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固體廢棄物中,廢棄食物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許多食物還沒來得及吃,就被扔進了垃圾桶。據統計:從農田生產到食品制造商,再到超市、商店、餐廳,最后到消費者購買和食用的整個過程當中,全世界大約有50%的食物是被丟棄掉的!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現今全世界已經涌現了不少食物銀行,積極“搶救食物”。1967年,世界上第一間食物銀行正式成立于美國亞利桑那州,隨后被迅速普及,至今遍布在全球的食物銀行已達上千家。
食物銀行屬于民間自發組織的非盈利機構,主要提供一般社會福利機構所缺乏的人力、運輸工具和儲存空間,專門收集食品商家所捐贈的安全可食用的剩余食物,并將這些食物分類儲存,轉送給社會福利機構,最后發放給有需要的人士。而這些剩余食物原本由于接近有效期限、標簽錯誤、品牌停產、庫存過剩等原因,將被浪費、丟棄。而正是由于食物銀行的存在,才能將這些食物用于公益,服務他人。
中國也有不少屬于自己的食物銀行,比如香港的惜食堂便將捐贈的食物回收到中央廚房加熱,再通過社會福利機構把溫熱的愛心便當送給當地低收入家庭及年長者。
(琪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