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必成+++高建飛
家住湖北黃岡的王小姐自從上高中起就反復發作行為異常、精神錯亂,并逐漸出現意識不清、昏睡等癥狀,伴口角流涎,小便失禁。昏睡通常持續1~3天不等,可自行清醒,醒后行為恢復正常。期間,王小姐曾在多家醫院被診斷為“癲癇”,并接受抗癲癇藥物治療,但都無效。5年過去了,王小姐失學在家,反應遲鈍,智力也遠較同齡人低下。不久前,王小姐的病癥再次發作,意識不清,小便失禁,被家人送到醫院。急診查血糖極度低下,給予高糖推注后患者意識逐漸恢復。
住院后,王小姐又反復發作低血糖2次。醫生趁患者意識清醒的時候,對她進行了腦部和胰腺CT檢查。胰腺CT平掃未見明顯異常,但增強掃描發現胰腺體部有一直徑約2厘米的腫瘤。腦部CT提示腦萎縮。之后,患者轉往外科接受了胰腺腫瘤切除術,術后病理證實為胰島素瘤。由此,多年困擾患者及其家屬的病根徹底根除,原以為的癲癇發作其實是胰島素瘤導致低血糖反復出現,進而導致腦損傷所致。術后至今,患者未再發作“癲癇”,血糖也完全恢復正常。
胰島素瘤是一種少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主要癥狀是反復發作的低血糖。雖然97.7%的胰島素瘤為良性,但由于部分患者發生低血糖以神經、精神癥狀為主要表現,所以極易被誤診而延誤治療。
胰島素瘤導致胰島素過度分泌而出現低血糖,主要癥狀一般有兩種表現,一是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如心悸、饑餓、顫抖、焦慮等;另一種為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包括行為異常、精神錯亂、嗜睡、乏力、視覺障礙甚至昏迷等。雖然低血糖通常發作在凌晨空腹或運動之后,但有時是不分時間和地點的,且同一患者在不同時間發作可能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所以在發作時行血糖和胰島素水平測定,才是確診胰島素瘤的主要證據。當然,由于導致低血糖的原因很多,所以還必須通過螺旋CT掃描或內鏡超聲檢查發現胰腺上是否存在病灶,方能確診。
對于反復發作神經、精神障礙并以癲癇、癔癥治療無效者,應常規行血糖和胰島素水平檢測,特別是應在患者發病時檢測。如果患者近期無低血糖癥狀,可以行“饑餓”實驗,即要求患者在24~72小時內不進食,期間每隔4~6小時對上述指標進行監測,以抓住疾病的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