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葳 張俊霞

摘 要:趙固二礦作為河南省第一個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在巷道掘進期間揭露了較大范圍的斷層薄煤帶,巷道內煤層缺失,為探清斷層薄煤帶在采面內部的展布情況,我們采用WKT-E型無線電坑透儀在工作面成型后對其進行探測,初步確定了薄煤帶范圍,并依據探測結果實施探巷,最終圈定薄煤帶范圍,經回采驗證,該探測成果直觀可靠,確保工作面順利通過斷層薄煤帶。
關鍵詞:一次采全高工作面 斷層薄煤帶 無線電坑透儀
中圖分類號:P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a)-0052-01
河南煤化集團焦煤公司趙固二礦的11050工作面是河南省首個一次采全高工作面。該工作面標高-557.08~-629.16,采用走向長壁一次采全高綜合機械化采煤法,區內后退式回采。工作面平均走向長度2 131.9 m,傾斜長度180 m,煤層平均厚度 5.7 m。
1 斷層薄煤帶情況
在11050工作面上順槽掘進期間,分別在通尺829~868m和通尺1 020~1 041m揭露了兩處斷層薄煤帶。薄煤帶煤層從6m逐步尖滅,后煤層又逐步出現變厚至6m左右,順槽中無煤帶占20m左右。由于斷層只在工作面上順槽揭露,下順槽并沒有揭露,其在的展布形態以及無煤帶的大小范圍無法得知。如果無法確定這些因素,在采面揭露薄煤帶時將對煤質、運輸、采煤技術等造成巨大難度,無法采取相應措施。
2 WKT-E型無線電坑透儀的工作原理與實際應用
為探清工作面內部構造情況,確保一次采全高工作面順利運行,我礦經過考察選用了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煤科院生產的WKT-E型無線電坑道透視儀對工作面構造情況進行探測(后簡稱坑透儀)。該儀器利用電磁波在地下巖層中傳播時,如果在電磁波穿越煤層的途徑中,存在著含水地段、陷落柱、斷層、空洞或其它不均勻地質構造,電磁波能量就會被其吸收或完全屏蔽,信號顯著減弱,形成透視異常。
操作中,我們選在工作面上順槽進行發射,下順槽進行接收,發射點每50m布置一個點,接收點每10m收集一次信號,收集十次為一輪。待一輪結束后,發射點向前進50m,接收點回撤50m,進行下一輪測試。在上順槽信號收集完成后,交換發射機與接收機的位置,再次反向由內向外進行信號發射與收集。若在同一區域測得異常,這些異常交會的地方,就是地質異常體的位置。
在井下信號收集中應詳細記錄巷道內人為的干擾因素,在井上分析數據時將受人為影響因素排出,降低測試結果的人為誤差。最后在井上利用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分析后出圖。
從探測成果初步分析,無線電波對薄煤帶異常區域有明顯的反應,數據經導出、篩選等程序后,由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數據鏈。根據計算機成圖后(見圖1),可明顯看出兩處薄煤帶的影響范圍、展布狀態以及影響程度。
在運用坑透儀測出薄煤帶后范圍后,立即設計并施工探巷,最終精確圈出薄煤帶在采面內的范圍。
3 工作面回采期間驗證情況
根據回采揭露情況,該薄煤帶沿采面走向延展長度199m,傾向最長118m。在工作面內影響面積5 275m2,其中無煤區影響面積585m2。基本位于根據無線電坑透所劃出的異常區與探巷所圈出的區域內,見圖2。
在工作面回采期間,坑透儀在向斜、背斜以及其余斷層所影響區域所預測的異常區也基本得到驗證,效果良好,為回采期間未知的地質因素進行提前預見、提前分析、提前應對、提前總結提供了可靠依據。
參考文獻
[1] 楊國云.工程激光機外光路的一種設計分析方法[J].應用光學,1987(1).
[2] 韓源.地質遙感中地質構造的識別與分析[J].信息系統工程,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