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旭霞 姜小麗 閻偉紅(冀中職業學院,河北保定 073000)
高職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現狀及成因
姜旭霞姜小麗閻偉紅
(冀中職業學院,河北保定 073000)
隨著我國對高職畢業生的就業需求量不斷的增大和攀升,社會對高職畢業生的一些綜合職業能力方面也越來越重視。如何才能給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讓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就能夠充分的鍛煉自己,最終達到迅速與職場接軌的目的呢?筆者在本文中詳細的分析了高職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低下的表現以及產生的原因,并且同時對高職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升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高職學生 綜合職業能力 培養途徑
據調查,有很多學生在進入學校以來,長期擔任班長和學生會的干部,并且有的學生連續獲得了校級的獎學金,在學校內受到了很多同學和老師的青睞,但是從學校畢業走入社會之后,面試屢屢受挫,就算工作沒過多久也會辭職,甚至1年之內會換很多次工作,卻一直未能找到一個比較合適自己的位置。社會上有很多的招聘單位都對當代大學生做出了評價,當代大學生都是眼高手低。這些現象究其原因是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缺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缺乏創新學習能力
作為一所高職院校,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的就業率,擴大招生影響,增強適應性,學校進行招生的專業分類越來越細致和專業化,而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后過于著重于專業學習,對專業以外的東西投入不夠。事實上,無論什么專業都離不開社會這個大熔爐,也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在工作實踐中還是存在很多的共通之處。因此,針對一些學生來講,他們在學習上太過于注重專業的分類,有明顯的偏科傾向,在日常的學習中只會注意到專業課程的學習,卻無法掌握工作所需要具備的一些新知識和能力,不能獨立并且迅速的融入到新的環境,最后導致了不能與新工作崗位進行順利的對接。
1.2缺乏獨立生活能力
現在大多數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于獨立生活的時間少、父母的溺愛,導致了一直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很多學生在進入學校以后,連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不能夠獨立完成,職業能力又從何談起。生活能力的低下會導致學生無法正常處理和對待工作中所遇到的突發事件,這樣群體的學生即使走入職場,也會很快被嚴酷的社會和競爭所淘汰。
1.3缺乏人際溝通能力
有一部分的學生在進入學校以后,會一直沉醉在自己專業里,埋頭苦讀,還有一部分的學生會天天沉迷于網絡中,過著一些虛擬的生活。不管是苦讀也好,還是沉迷網絡也罷,這其中都會存在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學生不愿意與外界溝通,不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和同學之間不交往,甚至在一個寢室的同學都幾乎不發生交談。長期以往,必將養成一種孤僻的習慣,更難在社會立足。
2.1學校的教學方法落后
目前在我國,有很多的高職專業課程教材里面的一些理論引用的案例還停留在九十年代,這就會造成脫離現實、脫離基層工作實際,形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學生們長期受到的教育更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沒有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培養和鍛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成為高分低能的代名詞。雖然論起讀書、考試,大學生們都很厲害,更是當仁不讓,但是若要讓他們待人接物、為人處世,圓滿的完成上級指派的任務,他們又什么都做不到,這樣就不會得到任何一個企業和社會的認同。
2.2社會實踐體質不夠健全
據筆者相關的調查,一般絕大多數的學生在學校期間會參加一些社會上實踐和兼職工作等,但是從事的工作方面是較為簡單和原始的,和未來的一些實際就業環境是完全不接軌和相距甚遠的。因為學校和社會的實踐體制的欠缺,不能夠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很好很方便的實習環境,那么最后就會導致學生在畢業走入社會進入職場之后適應能力的偏低。
3.1溝通能力
大學生們的思維能力是相對比較活躍的,也善于與人交流,但是在某個公共場合和大型活動時,他們卻難以表達和交流。因此,應該加強學生們的溝通能力,經常去參加一些大型的演講活動,經常在人群面前鍛煉自己的演說能力,在介紹自己的時候盡量簡單明了,包括一些成績、人生觀、道德取向等等,在與人溝通時盡量要做到言簡意賅,表達清晰,從而做到人多不怯場、不冷場,談笑自若。
3.2道德修養
雖然現在的學生們道德觀一直在增強,道德評價能力在也逐步增高,但是由于自身心理上仍然不能夠獨立,加上一些社會風氣等原因,會使一些學生道德行為要求監督不嚴格,沒能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習慣,最終導致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的脫節。應該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要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加強學生的團體觀念,能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主動的伸出援助之手。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懂得感恩,做什么事要先想到他人,多考慮他人的感受,做到求同存異。
3.3學習能力
學生們在走入社會之后和在學校的環境是完全不相同的,存在著很大差異,需要迅速的融入。因此,學生的學習還要與目標相結合,懂得利用方法,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和工作中所得到的經驗進行積累,做到融會貫通。堅持不斷的去學習,除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接觸一些基礎的法律、財務、計算機、金融知識等等。
3.4社交能力
一個人的社交能力會直接影響著一生命運,現在很多的大學生在社交能力方面是非常欠缺的。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要加強學生們的社交能力,引導學生多接觸新朋友,這些朋友的知識層次與社會地位的高低,會直接縮短學生進入社會、適應社會的時間。
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要從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應該重視基礎知識和改革考試方法;其次強化實踐教學,倡導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創新,第三要充分調動輔導員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主管能動性,全面利用一切網絡資源和校內的教學條件,多方面、多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綜合素質全、意識強、實踐技能型人才。
[1]李壽田,成海鐘,唐蓉,陳立人,毛安元,薛毅,蔣長松.《草坪建植與養護》項目式教學對高職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J].職業教育研究,2011,03:75-77.
[2]楊瓊.高職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教育初探——以云南省某職業技術學院07級電子商務專業在讀學生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06:26+28.
本文為保定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以綜合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實訓教學研究”(課題編號:143079)部分研究成果。
姜旭霞,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