,制作成新式石瓢,將曲線的流暢和剛正端莊、肅穆沉靜融入到石瓢壺的造型設計中,使之更具文化意味和藝術內涵。
《寒香石瓢壺》造型簡單而細膩,大氣而古拙,設計理念透著厚重的古拙之味,文化韻味十足,砂質致密醇厚,色澤沉穩,直流嘴,耳形壺把鏗鏘有力,壺嘴、壺鈕、壺把三點一線,工藝協調規整,整體裝飾和諧協調,瑩潔圓潤,韻味雋永,格調高雅,整個器形貌似未琢之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質樸天真,光潤可鑒,寶玉之質。
紫砂壺的創作是奇妙的,它是紫砂藝人感情的賦予,亦是對美的一種審視,它的器形變化,往往在一瞬之間,沒有特定的框架規矩來束縛的造型,僅是藝人們創造出來的貼合人們內心的泡茶雅器而已。因此,不同的藝人和不同時代的審美都會使紫砂的藝術情感有所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