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麗(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天津300280)
對于帶氣頂的油藏,國內多采取保護氣頂的能量進行氣驅衰竭式開發,隨著壓力的降低會出現氣竄的問題,但對于帶邊水的氣頂油環儲層,還會出現水竄的情況,這給油氣藏開發帶來了極大的困難[1]。為探索類似油藏的開發策略,本文以羊二莊地區的莊海2×1井區的氣頂油環儲層為例,結合生產現狀進行合理的開發方式研究。
莊海2×1斷塊位于羊二莊油田的南部,趙北斷層的上升盤,為趙北斷層與次一級小斷層所夾持的鼻狀構造,高點埋深2020m,幅度40m,圈閉面積1.4km2。
區域沉積研究表明本區沙河街組以湖泊相沉積為主。主要油層段自然電位呈箱形或鐘形,反應河道沉積特點,砂層單層厚度大6-8m。向上覆沙一下白云巖20m左右。下粗上細形成一套良好的儲蓋組合。
莊海2×1井根據巖石薄片分析,沙三段主要巖石類型為巖屑砂巖,其次為長石巖屑砂巖,沙三油層物性均較差,屬于低孔、低滲儲層,為了保證油井達到產能要求,需要對沙三儲層進行壓裂改造。
經地層對比、鉆井資料證實該區沙三段油藏沉積受古地形控制,平面上分布較穩定,厚度變化較大。為巖性背景下得構造油氣藏,油氣界面-2035m,油水界面-2051m。
本井區已投產2口井,其中1口采油井,1口采氣井,具體試采特征如下∶
油氣井的試采證實了本地區為氣頂油環儲層,并且有一定能量的邊底水。目前油井已出現水竄的問題,氣井的長期試采也對氣頂能量造成影響[2],下步需關閉氣井并采取合理的開發方式開發本油氣藏。
為有效開發本井區的油氣藏,利用數模技術開展不同開發方式的篩選研究。
3.1.1根據動態資料知本井區天然能量有限,需人工補充能量進行開發。巖芯潤濕性實驗表明,該區油層具有親水性,適宜注水;另外,從地質條件來看,具備注水開發的條件。
3.1.2根據該地區相滲資料分析,相滲曲線整體向右偏,呈親水特征,適合注水開發[3]。
綜上所述,本油藏適合注水開發,在充分利用邊底水能量的基礎上,進行邊部注水補充油井能量。
為確定合理的開發方式,確定了兩套方案:
方案一:利用氣頂和邊底水的天然能量進行衰竭式開發,這樣可以避免氣竄和水竄的風險;
方案二:利用天然能量的同時進行邊部注水開發。
在地質認識的基礎上建立油氣藏模型,利用數模技術進行模擬研究,對比兩方案的地層能量和采出程度,見下圖1-2,可見邊部注水開發優勢明顯,能較好地保持地層能量,且更好地開發油藏儲量。

圖1 不同方案的地層壓力對比圖

圖2 不同方案的采出程度對比圖
經過上面對比研究,確定關閉氣井后充分利用氣頂和邊底水的天然能量,在邊部注水開發動用純油區;在生產后期可開發動用油水、油氣混合區,最后動用氣頂區的產量。
4.1對于氣頂油環儲層,應避免動用氣頂區,盡量保持氣頂能量。
4.2對于規模不大的氣頂油氣藏,可在油水界面附近進行注水開發。且此類油氣藏的合理開發方式為:先邊部注水動用純油區,在開發中后期動用油水、油氣混合區,最后再動用氣頂產量。
[1]王昱,鐘儀華.氣頂油藏開發技術對策探討[J].西南石油學報,2002.
[2]劉佳,程林松.氣頂油環協同開發下油氣界面運移規律研究[J].西南石油學報,2015.
[3]楊勝來等,油層物理學[M].石油工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