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佳
摘要:20世紀初期以來,工筆畫壇掀起了一股創新浪潮,出現了一種被稱為“新工筆”的繪畫現象。當代“新工筆”潮流下的花鳥畫擺脫了傳統花鳥畫題材的局限,更多地融入了現代的元素。本文主要從花鳥畫題材的角度,來分析近現今工筆花鳥畫表現的獨特之處。
關鍵詞:新工筆;花鳥畫;傳統;題材
一、關于新工筆
“新工筆”作為一個組合型概念,是由“新”和“工筆”兩個要素組合在一起的。2007年顧平提出:“‘新工筆概念從字面理解有兩層含義:第一,它傾向于‘工筆的表現手法,‘新中包含著變化,雖由傳統演繹而來,但卻是地道的新繪畫;第二,它是當代工筆繪畫的代名詞,今人用舊法”。新工筆依然沿用傳統的技巧,觀念的體現并沒有以損失古老優秀的傳統技藝為代價。
二、新工筆花鳥畫題材分類
(一)室內靜物
當代新工筆畫家們在繼承中國畫傳統技法的同時,也受到西方繪畫題材的啟發,他們將各種花卉、現代器皿入畫,時髦的高跟鞋、桌子上的玻璃器杯、西洋的臺燈、香水瓶、各類花卉等等,它們與現代人的生活緊密相關,在現代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
在多位新工筆畫家中,常用室內靜物來作為題材的兩位典型畫家是高茜和雷苗。雷苗多做折枝花卉,她經常選擇室內的桌椅、玻璃器皿、單枝花卉、禽鳥、燈飾等物體為繪畫題材,它們在畫面中往往是形單影只、孤杯獨盞、色調灰蒙,畫面總是流露出一份感傷,營造出一個個淡雅、純凈、光影搖曳的空間。
高茜的花鳥作品巧妙地融入了西方藝術的古典趣味和現代觀念,構圖精巧,色彩典雅,刻畫手法細膩,別具特殊的韻味和氣質。張見曾經這樣評價道:“我們能從那一遍遍不厭其煩的,看似簡單、機械的描摹中隱約感受到閨閣女工的溫婉之美。這種私人偏好與傳統心境的美妙結合,強化了畫面女性化的特征。而對畫面其他組成要素的選擇,譬如,一面平實的鏡子,一把造型溫軟的木梳,一只讓人忘卻歲月的繡花裹足……無一不彰顯出那種對于女性內心世界的關懷”。
(二)動物
傳統的工筆花鳥畫題材中,動物常見的是錦雞燕雀,在《簪花仕女圖》中畫有寵物狗、仙鶴,宋代小品中,多以鳥雀、蝴蝶為主,然而在新工筆思潮影響下的花鳥畫,其動物題材更加廣泛,當中不乏有傳統的燕雀蝴蝶,還有鹿、馬、金魚等等,它們都被放置在作者編排好的畫面情節中。畫家們從西方超現實主義繪畫中的題材受到啟發,將在正常狀態下不可能出現在一起的物象安排在同一個畫面中,通常都需要畫家主觀地進行處理,創造出與現實相背離的新的視覺效果,更具有超真實性。畫家陳林便是以動物作為創作的題材,將其放入不可思議的畫面空間中。
(三)城市景觀
當代新工筆畫中,也有畫家是以城市景觀作為題材的,與古代相比,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改變了太多,巨大的商業廣告、高樓大廈、車來車往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寫照。城市生活的節奏是迅速的,畫家們以生活的視角,更貼近的來觀察世界,使得工筆花鳥畫具有時尚性。
(四)幾何體
新工筆花鳥畫的題材可謂是標新立異、層出不窮。靜物、動物等題材有的還是有傳統的影子,但是姜吉安的作品題材則完全脫離了傳統工筆畫,他選取的是一個個幾何體作為繪畫的題材,姜吉安認為:“實際上,絕對沒有意義的題材是不存在的,沒有什么東西處于意義的真空中,即使是幾何抽象繪畫也不免與超驗精神發生關系,反而有更強烈的意義指向”。
三、題材創新的當代啟示
當今社會發展瞬息萬變,人們都熱衷于追求新的事物,經常忽視傳統,甚至將文化悠久傳統看作是墨守成規、死板僵硬。我們探索各種各樣的題材的同時,應該以辯證的態度去選擇古代的優秀傳統文化。各個門類的藝術是相通的,我們可以借鑒、吸收其他門類的藝術形式和外來的藝術形式的精妙之處,積極利用好的資源,從而轉化為自身的藝術語言。這種融合是一個深入發展、不斷調整、相互適應的過程。
當代花鳥畫壇的面貌,已經遠不是舊時文人時代可以比擬,越來越多的花鳥作品借助各種形象元素進行排列組合,重新賦予了意義,給我們以極大的視覺沖擊和視覺震撼力,使人們從對生活的漠然麻木的狀態中驚醒起來。但是,新工筆花鳥畫題材的創新也需要有尺度的限制,不應將創新看作是惡俗的潮流,一味地運用扭曲、怪誕的擠眉弄眼,這樣的藝術形象只會顯得無聊、造作。創新不是端著做作的一副姿態,作品應該有內涵有思考,必須考慮到觀者對自己作品的心里感受。題材的創新也需要講究合理,不能只追求新鮮,希望讓別人驚訝,更重要的是要在人們覺得新鮮之后,讓人回味起來覺得很合理、巧妙以及真實。
【參考文獻】
[1]顧平.搖轉鏡頭,攝入新機——當代“新工筆”繪畫解讀[J].中國畫畫刊,2007(04)
[2]姜吉安.新工筆文獻叢書·姜吉安卷[J].安徽美術出版社,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