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力哈木·努爾買買提
摘 要:影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因素入手,它關系到規劃地區的電源開發、網絡布局、網絡的接線方式,供電設備的裝機容量以及電氣設備參數的選擇等一系列問題的合理確定。
關鍵詞:配電網 可靠性 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a)-0137-01
電網的可靠性是對電力系統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供電不可靠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導致人員傷亡事故。所以想方設法保證供電的可靠性。
1 影響輸配電線路供電可靠性的危害因素
(1)輸配電線路和各種電氣設備故障。在運行中,電力系統的輸配電線路和各種電氣設備發生不同類型的線路故障的情況都是有可能的(如外力破壞事故、絕緣閃絡事故、風害事故、冰雪害事故、鳥害事故等),系統運行以及對用戶的正常供電都會受到計劃性停電檢修、非計劃性停電臨檢、事故停電的影響。
(2)電網結構不合理。目前現有的配電網網架結構非常薄弱,導線截面小,供電半徑大,可靠性差,線路無互代能力,經常發生一停一片,一停一線的停電現象。
(3)線路缺乏運行維護和管理。亟需更新企業現代化管理模式,并有待提高電力線路管理人員的個人思想素質及業務技術。
(4)人為操作事故,主要是操作水平不高,加上對安全的認識不夠,有過得去,差不多的思想,提高人員的整體素質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5)輸配電線路自動化檢測系統尚存在不足:①配電自動化系統比喻電自動化系統對設備的要求高,而且規模較大,因此建設費用高。②配電自動化系統大量的終端設備。如饋線必須在戶外,工作條件惡劣對設備要求高。③增加了通訊系統的建設難度。④野外現場饋線的控制電源和工作電源的提取問題困難重多。
2 供電可靠性的標準
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都會因電力線路停電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供電可靠性管理反映了一個供電企業的電網狀況,供電管理與供電水平的高低,它是電力行業安全生產及全面質量管理的體現,直接決定著經濟效益,所以,社會和管理者越來越重視供電可靠性的提高,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供電企業在社會上的形象。
(1)提高供電設備的可靠性。對系統中重要線路選擇采用雙回線,當前配電網中,還很少采用架設雙回線,采用雙回線路供電,穩定儲備高,輸送能力大,保障了輸電線路可靠性的穩定。
(2)制定合理的運行方式。經濟運行方式的制定依據的是吐魯番地區地理特點。
(3)建立配電網絡自動化。采用的綜合自動化系統方案必須是合理的、并與本地相適應的,配網自動化在實施一整套監控措施的過程中,同時要加強對電網實時狀態、開關動作次數、設備、潮流動向、負荷情況等數據進行采集,擬定優化方案,實施網絡管理,提高供電可靠性。
(4)改造不合理的網架結構和接線方式,及時更換、拆除老舊線路和供電設備,積極采用高性能的線路材料和供電設備,努力使配電線路網架結構更趨于合理分配,以減少或降低用電戶的年平均停電時間。
(5)對系統中的重要線路采用雙回線路供電,就當前而言,縣級城市配電網架中,架設的同桿雙回線路還較少,且導線截面小,分支的分支較多,供電半徑大,輸送能力和電壓質量低,如采用雙回線路供電,增大導線截面,減少線路分支,供電半徑縮短,輸送能力提高,線損降低,并且穩定性高,故障發生率和停電檢修時間也大大縮短,這樣,線路供電可靠性將得到較可靠也保證。
(6)在配電線路主干線、支干線上加裝分支保險,增加分支線路保險數量并合理選配高低壓保險熔絲,盡可能地把線路故障局限在分支線路范圍以內,盡量避免事故的擴大,減少停電面積和停電損失。
(7)砍伐輸配電線路廊道內的樹木及拆除可能然危及到線路安全運行的建筑物,在人口較集中地區和機動車輛容易對線路桿塔造成危害地段安裝線路警示牌,并向當地居民大力宣傳電力設施保護宣傳,減少外破壞。
(8)在日益加快的城市建設中,城市綠化樹木與線路爭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來解決這一矛盾問題,就是將城市配網線路裸導線更換為架空絕緣線或地理電纜來解決這一矛盾。
(9)建立配電線路作業自動化。采用的綜合自動化系統方案必須是合理的、并與本地相適應的,配網自動化在實施一整套監控措施的過程中,同時對電網實施狀態檢控,負荷增減情況,開關動作次數等數據進行采集,擬定優化方案,實施網絡動態管理,從而提高供電可靠性。
3 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1)增強檢修計劃管理,實施一條龍檢修,在實施檢修管理工作中,緊密結合可靠性管理和生產計劃管理,在安排每一項的檢修時,各單位配合工作、協調工作關系,并且各級關口甚細布置。停電時間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徹底制止重復停電現象。
(2)對新產品進行推廣,提高配網裝備水平,全力推行使用免維修、免維護設備,如真空開關、SF6開關,重合器和斷路器的配套使用等一系列系統的技術手段。
(3)提高線路管理人員工作質量,輸配電線路維護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與業務素質有待提高,維護檢修人員對所轄設備應做到“三熟三能”,所謂的“三熟”,是指熟悉設備系統基本原理,熟悉本崗位的規章制度,熟悉檢修工藝質量與運行知識,另外,“三能”即:能看圖紙和畫簡單的加工圖,能掌握一般的鉗工工藝和材料性能,能管好設備和排除故障,確保輸配電線路維護質量。杜絕所有可能的人為誤操作,加強各種關口人員的技術素質以及思想中的工作責任,提高業務人員技術水平。
(4)對于故障管理采取配網自動化手段,供電可靠性的高低受故障處理的快慢的直接影響。配電網綜合自動化處理采取包括故障檢測、定位、故障點隔離、網絡重構和恢復供電的一系列措施。首先對不同故障點,利用故障信息的采集處理功能進行故障檢測與定位,同時結合一次系統實施故障隔離,而恢復供電是通過遙控來完成的。
(5)加強輸配電線路、配電設備運行管理。對電氣設備、電力線路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巡高、維護和實行24H值班制,及時處理發現的問題、實行特巡和夜巡,消除事故萌芽,減少事故隱患,使輸電設備、配電設備的正常運行得到保障。
(6)加快配網電力管理的步伐,制定的配網電力企業現代化管理模式也應與當前形勢相匹配。
(7)從科技思維、技術、管理和電力營銷上,對配電人員的自身素質都要加強建設,努力為供電可靠性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
(8)制定合理的運行試,根據當地的地理特點制定經濟運行方式。
(9)在主干線增添線路開關,并架設分支,將分支線路故障停電范圍局限在支線范圍內,縮小停電范圍。
4 結語
電力企業的不斷發展、管理程度的逐步規范和標準,從當前單純的數字統計來看,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指標會逐步提高到應用于技術設計、電網規劃、日常生產的領域中去,同時,供電的可靠性指標也將逐年提高。
參考文獻
[1] 盧志剛,董玉香.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故障恢復策略[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1).
[2] 郭永基.電力系統可靠性原理和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