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紅
摘要:經濟水平的提高必然帶動物質文化需求的不斷發展,而物質文化又是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礎,因此要在物質文化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精神文化需求。對于人民大眾來說,現今社會物質條件已經不是他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而更多的是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在當今不斷增長的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下,如何通過相應調研使得群文研究活動從多角度出發,實現其活躍狀態。
關鍵詞:群文理論;研究;文化需求
群文理論主要是研究群眾文化發展、類型等的理論方法,它是對群眾文化的一種總結性研究,要想真正了解什么是群文理論,首先要從群眾文化的內涵出發,然后再對群文理論做出進一步解釋。群眾文化主要是指在擺脫了職業的束縛后,大眾依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所進行的文化休閑娛樂活動。群眾文化的主體是人民群眾,客體是所進行的相應文化活動,因此要想進行群文理論的探究,需要把握好人民群眾真正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要依據需求進行相應的群眾文化工作。
一、群文理論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研究
群文理論的發展可以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同時群文理論是繼承和發揚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要想帶動中華民族整體的文化發展水平,就必須從群眾入手,率先進行群眾文化需求的補給。由于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群眾文化在進行自身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世界文化發展的潮流的侵襲,對于這些多元化潮流需要通過辨證的方法看待問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群眾文化不發生偏倚,才能從物質和精神的相互作用方面促進整體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從群眾角度講,群眾文化是社會文化發展的體現,也是一個民族精神層次的展現,只有將群文理論通過實踐合理的進行轉化和運用,才可滿足和實現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群文理論屬于社會精神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僅在精神文化發展上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反作用于社會物質文化的發展,因此只有建設好群文理論,使群文理論更好地作用于經濟社會的改革創新。
二、探討如何將群文理論“活起來”
(一)從國家角度出發建立健全相應的群眾文化發展策略
國家是進行物質和精神文化發展的主導力量,它對整個社會具有明確的導向作用,因此在進行群文理論的研究時一定要將政府的作用放到主導地位,讓政府發揮其文化職能,帶領群眾進行精神文化發展。從國家角度看,進行群文理論的建設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全面撒網式進行群文理論研究,并將研究成果用到實際現實生活中來。而對于將國家制定的群文方針進行實行的領導階層而言,需要領導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把握文化發展最新動態,以便在進行掌握理論的技術上進行相應的實踐。由于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因此在進行群眾文化建設時一定要從群文理論出發,先從理論上進行創新,讓理論活躍起來,然后再進行活躍化的實踐研究,最終實現群眾文化真正意義上的活躍。例如,政府在進行群文理論建設時可以通過定期開設群文專題,設置有城市文化特色的群文專題日,在專題日進行群文理論的探討和研究,將群文理論從政府階層傳播到廣大群眾,實現全民的群文研究建設。
(二)從群眾自身角度出發實現文化的多方發展
群眾是組成和實現文化發展的尖端力量,同時也是進行群眾文化發展和研究的主要基礎。當前群文理論研究主要還是通過組建群文會的形式進行建設的,但只憑群文會成員個人的力量無法讓群文理論研究真正活起來,必須通過大家多方思考,積極投身于實際的文化生活服務,使原本管理落后、機制不成熟、理論范圍研究過于封閉的群文會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全面化發展改革,由原來不成熟的形式轉變為機制形態完善飽滿、管理能力增強、封閉式改為開放式的群文理論研究,通過改革使其更具有現實意義。同時在進行群文會發展時,需要廣泛聯系群眾,使服務向多元化發展,從而改善群文理論研究的相對環境。對于群文會內部組成而言,需要不斷的吸收和引入新的人員進入,使群文理論研究更加思維多元化,要想在更加壯大群文理論研究內容和隊伍同時,又保證群文理論研究的質量,就需要堅持以專業管理人員為主導,積極吸收多種文化研究類型,實現以高思想、高水平、高能力的課題研究。例如,群文會的領導可以組織定期的培訓,通過培訓了解當今群眾文化發展的最新內容,讓群文理論研究具有最新的參考價值。
(三)運用多種現代手段和機制實現群眾文化的拓展
如今是網絡化時代,人們的生產生活各項內容都是通過網絡進行傳遞信息和交流的,因此在進行群文理論研究時也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相應的理論化研究。群文理論研究并不是進行小范圍的領域拓展,而是全面化的整體研究。因此在進行群文理論研究時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城市聯合農村進行多方面、多門類的探討。進行多方面的探討研究需要進行文化藝術的分類,也要對不同城市群體進行差別化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內容就是要加強基礎知識建設,對新的內容需要不斷進行補充,對舊的內容要及時進行檢查更正。以往研究主要是通過實地調查研究、翻閱書籍文獻的方法進行資料查找,但是現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研究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查找方法,使得群文理論研究更具有時代性,同時為研究領域的拓展帶來了極大地方便。
三、結語
群文理論在研究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許多問題,對于國家而言,帶動群眾文化的發展需要進行相應公共服務職能的轉變,同時對于城市和農村等不同的文化結構發展需要進行相應的差別化理論研究。最重要的是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依據物質文化發展的水平制定相應的群眾精神文化發展戰略。將公共服務職能提上日程。對于群眾自身而言,清楚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積極向上的文化思想觀念,是實現群文理論活躍起來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綜上所述要想實現群文理論的活躍發展不僅要從社會公共角度出發,同時還需結合群眾自身的文化需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群文理論的活躍性。
【參考文獻】
[1]王燕.當前我國人民群眾文化需要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13.
[2]李浩潔.我國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理性思考[D].齊齊哈爾大學,2014.
[3]劉翠翠.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策略及社會意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06:110-111.
[4]許志方.地方性群眾文化功能與發展現狀探究[J]. 神州民俗·上半月 2015年04期.
[5]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民俗非遺研討會論文集[C].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