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臣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和生產企業對供電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10 kV配網線路一旦出現跳閘事故,就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分析了10 kV配網線路跳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關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10 kV線路;跳閘事故;運行管理;反事故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3.152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提高10 kV配網線路的供電可靠性對保證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的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1 線路跳閘原因分析
1.1 天氣及社會環境因素
相關數據統計發現,2012年全年本地區跳閘故障共出現323次,其中,因雷擊和大風造成的跳閘事故為251次,占總跳閘率的78%. 2010—2014年間,因天氣原因造成的跳閘事故占總事故的70%以上,所以天氣因素是造成跳閘事故的主要原因。隨著本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線路遭到破壞的形式越來越多,以往是樹木破壞和對電力線路的偷盜,現在交通事故和工地施工造成的電力設備損壞案例數量正逐年增加。
1.2 10 kV線路跳閘的內在因素分析
自從本地區積極開展兩網改造工程以來,供電單位對原有設備和線路進行了更新,使得10 kV配網的技術標準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網架結構也得到了改善。但是隨著本地區經濟的發展,用電負荷也在快速增加,一方面,相關領導部門為了經濟的發展而增加投入,導致部分配網線路處于過載運行的狀態;另一方面,由于配網線路和設備長時間的過載運行,導致很多老式的載流夾出現發熱現象,甚至燒毀,從而導致線路故障引起跳閘。雖然本地區進行了積極的兩網改造,但是很多老舊的避雷器和絕緣子等設備依然在運行,這無疑增加了10 kV配網線路發生跳閘事故的概率。這些老舊的電力設備經過長年的使用和風吹日曬,都存在很大的隱患,很容易導致跳閘事故的發生,并且重合閘的成功率比較低。
1.3 運行管理方面的因素分析
在配電網的運行管理中,管理人員巡視不到位、對安全距離內高桿植物處理不及時等都會導致10 kV饋線或設備故障的發生。
1.4 網架方面的因素
由于本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變電站主變容載比滿足不了省公司的技術要求,35 kV及以上電源點配置少,主網不能滿足N-1,有雙電源的主網變電站主變也多為單變運,造成部分單回10 kV線路供電半徑過長,供電范圍偏大,加之裝備水平落后、人力資源不足、運維難度較大,所以故障率相對較高。此外,線路可互供能力較差,沿線掛配變多而散,智能化分段分支開關少,一旦停電,影響面積很大,復電的時間比較長,嚴重影響了供電可靠性。
2 防止線路跳閘的措施
2.1 針對天氣因素采取的反事故措施
對于天氣因素造成的線路跳閘事故,需要更換絕緣子,提高絕緣子的耐雷水平。
對于最新架設的10 kV配電網線路,應當使用雙瓷橫擔,從而加大絕緣子的爬距。另外,要在地方開闊的線路段上安裝線路避雷器,增加線路和設備泄雷通道等。要按檢修規定定期檢查接地網絡的電阻是否符合標準,如果不符合標準,需要及時處理,比如采取新增配變地極等措施。
加強線路的抗傾覆能力。沿海的線路使用的是水泥電桿,標準荷載在70 kN以上,或每隔5基電桿設置一座窄基防風塔。如果有條件,要盡量使用人字防風拉線或四方拉線,檔距大的地方,在強風的作用下容易造成導線間反復相間短路、跳閘,不能滿足要求的,可分別采用加裝瓷橫擔和加長鐵橫擔的辦法解決。
2.2 針對社會環境因素采取的反事故措施
為路邊桿塔設置必要的反光警示標志。對于經常受到車輛撞擊的桿塔,應當在桿塔上設置反光標志,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同時,應當在桿塔的周圍增加相應的混凝土土墩,并且向線路附近的施工工地散發相關保護傳單,強調其重要性。
將街道兩旁的配電網線桿更換為15 m高的線桿,并且盡量加大輸電線路與周圍樹木之間的距離。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可以直接采用電纜替代原有的架空線。規劃電線時,線路走廊要盡量避開大面積種植樹木的場地,必要時,導線可選用絕緣導線,同時加大砍伐的力度。為防止偷盜塔材,在人煙稀少的地方要選用焊接塔,已投入運行的螺栓塔,6 m以下應安裝防盜螺栓。在配變和低壓導線的防盜方面,可在線路末端安裝聲光報警器。
2.3 針對配網內在因素采取的反事故措施
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每月按時檢測處于過載運行的配網線路的工作狀態,從而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降低配網事故率。另外,要及時更換閥式避雷器、針式絕緣子、并溝線夾等殘舊設備,將全部P-15T型、P-20T型針式絕緣子利用計劃停電機會更換為PSN型的柱式絕緣子,更換臺公變的引落線夾為加強型C型線夾或C型設備線夾。
2.4 強化人員管理,提高工作質量
引進責任傳遞機制,強化指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將線路故障指標逐層量化分解到基層單位,并責任到人,認真落實到崗位。運行管理由供電所向班組深化和細化,打造以供電所為試點的班組運維工作質量文化管理。每月召開線路故障分析會,把著力點放在每一條線路乃至某些支線上,將停電責任和技術原因細化統計分析,各所必須上報典型停電事故和事件原因分析報告。
3 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本地區10 kV線路跳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達到降低跳閘次數的目的。事實證明,保證10 kV配網供電可靠性,降低跳閘次數對保障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何峰.10 kV配網線路故障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22).
[2]劉永生,陳楷.降低10 kV配網故障跳閘率的技術措施探討[J].低碳世界,2013(07).
[3]趙效胤.10 kV配網故障跳閘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24).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