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基礎油價格指數自4月份開始震蕩下跌,9月份開始跌幅加劇。截至12月16日收盤,基礎油價格指數收于951.26點,較年初下跌171.97點或15.31%,同比下跌165.58點或14.83%。基礎油價格的下跌基本與原油走勢相同,原油從6月份開始下跌,考慮到原油期貨與現貨存在滯后性,并不是立即影響到上游生產原料成本。且市場需求疲軟,2014年以來成交積極性持續下降,因此原油的降價成為引導價格的主要方向。除價格大幅下跌這一顯著特征之外,與2013年相比,價格走勢完全相反,淡旺季對價格的影響幾近消失。目前市場利空因素仍偏重,利好因素可遇而不可求。
其中利空因素包括:(1)原油6月下旬開始下跌,WTI、布倫特原油期貨屢屢打破五年來新低。短期來看,國際油價仍未觸底,將持續作為利空因素打壓基礎油市場積極性,業者擔憂心態持續不散,上游內外交困,下游采購疲軟。(2)國內經濟增速緩慢,12月份匯豐制造業PMI初值49.5,跌至7個月低位。(3)市場根源性問題:供大于求。
消費稅上漲對于價格的回升是直接利好,消費稅上調后,價格仍延續下跌走勢,跌勢多有放緩。利好因素極為稀有,利空因素重重壓身,預計基礎油市場未來價格大方向仍以向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