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輝
50歲的王阿姨患骨質疏松6年,經常腰背酸痛。聽人說骨質疏松補鈣就可以了,于是每頓都吃鈣片,各種食物補鈣如骨頭湯、牛奶等每天必喝,但腰背酸痛仍未見好轉,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后因酸痛難忍入院治療,追問發現王阿姨有反復腎結石碎石病史,入院檢查發現血鈣升高,甲狀旁腺激素(PTH)升高,B超提示甲狀旁腺腺瘤,診斷為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醫生說王阿姨骨質疏松、腎結石的罪魁禍首是甲狀旁腺腺瘤,動員她到外科將腺瘤切除,同時給予抗骨質疏松的綜合治療,術后半年隨訪,腰背酸痛已明顯減輕,腎結石也未再發,王阿姨過上了幸福的正常生活。
很多中老人都有一個誤區——腰背酸痛就自我診斷為骨質疏松了,并且認為骨質疏松只要補鈣就好了。其實,骨質疏松癥首先要規范化診斷,明確骨質疏松的病因及類型,其次要規范化治療,單純補鈣治不了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骨的健康是骨吸收與骨形成達成的一種動態平衡。骨吸收是破骨細胞不斷清除舊骨,骨形成是成骨細胞不斷生成新骨。骨吸收和骨形成譬如拆舊房和建新房,而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就像兩位建筑工人,一位不斷地建房,一位不斷地拆房。當拆房和建房速率相當時,相安無事;但當這種平衡被打破,問題就出現了。當破骨細胞“拆房”速率大于成骨細胞“建房”速率,即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時,骨量就減少了,常見于臨床上的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和大部分繼發性骨質疏松癥。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比如60歲以上,成骨細胞“建房”速率降低,即骨形成小于骨吸收時,就會出現臨床上的老年性骨質疏松癥。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骨質疏松的定義,是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脆性骨折增加和易于骨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國內外骨質疏松的診斷都采用統一的標準,即雙能X射線(DXA)骨密度儀測腰椎或股骨頸的骨密度(BMD), T分數≤-2.5SD。
骨質疏松的診斷包括疾病診斷和病因診斷,和糖尿病的診斷一樣,根據血糖升高情況可以診斷是否是糖尿病,但是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1型、2型還是繼發性?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骨質疏松也一樣,根據DXA檢查可以明確你是否患上了骨質疏松癥,但這時候還不能馬上治療,要進一步根據病史、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明確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原發性骨質疏松包括絕經后骨質疏松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繼發性骨質疏松都有非常明確的引起骨量丟失的因素,比如反復尿路結石、血鈣增高,要考慮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有貧血、血沉增快、多發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要考慮多發性骨髓瘤;有應用強的松等糖皮質激素等病史的,要考慮激素引起的糖皮質激素相關性骨質疏松。這些繼發性骨質疏松的治療首先要治療原發病,比如手術切除引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腺瘤、藥物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等,在此基礎上再治療骨質疏松。本案例中王阿姨就屬于繼發性骨質疏松,要在治療繼發性病因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的基礎上,骨質疏松癥才能標本兼治。
鈣劑在骨質疏松治
療中處于什么地位
補鈣是骨質疏松的基礎治療。成熟骨重量的60%是礦物質,主要由鈣鹽構成,因此鈣是骨骼生長發育和骨量維持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是大量醫學證據表明,單純補鈣對骨量增加的影響非常微弱,也不能夠預防非椎體骨折的發生,而合并應用維生素D及其他抗骨質疏松藥物后,能有效防治骨質疏松及骨折。所以,骨質疏松遠不是單純補鈣那么簡單,應該依據骨質疏松類型,有針對性地治療。
補充鈣劑需要
注意什么問題
過度補鈣的風險 60歲以上的老人每日所需元素鈣800~1 000毫克即可,盲目過量補鈣使血鈣和人體組織細胞中的鈣增加,會危害身體健康。
心腦血管鈣化風險 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可出現高鈣血癥,加速動脈中鈣沉積物的形成,導致動脈硬化,對血管健康產生如血管鈣化等副作用,并可引起相應并發癥如腦中風等。
泌尿系統結石風險 過度補鈣如果超過機體需要,多余的鈣會從腎臟排出,形成高鈣尿癥,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白內障風險 在眼內房水中鈣濃度過高,可沉淀為晶體蛋白,增加白內障失明風險;若鈣在眼角膜周邊沉積,將會影響視力。
如何治療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的治療是包括基礎治療、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康復治療和預防摔倒在內的一系列綜合治療。
基礎治療 主要包括調整生活方式、維生素D和鈣劑的補充等。如多吃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食物,均衡飲食,戒煙限酒。如果飲食中含鈣量達不到規定要求,可適當服用鈣劑,同時根據血清維生素D水平適量補充維生素D。
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 目前市場上抗骨質疏松藥主要分為兩大類,即抗骨吸收藥物和促骨形成藥物,前者包括口服和靜脈用雙膦酸鹽、降鈣素、雌激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等,能抑制骨丟失,適當增加骨量,預防骨折的發生;后者包括甲狀旁腺激素片和針劑等,其能夠促進骨形成,增加骨量。具體應當使用哪種抗骨質疏松藥物,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臨床表現、骨代謝指標、經濟情況等由專科醫生綜合考慮選擇。
康復治療和預防摔倒 運動是康復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運動可以增加骨量、預防骨丟失、維持肌量、預防摔倒,可根據個體情況,選擇進行一些阻力性和負重運動。采取預防跌倒的各種措施非常關鍵,大部分老年性骨質疏松骨折是由摔倒引起的,所以一方面應加強自身鍛煉,增加平衡能力;另一方面,在家居中要增加預防摔倒的措施,如洗手間中加設防摔倒墊等。
補鈣注意事項
1.測尿鈣和血鈣,防止過度補鈣:近年來,有報道稱大量鈣劑補充會引起血鈣和尿鈣增加,會增加心血管鈣化、心血管病、腎結石等的發病風險。所以補鈣的同時要定期測定血鈣和24小時尿鈣變化。
2.監測維生素D水平,聯合維生素D補鈣:鈣主要在十二指腸和結腸吸收,十二指腸上皮細胞鈣通道具有明顯的鈣通道依賴性。鈣劑吸收入血需要依賴活性維生素D。而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超過80%的老年人都處于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狀態,所以在補充鈣的同時,大部分人還需要補充維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