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彬瑩
【關鍵詞】 學案導學;轉變觀念;教師素質;集體
備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423.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1—0071—01
一、貫徹落實學案導學,首先需要轉變教育觀念
盡管行動很重要,但若想使行動可以真正長久地貫徹落實則需要觀念的引導。因此,在貫徹落實學案導學的過程中,教育觀念的轉變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師還沒有轉變過去以教師為主的觀念,仍然存在教師講得過多的現象。所以,學案導學能否真正貫徹落實就需要教師首先轉變教育觀念。
二、學案導學的落實需要教師素質的提高
實施學案導學的課堂,要求學生唱主角,教師更多的是退到了幕后,表面上看教師變輕松了,課上講的少了,但是講的少了,并不代表教師所起的作用小了,恰恰相反,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工作量不僅大了,質量也更高了。若想學案導學發揮出其最大的效率,就需要教師能夠在其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就需要教師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
1.過硬的專業素質是教師立足之本。學案導學的貫徹落實很大程度上需要發揮學案的引導和支撐作用,而學案是由教師編寫的,因此,要讓學案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就需要教師能夠編制出一份真正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學案,教師備課的難度實際上加大了,對教師工作能力上的要求明顯提高了。如果說過去教師的業務素質大多是體現在講課上的話,那么,現在則主要是體現在學案的編制和運用上。
2.擁有廣博的知識才能吸引學生。實施學案導學的課堂,教師要精講,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關鍵是怎樣做到精講,從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若在課堂上旁征博引,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啟發,不但有利于學生綜合訓練能力的提高,無形中也會樹立起教師博學多才的形象,也有利于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3.通過增強教師的魅力來感染學生。這里所說的教師魅力主要是指教師在學識方面的魅力。教師在課堂上就要能夠隨時對授課內容進行精彩的點評,而且對各種現象的產生可以有理有據地做出分析,于是,學生就會被教師的學識魅力所吸引,老師就會對學生產生一種明星效應。同時,教師對各種問題的探索精神也會感染到學生,進一步引領學生共同來探索深層次的知識,并且激發其創新思維的意識。
4.良好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學案的不斷更新和完善。學案的編寫不是一項一勞永逸的事情,因為高中政治教材年年都會有小的變動,三年會有一次大的改動,每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政治的時政性又很強等等因素,決定了即使是同一內容的學案也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要想使得學案能夠不斷完善,精益求精,就需要教師能夠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充分發揮集體智慧的合力,只有這樣,才能將這項工作開展得更好。
三、學案導學的落實需要對學生進行重新定位
學案導學主要由學生來完成,因此我們就需要對學生真正做到重新定位。貫徹落實學案導學后我們應該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應有的位置,在授課過程中,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揮充分結合,教師就是對學生進行指導,為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提供必要充分的條件,最終達到學生能夠自我指導學習。
四、學案導學會出現學生成績的兩極分化
因為學案導學主要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也就和學生的個人素質會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在落實學案導學的過程中,在同樣的時間內,必然有的學生能夠學到很多知識,而有些學生其實就是在浪費時間,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成績的兩極分化。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課堂上就需要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督促,尤其是個別的問題學生。
五、學案導學并不是對原有教學方法的全盤否定
盡管學案導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但是這并不是對原有教學方法的全面否定。在貫徹落實學案導學的過程中,還是要運用一些原有的教學方法,可以說是一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的過程。而具體需要采用哪種教學方法就需要教師能夠靈活掌握,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知識量和難易程度,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環境等因素,靈活地選取教學方式,要達到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