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尾隨間隔程序作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被管制員廣泛應用于由于惡劣天氣、空軍活動、設備實效和突發事件等造成空域擁擠等各種狀況。本文就尾隨間隔程序的相關概念、優缺點以及適用情況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尾隨間隔;管制
進行有效的、系統性的空中交通容量和流量管理,減少航班延誤和降低空中交通安全壓力,成為目前我國民航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尾隨間隔程序是解決機場擁擠的最常見的有效方法之一,合理應用好該程序,能有效降低空中安全壓力提高安全余度和減少航空器空中等待時間。
1 尾隨間隔程序相關概念
1.1 流量管理定義
國際民航組織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定義為:為有助于空中交通安全,有序和快捷的流通,以確保最大限度的利用空中交通管制服務的容量并符合有關空中交通服務當局公布的標準和容量而設置的服務。FAA定義: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指基于容量和需求的交通流管理過程。
1.2 流量管理的任務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任務是在空中交通流量接近或達到空中交通管制可用能力時,適時地進行調整,保證空中交通量最佳地流入或通過相應區域,盡可能提高機場、空域可用容量的利用率。
1.3 尾隨間隔方法程序定義
尾隨間隔(MIT或MINIT)一種戰術流量管理方法,要求航空器間保持指定的距離或時間間隔標準。這些間隔距離可以是對指定的機場、定位點、高度、扇區和航路的要求。
2 尾隨間隔方法程序優點及局限性分析
2.1 程序優點
航班流通常會以比要求的間隔更大的間隔要求,以有序的航班流通過受限區域或受限點。
2.2 程序局限
該程序通常由于軍事活動或者空域受限而引起,要求航班以一定規整的隊列通過某個航路點或者空域。由于對間隔的較為嚴格的要求,通常不適用于進行跨區的流量管理,通常由地區級流量管理單位用于本區域范圍內航班流量的管理。由于對間隔的要求較高,非常不利于充分利用容量資源,如果根據運行動態及時調整相關航班時隙則會導致大量的時隙跳變,所以管制單位日常工作中會人為放大間隔要求以滿足運行要求。
3 尾隨間隔方法具體應用
(1)管制單位流量管理席位根據天氣現狀和預測的趨勢以及軍事活動動態等因素,綜合判斷預測的容量和流量平衡情況,當預期將出現流量超過容量情況需要采取流量管理措施且根據運行經驗應當采取尾隨間隔措施時,管制單位可向地區級流量管理單位提出流量控制申請,并對流量管理方法和措施進行建議。比如申請從12:00至14:00,通過BTO的航班80公里一架。
(2)地區級流量管理單位應當分析管制單位容量和流量產生不平衡的原因,評估管制單位提出的流量管理措施是否合理。當管制單位與地區流量管理單位相關流量管理崗位意見存在較大爭議且無法盡快達成一致意見時,由地區流量管理相關崗位報流量管理單位值班主任做出決定,并由流量管理值班主任通知管制單位流量管理席。對于采取了MIT措施的管制單位,其流量管理席位應當進行書面記錄并保存,記錄內容通常包括管制單位標示,日期,流量管理崗位人員名稱,起止時刻,航路點或范圍,流量管理方法,間隔值,實施原因等。
(3)當確需進行尾隨間隔流量管理時,流量管理單位應根據管制單位提出的間隔要求計算限制點容量并預留合理的冗余量或者擴大此間隔值(間隔乘以擴大參數,可以人為設置的參數,比如1.2)再計算限制點容量,然后轉化為架次每小時,根據此容量值創建時隙列表進行時隙分配,具體算法如下:
1)將所有航班按優先級順序從高到低分類;
2)對每一類航班按照預計到達限制點或扇區的先后順序排序,然后將航班按a中所描述的優先級順序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隊列;
3)將所有可使用的時隙按升序排列,然后按照優先滿足優先級高隊列的航班需求的原則,依次分配給航班隊列的每一個航班控制過點時間(CTO)時刻;
4)每個航班根據獲得的控制過點時間(CTO)獲得對應的時隙的所有權,并根據控制過點時間(CTO)反推該航班計算起飛時刻(CTOT)。
(4)流量管理單位應在航班預計撤輪擋時刻前90分鐘將受影響航班列表和分配的時隙發送至各地區流量管理單位,由各地區流量管理單位通知到相應的機場塔臺和相關管制單位。當有協同決策能力或工具時,還應當執行協同決策程序后再發布分配的起飛時隙列表。
(5)管制單位應當盡力按照接近給定航班CTOT的時刻進行保障,應當在CTOT時刻±5分鐘時間范圍內起飛。如因各種原因無法在上述容差范圍內起飛時,應當盡早通知地區流量管理單位并協商新的CTOT時刻并執行。由于軍事活動或空域限制等特殊原因,管制單位在某段時間確實無法執行CTOT容差范圍要求的,機場管制單位經與地區流量管理單位協商并獲得同意后可安排航班在CTOT前10分鐘至CTOT后15分鐘范圍內起飛,且應當在推出開車后及時向地區流量管理單位通報預計的起飛時刻。如同一機場航班受同一尾隨間隔流量管理措施限制在排序隊列中是連續的,則管制塔臺應盡力滿足尾隨間隔的要求,應保證不小于尾隨間隔值的80%以避免航空器離場后在空中長時間盤旋等待間隔。
(6)因軍事活動、復雜天氣、航空器故障、航空器特情或重要飛行任務保障等不可抗拒因素無法執行CTOT且無法估計起飛時刻時,機場管制塔臺應當及時通知地區流量管理單位以便釋放時隙資源,地區流量管理單位也應當制定相應的工作程序在此類情況發生時主動釋放時隙資源。機場管制塔臺還應當在此類情況解除后及時通知地區流量管理單位,并與地區流量管理協調航班起飛時刻。
參考文獻:
[1]劉英男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方法的分析[J].經濟管理,2012(10).
[2]高強.協同決策機制下航空公司時隙分配優化決策[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2(01).
作者簡介:胡志鋒(1981-),男,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