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芹?薛玉燕
摘 要 :多途徑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與區域發展不再僅僅依賴于工業經濟的發展,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的作用越來越強。運用鄉村旅游導向型現代化途徑,使農民不必進城就可以實現從一產向三產的轉變,可以作為城鄉統籌的一種重要途徑。本文以湖北鐘祥彭敦村為例,利用已有的“全國首批新農村建設示村”的品牌和基礎設施,以旅游為導向開展鄉村規劃與建設,探索新農村建設深度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關鍵詞:旅游導向;鄉村旅游;城鄉協調
一、背景
旅游導向型城市化是一條新道路,是城鄉兩種生活方式并舉、城鄉同時現代化的城市化,且與其他類型城市化兼容并蓄,優勢互補。鄉村旅游在滿足其產業功能的基礎上,充分強化生態空間、休閑娛樂和公共設施的完善,建設旅居共享的城鄉形態,實現產業、功能、資源導向型城鄉結構向休閑消費城鄉結構的轉型。
彭墩,位于湖北省鐘祥市石牌鎮西部(圖1)。作為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有著獨特的農業資源和田園風光,規模化的養殖場、有機蔬菜種植園和特色千畝水產基地,為游客創造了良好的休閑、度假、體驗的活動空間,理應成為鄉村生態旅游的首選之所。
彭墩可以利用已有的“全國首批新農村建設示村”的品牌和基礎設施,積極促進旅游業與新農村建設等相關產業和行業相融合,促進其產業結構全面升級和完善,打造以農業科普、養生度假為核心功能的鄉村世界旅游區,它是將新農村建設示范基地和鄉村旅游相結合的旅游區。
二、彭敦鄉村旅游SWOT分析
(一)優勢(strength)
1.新農村示范點,美名遠揚
彭墩作為“全國首批新農村建設示村”,一直走在新農村建設的前沿,以其獨特的村企共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稱為“彭墩現象”,引起了各級媒體的廣泛關注,美名遠揚,觀摩團紛至沓來,為旅游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
2.村企聯建,模式獨特
彭墩走的是培植龍頭企業,遷村騰地建新村的以企帶村、村企共建的新農村建設之路。彭墩村提供土地、人力資源,青龍湖公司發揮資金、管理優勢,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引導全村由傳統農業向現代有機農業轉型升級。這種規模化生產,體制化管理模式,有條不紊,生產效率高,資金收入較充足,這為旅游區的建設發展提供可靠的資金保障的同時,也為周圍其它地區的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一種活的效仿模式。
3.多彩鄉村,市場廣闊
依仗恬靜淳美的田園美景和鐘祥長壽之鄉的美名,打造獨特的多樣化的旅游景觀與差異化的農業旅游產品,對于現代都市化的游客群體來說,久在樊籠里,大多夢想著回歸自然,享受淳美自然風光,洗凈城市的喧囂與塵埃,沉浸返璞歸真的快感,尋找心中的世外桃源,彭墩無疑是旅游的好去向。
4.政策保障,順理成章
彭墩是新農村建設的先驅,響應了國家的政策號召。2011年上半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在國家和湖北省“十二五”規劃新農村建設的相關要求的指導下,彭墩集團作出了“村企聯建”十二五規劃,加快彭墩新農村建設,繼續擴大發展區域規模經濟,把“彭墩品牌”做大。“屈家嶺·中國農谷”的建設,也為彭墩的發展打開了一扇成功之門。這些政策保障和項目建設機遇促進了彭墩鄉村世界旅游區的快速發展。
5.江漢平原,通達便利
彭墩位于湖北省鐘祥市西南邊陲,地處廣闊的江漢平原。彭墩村距鐘祥市40公里,距荊門市中心城區15公里。從荊門城區、鐘祥石牌鎮均有二級公路及公交車直達景區;武荊高速、襄荊高速、焦柳鐵路、國道207、省道311將其包圍,通達便利。景區正積極改善區內外交通狀況,可進入性有望進一步大大提高。
(二)劣勢(weakness)
1.農田景觀為主,文化底蘊缺乏
以農田做景,風光自然淳美,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眼球;但缺乏文化底蘊,便缺乏神韻,讓人品而無味,致使喪失部分的客源市場。
2.境內多為基本農田,建設空間有限
規劃區總面積僅10.5平方公里,農田耕地面積達9511畝,用以建設旅游項目的空間有限,加之不能過多占用農田,使得旅游開發建設空間更為緊張。
(三)機遇(opportunity)
1.新農村建設深度發展,帶來的市場營銷機遇
1956年第一屆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示范章程》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中國開始探索新農村建設途徑;2011年,兩會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已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并進入深度發展階段。彭墩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示范點,在一定范圍內享有良好的聲譽。為此,彭墩繼續緊跟國家政策,探索新農村建設深度可持續發展的方式,繼續擴大彭墩在全國的影響力,給彭墩鄉村世界旅游區做了良好的市場宣傳。
2.荊門打造“屈家嶺·中國農谷”帶來的市場切入機遇
屈家嶺,以長江中游農耕文明遺址聞名,為農祖圣地。作為國有“五三”農場所在地,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糧棉油基地。2001年11月屬地管理,成立荊門市東寶區屈家嶺管理區,將建設成集高科技農業生產示范、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旅游觀光以及生態宜居家園為一體的“中國農谷——生態屈家嶺”。荊門農業部明確表示將彭墩納入“屈家嶺·中國農谷”的范圍內。彭墩憑借“屈家嶺·中國農谷”的大力開發建設和較高的知名度帶來的市場機遇,迅速切入市場,共享客源市場,并拓寬市場門路。
3.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產品投放機遇
中國目前正步入人口老齡化階段,人們日漸追求生活的質量和層次,特別是中老年人群對養生產品狂熱追求,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繼續發展,追求養生將會成為一種大眾潮流。鐘祥彭墩鄉村世界旅游區,借助鐘祥“長壽之鄉”的文化優勢,圍繞“現代農業,多彩鄉村”這一主題,將養生度假作為核心功能之一,設計特色養生旅游產品,正好滿足當代中老年人群的需要,特色養生旅游產品投放市場很容易被接受。
4.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帶來的政策機遇
2009年12月,國務院頒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的41號文件,中央政府對旅游業的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定位為整個荊門地區大力發展旅游指出了戰略指導方針和目標方向,湖北省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發展戰略則為荊門旅游業的大力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機遇。彭敦應緊緊抓住新農村建設的強勁勢頭和鄂西圈旅游發展的歷史機遇,充分應用各項政策,共同分享全國新農村建設和鄂西生態文化旅游發展的大平臺。
5.鐘祥旅游產品建設厚積薄發帶來的市場聯動機遇
鐘祥“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自然風光旖旎,文化底蘊深厚。明顯陵、黃仙洞、莫愁湖、娘娘寨、大口國家森林公園等旅游景區,開發較早,但收效甚微,未能得到大眾游客的青睞。此次彭墩鄉村世界旅游區的開發,將與鐘祥已有旅游景區進行有效地聯動,充分發揮積淀多年的旅游景觀優勢,促進鐘祥整個地區旅游業的全面升級發展。
(四)威脅(threat)
1.如何協調旅游用地與農業用地之間的矛盾
彭墩的農田占了絕對的空間,可以用來進行旅游建設的區域有限,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必將會占用一定的農田建設旅游設施和景觀;但是農業生產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農田的減少直接影響村民經濟收入。這必將導致旅游用地和農業用地之間的矛盾,在彭墩旅游業的開發和后續發展過程中如何協調好這一矛盾至關重要。
2.如何與周邊旅游區進行有效的區域合作
彭墩鄉村世界旅游區附近已有黃仙洞、大口國家森林公園、漳河風景區等自然風光旖旎的成熟景區;還有明顯陵、紀山楚文化旅游區、屈家嶺等歷史文化旅游區。彭墩鄉村世界旅游區作為后起之秀,必須與這些旅游區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分享他們的客源市場。同時根據游客的需求狀況和自身資源條件,設計別致的旅游產品,脫穎而出,成為荊楚大地的“鄉村旅游明珠”。
3.如何有效利用當地的人文、歷史資源
文化是魂,彭墩鄉村世界旅游區缺乏自己的精髓文化,要想提升旅游區的檔次,占有更多的客源市場,保持旅游區的生命力,得充分利用鐘祥的長壽文化、荊楚文化以及屈家嶺農耕文化,融入人文氣息,豐富旅游區的文化旅游元素,營造更為濃厚的旅游氛圍。
三、彭墩鄉村旅游新模式
(一)利用獨特旅游資源,實行產品差異化戰略
彭墩所在區域,將鄉村休閑旅游和新農村示范點結合的旅游景區幾乎沒有,甚至在全國都屈指可數,利用獨特的旅游資源,設計差異化的產品必將引領彭墩的旅游業走向巔峰。
(二)圍繞“多彩鄉村”主題,實行多元化戰略
彭墩鄉村世界旅游區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如何讓旅游區持續發展。因此,在原有的新農村建設示范基地和鄉村旅游的基礎之上,圍繞“現代農業,多彩鄉村”這一主題,豐富旅游產品體系,做到有機農業和養生度假有機結合,并將旅游產業與新農村建設深度發展、農業生產加工、養生食品、景觀地產等融合發展。
(三)借新農村建設政策之勢,迅速拓展市場戰略
彭墩 “全國休閑農業旅游示范點”,在全國享有良好的聲譽,對周圍地區具有較強的影響力,適時繼續緊跟國家的政策,利用各級政府的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擴大彭墩的影響范圍和建設規模,為彭墩的旅游業打開市場并迅速拓寬市場范圍。
(四)憑借差異化的農業旅游產品謀求區域合作戰略
目前,彭墩的鄉村休閑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相疊加的旅游區在湖北地區算是獨一無二,但是該旅游區尚缺乏文化旅游元素,在旅游產品體系上文化產品缺失,因而可以憑借差異化的農業旅游產品和獨特的旅游資源,利用“屈家嶺·中國農谷”的頭銜與荊州大遺址、明顯陵等歷史文化景區合作,打造湖北省中部地區精品旅游線路,增強競爭力,共享客源市場。
四、結語
總體而言,彭墩具有秀麗的田園景觀、現代新農村聚落景觀和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的美名。新農村旅游導向型建設極大的改善了彭墩的交通可進入性和村容村貌,彭墩旅游發展新模式,實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面紅旗。
參考文獻:
[1]張浩,朱偉.湖北省鄉村旅游開發的問題及對策——以湖北鐘祥彭敦村為例[J].當地經濟,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