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東
小麗老是覺得“私處”黏膩膩的,別提多難受了。尤其是夏天,下面又濕又熱,有時還有白帶,小麗恨不得每天洗好幾次。但是用清水總覺得洗不干凈,而用沐浴液洗私處,醫生又是極端反對的。一個朋友推薦了一種陰部洗液,說效果好,洗完了特別干凈。試用了幾天,果然效果顯著!但是用了一段時間后,她發現會陰、陰道不適感逐漸增加了,會陰部火辣辣的,陰道癢得厲害,白帶也越來越多!小麗這才慌了,趕緊去看醫生,醫生診斷是患了陰道炎。小麗想不通,洗液不是可以保健嗎?為什么用水洗一直好好的,用了洗液反而生病了呢?
女性生殖道中,外陰、陰道、宮頸因其本身的解剖功能及生理特點,形成了三道天然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外陰兩側大、小陰唇自然合攏,相當于生殖器緊閉的大門,遮蓋陰道口和尿道口,避免致病菌侵入。第二道防線是陰道壁自然緊貼,以及陰道內以乳酸桿菌為主的陰道菌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健康成人陰道內同樣有霉菌、滴蟲等致病微生物,正常情況下它們被陰道菌群所制約,難以為害。特別是被稱為陰道“健康衛士”的乳酸桿菌,能產生乳酸,保持陰道內弱酸性環境,抑制致病菌繁殖,并具有自凈功能。第三道防線是宮頸,宮頸腺體分泌黏液形成堿性黏液栓,是阻礙致病菌侵入子宮的障礙。
這三道防線是女性健康的根本保障。因此,正常女性使用流動的清水清洗私處就足夠了。當然,私處出現不適、干澀感,或者需要進行私處皮膚養護、清潔時,可以適當選用洗液。
超市中的護理洗液,多數具有護理保健作用,人們在購買時要看清這種洗液的生產批號是否符合國家的衛生安全標準。從最早的“潔爾陰”“嬌妍”,到現在的“西妮”“采幽”“雅芳”“婦炎潔”等,雖然種類繁多,但仔細閱讀說明書,會發現洗液大致分為三類。其中“妝”字號屬于日用化妝品類,主要作用是清潔污垢,滋養私處皮膚或黏膜,消除不良氣味;“消”字號屬于消毒品類,指用化學、物理、生物的方法消滅或消除環境中的致病微生物,以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藥”字號屬于藥品,有嚴格的生產檢測手段,需詳細注明主要成分、功效、用途、使用方法等,應在醫院和藥房銷售,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妝”字號洗液并不神秘,普通沐浴露、洗發水、洗面奶,其實都是“妝”字號。“妝”字號的私處沐浴露的成分與普通沐浴露其實相差不大,性質較溫和,沒有太多的藥物成分,只是在pH值上略作調整,可以日常使用。
日常生活中選擇女性洗液,首先是不要被虛假廣告所迷惑,應盡量選擇無味或香味清淡的女性護理液,切不可同購買沐浴露、洗面乳一樣,將“自己是否喜歡這個香味”作為購買標準。選購洗液時還要注意了解產品的pH值(健康女性私處的pH值在4~5之間,屬于弱酸環境,這樣乳酸菌才能正常生長,保護私處的健康),pH值過高或者過低,都可能引發婦科炎癥。必要時也可以到化工用品商店購買pH值試紙,對護理液進行簡單的檢測。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的香皂和沐浴液多為弱堿性。另外是盡量別選含抗菌成分的洗液。因為大部分含有抗菌、抑菌成分的洗液具有廣譜抗菌效果,也就是對大多數細菌,不分好壞均能抑制,那么最先殺滅的細菌必然是數量最多的乳酸桿菌——“健康衛士”,進而破壞陰道的微生態平衡,所以對于健康女性來說顯然得不償失。購買使用時,未婚女性需用溫和的、濃度低的消毒洗液,而已婚女性的洗液濃度則相應要高一些。懷孕的女性可適當地清洗外陰,如沒有特殊需要,無需陰道沖洗,以免發生宮內感染,影響胎兒。
日常護理清洗時適當清洗外陰,一般不要沖洗陰道,否則容易破壞陰道內的生態平衡,讓外界的病原體進入陰道。用溫水清洗外陰時,不要使用堿性大的肥皂或高錳酸鉀等化學物質,以免改變陰道正常的酸性環境。每天清洗1次外陰即可。清洗用具在使用前要洗凈,毛巾使用后最好在太陽下曝曬,有利于殺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