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晶晶

摘 要:地理國情監測是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實現測繪戰略轉變和長遠發展的切入點,開展地理國情監測,是新時期測繪工作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因此,測繪大隊緊跟形勢發展,積極參與了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項目。該文針對WorldView-2影像數據,大批量的DOM制作采用非傳統方式來滿足大批量的生產需要。
關鍵詞:WorldView-2影像數據 DOM影像數據 DOM制作。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a)-0018-01
截止于2014年11月份中旬,大隊承擔的地理國情普查項目采集、核查等工作通過自治區級驗收,但是根據國家要求普查時間點為2015年6月30日。即需利用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間獲取的航天遙感影像,對前期普查成果進行核準,形成符合標準時點要求的普查成果。因此需要新的影像數據對前期普查成果進行更新。
購買的新的影像數據為WorldView-2數據,單位現有的軟件與技術無法完成使用此衛星數據制作DOM,在大隊及分院領導的幫助下積極的出外學習與探索最終掌握了此項技術流程。
此技術流程的掌握對以后的地理國情監測項目將會有很有效的幫助,因為以后每次的地理國情監測監測項目影像數據的制作必須要用到,同時此項技術流程可以服務于其它的航測項目。
1 地理國情更新DOM制作技術流程及工作量
1.1 基礎數據的準備
制作DOM的準備數據有WorldView-2影像數據、覆蓋測區的DEM數據與影像控制點。
WorldView-2影像數據為TIL格式,首先通過Erdas軟件將其轉化為img格式;第二,將測區范圍內的DEM進行拼接,使用Arcgis將測區范圍內的所有DEM拼接為一個大的DEM;第三,由于無影像控制點所以采取“影像糾影像”的方法可以消除搜集或布設像控點的費用及人力物力時間等。
1.2 全色影像的正射糾正
首先對現有的Erdas2013軟件進行補丁升級,使其支持WorldView-2影像數據的RPB文件,然后使用Erdas2013軟件的LPS模塊對影像數據進行糾正。由于第一次做此類影像,所以衛片像控點的布置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同時摸索出每景影像應布置約100多個像控點,同時注意像控點的布設要求,城市地區可以選擇道路交叉口、道路斑馬線、操場跑道線等,農村地區可以選擇河流交叉口、蔬菜大棚等低矮建筑物的角點等,山區可以選擇低矮灌木、山頂等。
同時需要注意幾度重合的影像處的像控點的聯合使用,像控點選擇完畢后運行空三加密,剔除誤差大的像控點。
1.3 多光譜與校正后的全色進行配準
使用AutoSync Workstation加載多光譜影像與糾正后的全色正射影像,然后進行點的自動配準,一般配準點為200左右。計算配準點的匹配精度刪除有較大誤差的點位。
1.4 影像融合、鑲嵌、分幅裁切及降位處理
使用HCS融合方法將糾正后的全色與多光譜數據進行融合,得到最終的整景DOM數據。
將融合后的整景DOM影像進行拼接,得到整個測區的DOM,此過程中注意各景拼接處的色彩調整。
最后使用EPT軟件對拼接后的DOM進行批量裁切生成具有標準圖幅范圍的DOM數據供作業員使用。
1.5 完成工作量
(1)伊寧市地理國情更新DOM制作及水磨溝區地理國情更新DOM制作。
(2)總結了一整套合理的更新DOM制作的方法。
2 結語
針對地理國情普查的需要,更好的為之服務,通過上述技術流程作業后得到的數據已經在實際工作中投入了生產,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該技術流程的掌握將為我隊以后使用此類衛星數據提供了技術支持,可以節約出讓外單位制作DOM的這筆費用,對于技術人員的勞動力有很大的提高,并將會為單位或分院創造更大效益。
參考文獻
[1] 地理國情普查技術要求(匯編)[S].
[2] Erdas2013軟件用戶手冊[S].
[3] 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項目技術設計書[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