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本才
摘 要:建筑消防設計屬于整個建筑安全防火的首要放線,不僅是“防范于未然”的先決條件,同時也是保障建筑消防安全的關鍵所在。尤其是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城市的建筑規模與數量也在持續的增長,對建筑消防設計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建筑消防設計的理念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鑒于此,該研究者總結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針對當前發展形勢,提出幾點加強我國建筑消防設計的措施,旨在為推動我國建筑消防水平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結合當前形式在加強我國建筑消防設計中應對建立健全相關體系與制度、注重地下室的消防設計、借鑒消防車道設計理念三方面引起高度重視。
關鍵詞:建筑 消防設計 措施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a)-0238-01
我國的建筑消防設計因為傳統理念影響、重視程度不足以及經驗欠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建筑消防設計方面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如何有效加強我國的建筑消防設計水平,切實保障各地的建筑消防安全,就成為新形勢下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1]。
1 建立健全相關體系與制度
首先,必須要注重提升社會大眾對于消防安全的重視程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在社會中加強宣傳,使得社會大眾都能夠意識到消防安全對于自身的重要性,能夠在社會范圍中形成良好的監督氛圍。其次,切實加大設計單位與設計人員的消防安全的培訓教育力度,將消防知識體系納入到設計人員的考核體系當中,只有認證合格的才能夠參與到建筑設計,全方位提升設計單位與設計人員的消防設計意識,從而有效保障消防規范能夠貫穿于建筑設計當中的每一個環節。最后,必須要加大一些不符合消防要求業務單位的處罰力度,建立健全消防監管體系,針對一些降低消防設計標準或者違規設計的行為,必須要制定一套符合實際情況的處罰體系。
2 注重地下室的消防設計
最近幾年以來,地下室基本已經成為各個建筑的標準配置。而隨著城市土地資源的不斷減少,地下室被用于娛樂場所的情況越來越多。因為地下室本身屬于無窗的建筑類型,倘若出現火災的情況,難以消散大火所引發煙火,導致內部人員難以進行逃生。所以,針對地下室的消防設計已經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該研究者認為,要想加強地下室的消防設計,主要在于以下幾點。首先,地下室的防火防煙分區。針對地下室進行防煙、防火設計的時候,必須要選在防火墻設置的模式來實施消防安全設計,與此同時,針對地下室的建筑面積必須要進行更為嚴格的控制,從而有效保障面臨火災的時候,能夠將火勢控制在規范、精準的小范圍以內,從而有效減少救援工作的壓力,針對火災生成的煙霧、熱量以及火勢實施有效的控制,爭取從各個方面減少因為火災所產生的經濟損失。其次,內部裝修控制。為了全方位減少地下室出現火災的幾率,則必須要在建設地下室的過程中,針對可燃裝修材料的數量實施嚴格的管控,并且還必須要針對裝修當中的可燃材料數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再者,重視安全疏散。因為地下室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質,其所設置的安全出口同時被用于排煙口、疏散口以及消防撲救口。倘若出現火災的情況,救援過程中導致該出口位置極為混亂,人員疏散的速度過慢,救援難度極大。因此,針對地下室的這種特征,必須要在防火分區的內部設置至少兩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從而有效保障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設計自動消防設施。因為地下室一旦出現較為嚴重的火災,撲救的難度非常大,造成的損失也非常嚴重。因此,地下室在設計的初期就必須要設置一套先進、完善的自動消防設施,并且要將自動消防設施作為地下室的必須配置,能夠在早期進行有效的控制,為后期的救援工作贏得充足的時間[2]。
3 借鑒消防車道設計理念
當前,我國現行的消防規范當中,針對車道的轉彎半徑并沒有實施詳細的規定。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當借鑒發達國家的消防車道設計理念,綜合各種成功的消防設計例子,再綜合考慮我國城市建筑的實際情況,在進行消防車道設計的時候,應當參考規范中關于消防車轉彎半徑的相關規定來實施設計,比如特種車輛、消防車以及登高車的轉彎半徑依次為18米、10米以及12米,通過結合該地區的道路需求來進行對應的調整。在設計公共建筑的消防車道時,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在建筑物的周圍設計一條環形的消防車道,亦或是沿著長邊來進行消防車道的設計;針對高層建筑,在進行消防車道設計的時候,必須要根據高層建筑的實際情況,提升對應的設計標準,從而有效保障消防車輛可以順利進行停靠、救助以及撲火等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外墻與消防車道之間的距離必須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同時還必須要保障建筑物的長邊可以有效滿足消防車登高作業的相關需要。
消防意識的廣泛建立還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這就需要廣大設計人員持續提升自己的消防設計水平與意識,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將消防設計貫穿于建筑施工的各個環節中,盡可能排除各種不合理因素。此外,必須要加大消防安全工作的宣傳力度,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與此同時,通過加大監管力度,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體系,能夠對建筑消防設計形成一套良好的內外監督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人身與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邱斌.論建筑消防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3(1):66-69.
[2] 林海.高層建筑消防設計問題及管理對策分析[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