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家的米缸
有一半的大米是祖國的
雖然老師沒教我們讀唐詩
我也不知道盤中餐里的大米
粒粒
都那么辛苦
后來學校發了一本紅語錄
說米粒也有階級和斗爭
我特地跑到田里
聞一聞王大龍的稻穗
憑我的嗅覺
一時還聞不出他
地主的氣味
有一天,我跟著爸爸到了鎮上
用糧票買回一袋大米
我不知道那袋大米
會不會是王大龍交出的公糧
到了吃飯的時間
我端著碗
扒了幾口
米粒到了嘴邊
我還是吃不準
這一碗米飯是哪個階級的氣味
世界的甜不一定都是甘蔗的
世界的甜不一定都是甘蔗的
那一折就斷的甜
只適合在嘴里
舔了又舔
我所要的甜
也不是雪中送炭的那一種
一袋大米
一對紅聯
燈籠一掛
歡天喜地的
紙屑
有些甜
看似一張舊報紙滿墻貼
其中,墻上的人
就算你打著燈籠
找個遍
不如睡個覺
在夢里
見上一面
誰拿走了時間
我看見它時
它好像等待我多時,像是下了班還在等著
接班的人
天漸漸冷了下來
冷不是什么好與壞的詞
當花瓣緊握
黃昏
一株接著一株
往下
數
是誰拿走了時間?那一株被凍僵的
四處張望的朱頂紅
已經用過了
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