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旭+張汨汨+李連環+張力+范軍

雖然與美俄相比,中國空軍仍顯年輕,但它在建立之初就得益于飛行人才的早期培養。
空軍抗美援朝時期涌現出的6名一級戰斗英雄、12名二級戰斗英雄,入朝參戰時平均23.7歲,首次擊落敵機時平均24.3歲,授稱時平均24.9歲。
韓德彩只身對抗4架美軍戰機、擊落其中兩架,以及擊落“雙料王牌”費切爾的時候,還不到20歲,他17歲就進入航空學校學習。
此后50多年,中國空軍一直沒有停止對飛行人才早期培養的嘗試。然而,正如國防事業本身,其歷程起伏波折。
“說到底還是國防意識、航空意識的缺失。”空軍航空大學飛行研究所研究員邢國平大校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青少年航空學校不是解決一時之需,而是一個國家的戰略行為。
滑翔班出來的飛行員
“中國最好高中”華中師大一附中,曾經也是空軍飛行人才早期培養的“福地”。
1954年,按照“蘇聯參加過航空俱樂部飛行訓練的工人、學生,在戰時只要經過6個月的飛行戰術訓練就可以打仗,曾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的闊日杜布、鮑克里什金等王牌飛行員都是航空俱樂部出來的”的經驗,中國開始在各地組建航空俱樂部,普遍開展滑翔運動,“以提高廣大青年學生、工人的航空知識和飛行興趣,為空軍增加后備力量”。
到1959年底,全國已有41個以滑翔學校為主的航空俱樂部、49個機場,三級以上滑翔運動員1500多名。第二年起,滑翔學校開始正式從初中生中選招滑翔學員,經過一兩年滑翔訓練和文化學習,畢業后與普通中學畢業生一同參加空軍飛行學員選拔。
1961年,華中師大一附中也建立了“滑翔班”。該校原副校長錢昌炎曾是首屆“滑翔班”班主任。這位75歲的老人,仍完整保留著當年滑翔班學員的名冊。
第一屆“滑翔班”有28個學生,“學生家庭條件普遍不好,大多是三代貧下中農,大熱天穿短褲汗衫來報到。沒有行李,床單被罩都是部隊提供,還補給少量買牙膏、牙刷和寄家信的費用。”錢昌炎向本刊記者回憶,國家很重視這些孩子,“三年災害時期特供食物,沒有牛奶就給羊奶。”
具體運行時,“軍區負責供應,體育局負責訓練,中學負責文化。對外我們既稱華師一附中,也叫湖北省青少年業余滑翔學校。”他說,最多一年同時開辦6個班。
滑翔訓練周期約45天,“滑翔機是最原始的,木頭塊做成。都是地面牽引,下面一個發動機,拉上去到了一定時候脫鉤,蠻驚險的。”他回憶,先進行航空理論學習,然后開始滑翔機駕駛訓練,最后學生重回中學學習文化課,直至招飛。
最高時有70%的學生招飛。身體不合格被淘汰的學生,“不愿意回農村,當時是敲鑼打鼓送來的,只能給他們做思想工作。”錢昌炎認為,“青少年航空教育實驗班,考慮到身體因素變數比較多,不能按常規。而文化成績和身體很難平衡。”
1961年至1963年,原國家體委航空體協在全國12個省市的14個航空俱樂部按空軍飛行學員條件招收訓練了300多名業余滑翔員,其中大部分入選空軍飛行員。
各地滑翔學校雖在“文革”期間停辦,但到1979年共為空軍輸送了1.2萬名飛行學員。
1979年軍隊飛行學員一律改為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招收,逐步停止了從滑翔員中選拔飛行學員。
早期培訓基地變遷
空軍招飛局研究員魏克大校告訴本刊記者,到上世紀90年代,青年學生的價值取向和擇業觀發生較大變化,加上獨生子女高峰出現,招飛生源質量不高的問題日漸凸顯。
1995年,山東省冠縣第一中學建立“飛行學員苗子班”。1997年和1998年空軍先后在山東省冠縣一中和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高級中學召開現場會暨空軍飛行學員早期培訓基地建設會議,全面推廣了他們的經驗。
1999年,國家教育部、公安部、解放軍總政治部正式頒發了《空軍飛行學員早期培訓暫行辦法》,2001年是《“十五”期間空軍飛行學員早期培訓基地建設規劃》,從人員、器材、教材、退役飛機等方面對早期培訓基地進行扶持,國防部征兵辦公室還專門下發了《關于空軍飛行學員早期培訓基地部分畢業生應征入伍事》的文件。
這一系列舉措,最終使飛行人才早期培養再次進入政府行為,并走上了逐步規范的發展階段。
建立飛行學員早期培訓基地的中學將基本符合飛行學員條件的學生相對集中,按照空軍飛行學員素質的要求,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在完成國家文化教育大綱的同時,加強愛國主義國防教育、航空知識教育,進行心理體能訓練和航空飛行體驗活動。
最終空軍在全國符合條件的44所普通中學建立了飛行學員早期培訓基地,并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學員早期培訓基地”牌匾。
從1996年到2003年底,這些基地累計向空軍輸送合格飛行學員1100余名。2005年后,它們向空軍輸送飛行學員數量一度達到空軍年度招飛任務數的五分之一。
此后,早期培養基地招收范圍小、培訓質量滯后于招飛需求等問題逐步顯現,加之缺乏與之相適應的政策制度支撐和配套的管理機制,使得部分學校積極性受到影響,向空軍輸送飛行學員的數量質量下滑。
2007年,空軍對已授牌的早期培訓基地全面梳理,于2008、2009兩年,對部分辦學條件好、出飛較多的早期培訓基地學校考查調研,啟動了新一輪飛行人才早期培養試點的籌備工作。
2011年,首屆青少年航空學校試點啟動,近百名初中畢業生通過中考以及體檢、筆試、面試,進入試點學校。至2014年,首批96名畢業學生參加招飛選拔,錄取39名,占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