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ya
生活處處有陽光,充滿了五顏六色。在英語中不乏與“顏色”有關的詞組,表示生氣可以用blue in the face,形容高興則可以用tickled pink。在日常生活中“顏色”也被運用到了極致:
the boys in blue是“警察、警員”的非正式用法,這來源于美國警察的制服是藍色的。
a black look意思是“惡狠狠地瞪,怒目而視”。
like a red rag to a bull是“挑釁、刺激、故意激怒”的意思。這一詞組源于斗牛場。斗牛士用晃動的紅布激怒牛,并使牛沖向紅布。
a red letter day最早起源于中世紀。那時候,教會的日歷上會把宗教節日和假日等日期印成紅色,就像我們現在的日歷把周末印成紅色一樣。后來這個短語的意思逐漸擴大為任何“值得紀念的或者喜慶的日子”。
white lie指的是“善意的謊言”,一般指那種為了避免使對方感到難過而說的謊話。
out of the blue是“突然地,出乎意料地”的意思。這個詞組中的“blue”源自“sky”,指藍色的天空,字面上就是“來自天空”的意思,我們可以這么理解,天有不測風云,往往來得非常突然。
tickled pink中的tickled 除了有“被弄得發癢或咯咯笑”的意思外,也有“被逗得高興”和“感到萬分高興”的意思。
through rose-coloured glasses指的是“以一種過分簡單化、理想和積極的眼光看”。
red tape字面意義是“紅色的帶子”,以前的英國官方文件是用紅色布帶系成一扎一扎的,直到19世紀早期,這個說法才成為一個常見比喻,指的是“形式主義、繁文縟節”。
a golden opportunity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黃金的機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black and white指的是用兩種絕對的標準來表示“善惡、真偽分明”,即黑是黑,白是白。
grey area從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為“灰色地帶”的意思,指的是介于兩種不同性質的區域之間,難以或無法界定其究竟屬于哪一區域的中間模糊地帶。
green with envy的意思是“眼紅,嫉妒”。需要注意的是,在中文里我們說眼“紅”,而英文中卻是眼“綠”。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意思是說得不到的總是看起來更誘人一些,總是比已經擁有的好。
The pot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是我們所說的“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表示指責人嚴而律己寬。
其實不同的顏色在不同的語境中也是有講究的:
red(紅色):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與慶祝活動或喜慶日子有關。英語里有red-letter days,在西方一般指圣誕節或其他節日,因為這些日子在日歷上是用紅色標明的,所以red-letter的轉義就是“可紀念的”、“喜慶的”。
white(白色):英語中的a white lie 指“善意的謊言”。
black(黑色):在英語和漢語中都有不少詞語表明black與“不好的”、“壞的”、“邪惡的”相聯系,如blacklist(黑名單),black market(黑市),black-hearted(黑心的),black sheep(害群之馬)等。
blue(藍色):在英語中藍色通常表示不快樂。如in a blue mood 或having the blues 表示“情緒低沉”、“憂郁”、“沮喪”、“煩悶”;在a blue Monday(倒霉的星期一)中,blue 也表示類似的意思。
有趣的是,在不同的語言中對同一物體或現象卻用不同顏色來加以描述。英國人喝的black tea在漢語中不叫“黑茶”而叫“紅茶”。美國人談到皮肉受傷時說be bruised black and blue, 而中國人則說“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