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光(大連市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遼寧 大連 116023)
城市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圖集標準化研究
單 光
(大連市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遼寧 大連 116023)
摘 要:城市環境總體規劃圖集在規劃編制和實施過程中起到“一張圖”的核心作用,本文提出了圖集的編制思路、步驟和制圖標準,為規范城市環境保護規劃圖集提供了技術支持。
關鍵詞:圖集;標準化;大連市;環境保護;總體規劃
1996年廣州市開展了《廣州市環境保護總體規劃(1996-2010)》的編制工作,對城市環境總體規劃的編制形式等進行了初步探索。2009年大連市開展了《大連市環境保護總體規劃(2008—2020)》的編制工作,進一步對城市環境總體規劃的編制規范進行了研究[1-2]。
2011年城市環境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被列入了環保部規劃財務司的重點工作,并確定了該規劃編制要點和方向,特別強調了圖件在該規劃中的作用,提出了“城市環境總體規劃要重點建立以圖件為主的表現形式”的總體思路。
城市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涉及到幾個編制重點。一是前瞻性界定開發“紅線”空間,確保和維護城市生態安全,劃定生態紅線應在充分掌握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水源保護區等矢量化圖件基礎上進行。二是深入研究污染物的影響機理,通過環境容量數理模型,建立污染物排放量與環境質量之間的響應機制,得到的結果也要借助圖來進行展示。三是結合環境目標指標,完善城市的環境功能區劃體系,環境功能區劃應盡可能詳細,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分析并繪制圖。可以看出,圖集在城市環境保護總體規劃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目前,城市環境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已經被納入《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中,首先在10個試點城市開展規劃編制工作,進而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個針對城市環境總體規劃圖件的規范,這使得規劃編制工作的開展沒有依據,可能造成編制工作的混亂,因此有必要對圖集編制進行規范化研究。
城市環境總體規劃圖集是在對環境現狀分析的基礎上,繪制出重點環境問題的區域分布情況,展現環境容量、環境質量、生態功能等分析預測結果在空間上的分布,最后進行環境控制區劃分和污染處置設施擺布等。
在規劃編制前要充分利用現狀圖,對規劃范圍進行研究分析,為科學規劃提供依據。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要合理利用各種趨勢預測圖、效果對比圖等來進行合理的項目規劃和布局規劃。在規劃的實施環節要充分發揮圖件的空間量化優勢,確保規劃項目按時完成,空間管制分區嚴格執行,生態基底不被破壞,生態安全格局不被打破。由于環境保護規劃具有強烈的時空動態性,因此應該加強圖集的即時修改或調整,使圖集更新與規劃的修編同步進行。
(1)收集資料、預處理。收集各部門的資料,購買遙感影像圖等數據,進行坐標統一以及影像圖的預處理工作;(2)遙感解譯與數據分析。對遙感影像圖進行解譯,得到土地利用類型版塊。對環境本底數據進行分析,填報表格,導入到GIS等制圖軟件中,并形成環境污染強度分析、環境質量分析等初步分析結果;(3)空間分析。對數據資源和矢量圖資源進行空間分析;(4)表現方法的確定。根據環境要素特點和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方法選擇,以簡單易懂,突出重點為原則. 命名可采用“年份+位置+關鍵詞+圖”的命名方法,如“2020年××市區采暖期空氣綜合污染指數等值線圖”;比例尺設置要變化中求統一,內部結構要協調一致,大中城市比例尺一般采用1:10 000-1:25 000,小城市比例尺一般采用1:5 000-1:10 000;標記的內容要豐富,但不要過于繁雜;圖例可以包括文字、符號、圖表等內容;繪制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選取,靈活運用分級統計圖法、等值線法、區域漸變色法、點狀符號法、網格法和統計圖法等[3];著色方面要利用色彩的象征意義來表示污染的輕重、生態狀況的好壞等;(5)出圖。按照制圖標準生成圖件。
(1)圖紙分類和應包括的內容。圖紙可以分為環境基底圖、環境分析圖、空間規劃圖。環境基底圖是城市環境狀態情況的反應,包括自然狀況圖、資源能源分布圖、環境污染源排放強度圖、環境質量等值線分布圖等。環境分析圖包括環境容量分布圖、剩余環境容量分布圖、土壤侵蝕性分析圖、植被指數分布圖、生物豐度分布圖等。空間規劃圖包括生態紅線規劃圖、生態功能區區劃圖、污染設施規劃圖、風險預警體系建設規劃圖等。圖紙應該包括圖名、圖例、指北針、比例尺、繪制單位、繪制日期等;(2)圖名。圖名命名方法為“城市名稱+圖內容提煉+圖+(規劃起止年)”圖名應該放在圖紙上方(正中或偏左側);(3)圖例。圖例應該簡明直觀的反應圖中主要內容。上方有圖例兩字。對于方塊、直線、點狀的圖例在大小、位置、顏色、間距方面都有統一的要求。圖例放置于右下方;(4)指北針。指北針選用基本型指北針。放置于比例尺上方;(5)比例尺。指北針選用基本型比例尺。根據城市大小選取具體尺度,放置于圖例上方;(6)繪制單位。圖紙上必須署規劃圖集編制與繪制單位名稱,放置于右下角;(7)繪制日期。 繪制日期按照“年月日”來標志,數字采用阿拉伯數字。放置于右下角,繪制單位的右側;(8)表格與圖片說明。需要在圖件上進行說明的內容,盡量采用表格形式加載到圖的右下方。表格格式為簡明表格。橫縱坐標以及表格內容要簡明扼要,數字盡量采用整數位表達。需要在圖件上加載圖片內容的,需要對圖片進行編輯,圖片的大小和位置不能影響底圖的所表現的內容,圖片的色彩要與整幅圖色彩保持協調一致;(9)圖件編號。圖件要按順序進行編號,號碼寫在右下角處。各個圖件編號匯總一起形成圖集目錄,目錄放于圖集最前頁;(10)規格。規格為A3;(11)封皮。要選取體現該城市生態環境特色的圖片作為圖集背景,圖集名稱為“城市名稱+環境總體規劃圖集”,位于封皮正中。字體為黑體。
環境保護規劃圖集在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編制和實施中起到“一張圖”的核心作用。圖集的繪制步驟包括:收集資料、預處理;遙感解譯與數據分析;空間分析;出圖。應嚴格按照制圖標準來繪制圖集。
參考文獻:
[1]董偉,張勇,張令等.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的分析與展望[J].環境科學研究,2010,23(06):783-784.
[2]錢曉曙,王利軍.環境保護地圖集的設計創新:論紹興市環境保護地圖集的編制[J].地球信息科學,2002,4(02):81-84.
[3]張勇,王浩,單光等.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圖集設計[J].環境科學研究,2010,23(06):783-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