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溪
摘 要: 徐州市旅游業近年呈蓬勃發展發展趨勢,但旅游商品收入比重較低。如何開展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跟上旅游業整體發展的步伐成為當務之急。首先文章簡要介紹了旅游商品的定義和進行研究的必要性。之后介紹了徐州市旅游商品的發展現狀,然后在結合徐州市實際情況下,就各方面問題,提出開發措施。最后,對全文觀點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徐州市;旅游商品;特色開發
一、引言
近幾年來,徐州市旅游業在政府支持下發展迅速,但由于發展較晚,呈現不成熟的一些方面,較為明顯的就是旅游商品發展較為緩慢,旅游商品收入遠遠落后于旅游業總體收入。徐州市旅游商品發展存在許多制約其發展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束縛成為徐州市政府旅游管理部門的當務之急。
二、徐州市旅游商品開發現狀
(一) 徐州市旅游商品類型、現狀
徐州市旅游商品[1]主要包括:飲食類、農副產品類、收藏品類、文物類。
徐州市的特色飲食有明帝捆香蹄、小孩酥糖、桂花酥糖、沛縣狗肉、霸王別姬、地鍋雞等。銷售地點一般是自己本家的手工作坊或人流量比較集中的集市攤點,被中間商集中兜售到大型商場和漢墓景區附近的紀念品專賣店。手工作坊生產商的收入大約維持在每年4-6萬,幾乎不受季節、節日等因素的影響。菜品類生產商的收入要高一些,他們的生產形態是餐館,一般年收入8—10萬。
徐州市的如沛縣的冬桃、港上的銀杏以及苔干、牛蒡。它們的生產地分布在各鄉鎮的田地里,會有小商小販在田間地頭按斤收購,最后匯總到各大型集貿市場和景區周邊。
像根雕、水晶的原材料產地較為集中,商品生產企業和加工企業直接從當地產農那收購原料和原產品。在自己的工廠進行包裝和加工后,批量銷往剪子股步行街、奇石市場等商品集散地或大型購物中心。各銷售點在加入目標利潤后以較高的利潤售。
徐州市漢文化景點甚多:龜山漢墓、楚王陵、漢兵馬俑、漢畫像石館、項王故里、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等。由此衍生出許多文物臨摹、雕刻品、收藏品等。一般集中在景區附近。
(二)徐州市旅游商品收入狀況
數據顯示2012年度全市旅游商品收入64.26億元,約占旅游業收入總量的19.5%。2013年,全市旅游購物[2]持續保持著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368.5億元,同比增長15.71%,其中旅游商品收入占總量的20.1%,實現收入73.97億元。但即使如此,較之旅游業成熟的發達國家的大約55%的增長,還是很低。
三、徐州市旅游商品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 資源豐富但商品單一、開發力度不夠
雖然徐州市旅游商品存在前文所講到的多樣性但遺憾的是,目前徐州市旅游商品同質化嚴重、商品單一,開發力度不夠,商品不能夠對游客產生足夠的親和力,不能引發游客對景點的印象。旅游商品的形象更新速度非常慢,容易造成審美疲勞[3]。
(二)設計、生產、銷售沒有形成產業
徐州市旅游商品開發起步晚,缺乏高層次的研究設計專門人才,旅游商品的設計很難推陳出新,幾大景區的旅游商品題材缺乏新意。尤其徐州市位于蘇北,經濟尤其旅游業的發展落后于蘇南地區,缺少研發機構的投入和建設。
流通渠道不合理,沒有形成產銷一條龍。徐州市旅游商品市場尚不成熟,商品的生產、銷售網點都呈零散分布狀態,生產者沒有達到與旅游者的零對接[4],生產企業被迫以低廉的價格向外銷售以得到現款維持生產,造成了資源與資金的損失。
(三) 政府監管、扶持力度不夠
政府資金投入不足,今年以來,徐州市對旅游業總投資額高達378.07億元,但并沒有提及對旅游商品的開發措施。市場監管方面,政府缺乏有效監管。市場經營秩序比較混亂,假冒偽劣商品難以根除,常出現價格欺詐、強買強賣現象。許多經營者認為重游率低,只做一錘子買賣,不注重商品質量。政府缺乏對旅游產品缺乏衡量標準和完善的治理體系,對旅游商品開發、銷售鼓勵不夠,相應的優惠政策沒有實施。
(四)定位不準確,宣傳力度不夠,客源不足
徐州市的市場主要在周邊地區,中低價的旅游商品和工藝品應是徐州市旅游購物市場的主體。但許多設計者和生產商普遍把旅游商品定位[5]在所謂的面向國外游客的精品上,大多是一些高檔貴重的古董或工藝品。
徐州市旅游業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徐州市政府也是近幾年才加大旅游項目開發、外部宣傳和市場推介,放眼全國,知道徐州市楚漢景區的人很少。
目前徐州市旅游客源不足,徐州市旅游客源與江蘇省其他旅游城市的比較,主要來自本市及附近地區,外地及海外游客嚴重不足,且滯留時間較短。
四、徐州市旅游商品開發的對策
(一)開發本土多樣化商品組合,打響自主品牌
沛縣狗肉由來已久,徐州市旅游局應該打出樊噲的品牌開發狗肉食品。和打響彭祖文化品牌彭祖養生保健品品牌[6]。徐州市農村鄉鎮有很多民間手工藝品,以邳縣、淮陰一帶剪紙為例,可以加入劉邦斬白蛇,蘇軾賦鼠,呂布戰三英歷史小典故。另外徐州市銀杏、冬桃還可以進行核雕創作,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據徐州市地域文化和漢代文物造型美觀精品多的特點,可仿制銷售:龜鈕銀印、婆金銅熏、婆金鑲嵌獸形硯盒、彩繪陶俑等工藝紀念品。
(二) 實現產、供、銷產業整體聯動
對新設備進行投資,以便進行大量生產的準備工作和制作工藝材料改良,使旅游商品保持傳統工藝基礎上,融入現代制作手法,提高產品精密度,同時賦予商品現代生活時尚感。形成產銷一條龍,減少中間商數量[7]。同時對商品分類如地域特色濃厚的、手工少量生產的、流行的、附加新功能的,對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生產模式和市場運作[8]。在中心區培育一批輻射整個經濟圈的大型商場,形成中心商業區,成為一級購物中心,培育名牌商貿企業。
(三) 精確市場定位,針對性搞開發和營銷
應以徐州市都市圈[9],乃至淮海經濟區內居民為主,游客量甚至可高達旅游地接待總人數的40-60%;重點開發以江浙滬為核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以及以京津為核心的華北地區旅游市場[10];考慮開發華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東北三省以及以重慶、成都為核心的西南市場。
(四)加強政府主導力度
政府鼓勵商品開發,首先應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例如稅收扣除、優惠退稅、還可以提供貼息財政資金。加強旅游商品開發中法律、法規的制定與修訂,形成公平、合理的市場環境。針對徐州市商品分布廣、地域分散的缺點,建議旅游局設立專門機構,建立系統將市場上不同區域的特色商品進行分類,整合徐州市零散的商品資源,形成一整套商品體系。
(五)開拓多樣化銷售渠道
1.構建網絡化的銷售體系
在旅游景點、景區發展商業連鎖經營,方便、快捷地為游客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改善導購體系,包括購物指南、導購圖、咨詢中心等。商品生產企業和零售店借助網上交易平臺開展電子商務、微博營銷[11]。結合城區商業網點發展規劃,建立特色一條街、專營店、廠店結合型、飯店商場、現代化購物中心為一體的銷售網絡。
2.創新銷售方式
可以現場展示經營方式,讓游客了解本土文化中特有的民風民俗,使之產生文化和心理上的認同感。例如,面向游客現場制作有關徐州市人物故事、風土人情題材的各式商品。讓游客欣賞漢服樂舞表演, 在購買漢代編鐘、磬、古琴、琵琶等樂器時表演漢樂、古琴獨奏或琵琶曲《十面埋伏》,在購買手工藝品時觀看傳統藝人制作過程。
(六)加大宣傳力度
形成商品的品牌系統:漢代三絕為代表的漢文化品牌;以楚漢相爭、淮海戰役為代表的軍事文化品牌;以李可染、劉向之為代表的名人文化品牌;彭祖養生為內容的飲食文化品牌;以云龍山水為代表的自然山水文化品牌[12]。
網絡營銷是指通過各種媒體、影視、在線交易平臺、渠道及形式宣傳徐州市旅游商品。徐州市可以開通旅游微博,制造話題。徐州市作為京滬高速鐵路其中一站,借此多做廣告,是留住商旅類型旅游者,增強徐州市在蘇北地區的區域輻射力的重要途徑。
徐州市的年度活動有云龍山廟會、徐州市彭祖廟會、徐州市伏羊節、徐州市彭祖國際文化節、徐州市漢文化國際旅游節。可利用利用這些活動和舉辦的大型賽事,多做廣告打響品牌。
五、結論
旅游商品增收不僅對當地旅游業全面發展,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更會促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進商品開發是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徐州市旅游商品開發雖然面臨很多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需要徐州市政府帶頭引導。其次,各相關企業應結合當地資源開發本土多樣化商品組合。然后精確市場定位,據此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還要開拓多樣化銷售渠道,構建網絡化的銷售體系,創新銷售方式。相信徐州市能逐漸增強旅游競爭力,促進旅游商品市場日趨繁榮,促進旅游業更快更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鐘志平.旅游商品學[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5年6月
[2] 石美玉.中國旅游購物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吳廣孝.旅游商品開發實務[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
[4] 王松,王凡.徐州市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營銷對策,商場現代化,2011年7月(下旬刊)總第510期
[5] 沈山,吳婧,胡瑞山.楚漢文化品牌與徐州市城市文化創新發展,徐州市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1月第33卷第1期
[6] 王中華,安東.試論徐州市旅游資源的現狀與開發,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3月第23卷第l期
[7] 有昆,周子順.力推跨越發展 徐州市旅游“給力”,中國旅游報,2011 年2 月16 日第 016 版
[8] 姚君洲.徐州市兩漢文化視覺設計元素初探[D].徐州市:江南大學,2008年
[9] 張萌.旅游商品創新開發的若干思考[J].社會科學家,2010年第15卷第2期
[10] 黃立萍,李揮,歐靜.設計專業化是中國旅游商品行業的戰略選擇,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9月第13卷第5期
[11] 關于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任務完成情況的報告.中國徐州市門戶網站,2011年3月徐旅局字4號
[12] 張倩,陳曉,李莎.洛陽旅游紀念品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探析,現代商貿工業,2009 年第2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