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為了研究集約化育苗模式、降低農戶勞動量,開展西瓜穴盤育苗和營養缽育苗對西瓜幼苗生長和質量影響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穴盤育苗嫁接工效高于營養缽育苗24%。各個苗齡的干物質含量均是穴盤育苗表現較好;根冠比只在苗齡50 d后營養缽育苗優于穴盤育苗;穴盤育苗在育苗初期和50 d后的壯苗指數分別高于營養缽育苗69%和3.76%。因此,綜合嫁接工效、干物質含量和根冠比、各個苗齡壯苗指數的數據,穴盤育苗優于營養缽育苗,表現出較大優勢。
關鍵詞: 穴盤; 營養缽; 嫁接工效; 西瓜幼苗質量
Abstract: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pattern of intensive seedling and reduce farmers labor,the influence of plug and nutrition pot on the quality of watermelon seedlings was tes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rafting efficiency of plug seedling was 16.7%-25% higher than nutrition pot seedling. The dry matter content of plug seedling was higher than nutrition pot seedling in each seeding age. The root shoot ratio of nutrition pot seedling was only higher than plug seedling after the age of seedling 50 days. The high quality seedling index of plug seedling was higher than pot planting for 69% and 3.76% in the early stage of seedling and after 50 days. Therefore, plug seedling was better than pot seedling.
Key words: Plug; Pot; Grafting efficiency; Watermelon seedling quality
西甜瓜尤其是西瓜連作栽培生產中受到枯萎病等土傳病害嚴重危害[1],采用嫁接栽培是目前防控西甜瓜土傳病害最簡單有效的措施[2]。但我國工廠化嫁接育苗的發展相對于其他一些國家的推廣普及速度還相對落后,未形成集約化、產業化和規模化。而近年來隨著西瓜生產的發展,集約化育苗亦有了長足發展。西瓜和甜瓜是重要的瓜果類作物,北京市大興區西瓜種植面積較大,對種苗需求量也隨之加大[3],而集約化育苗技術具有節種、節能、省時省工、提高土地利用率等優點。因此,集約化育苗生產成為西瓜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近幾年由于人工成本由最初的每天 80元增加到現在每天120元,已經成為農業種植中較高的成本投資,所以在育苗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成本成為大興區西瓜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海南是我國重要的冬季瓜菜生產基地,使用穴盤育苗采用頂插接方式可嫁接3 000株/天,不僅效率高并且大大節約了勞動成本,因此將提高嫁接效率、降低勞動成本的穴盤嫁接育苗方式引用到我區。大興區西瓜育苗多以營養缽育苗為主,穴盤育苗為輔。營養缽育苗具有缽體體積大,育苗土多,營養供給充足,且定植后緩苗快等優點,但是營養缽育苗需配置大量營養土,費工費時,占用面積較大,且采用當地貼接方法嫁接每天800~1 000株;而穴盤育苗省工省力,節省能源、種植和育苗場地,且成本較低,采用當地貼接方法嫁接每天1 200~1 300株,但是當地農戶認為穴盤育苗具有苗齡短,苗弱且定植后不易緩苗等缺點。因此為研究適合大興區當地的育苗方式,就穴盤與營養缽育苗對西瓜幼苗質量的影響進行試驗,為當地西瓜生產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地點
地點設在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李家巷村,占地面積:50 m×15 m=750 m2
1.2 供試材料
供試作物:接穗為‘超越夢想,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選育的小果型西瓜雜種1代。植株生長勢中等,第一雌花平均節位8.5節,生育期約90天,果實發育期27天左右,抗病性強。嫁接砧木:‘京欣砧2,印度南瓜與中國南瓜雜交的西瓜砧木1代雜種,嫁接親和力好,共生親和力強,成活率高,發芽容易且整齊,芽勢好,出苗壯,對果實品質影響小。
采用40孔穴盤和9 cm× 9cm的營養缽。穴盤育苗土配置為V基質∶V土=3∶1;營養缽育苗土配置為V土∶V基質∶V農家肥=3∶1∶1。
1.3 試驗設計
采用貼接法嫁接,對營養缽育苗和穴盤育苗進行貼接工效測定,設3次重復,每次測定0.5 h;對嫁接苗1葉1心、2葉1心、3葉1心3個生理苗齡進行測定。分別測定營養缽與穴盤的嫁接苗50 d后的根系情況。
1.4 取樣測定與分析方法
分別于嫁接苗1葉1心、2葉1心、3葉l心3個生理苗齡時期取樣,每次取樣時,從苗床中隨機取3盤西瓜斷根嫁接苗作為樣本。從每盤中取2株嫁接苗,共6株,用于苗期形態的測定。
測定方法:取回西瓜嫁接苗樣品后,小心洗去根部的基質,用吸水紙吸干植株上的水分,將嫁接苗從上至下分為接穗、砧木莖(包括砧木子葉)和根3部分,用米尺測量接穗和砧木莖的高度,游標卡尺測量接穗和砧木莖的莖粗度,用電子天平分別稱取各部分的鮮質量,剪下葉片,量取葉面積。將各部分分別裝入不同的紙袋中,放入烘箱105 ℃殺青15 min,75 ℃烘干至恒重,用電子天平稱取各部分的干質量。
干物質含量%=干質量/鮮質量×100
根冠比=根干質量/(砧木莖干質量+接穗干質量)
壯苗指數=接穗莖粗/接穗高度×全株干質量
試驗數據統計采用Excel圖表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穴盤與營養缽嫁接工效比較分析
采用貼接法嫁接,對穴盤和營養缽育苗進行嫁接工效統計和比較分析(表1)。營養缽育苗30 min嫁接96株,折合192株·h-1;穴盤育苗30 min嫁接119株,折合238株·h-1;嫁接成活率均達到100%。穴盤育苗比營養缽育苗嫁接工效高24%。因此,不同育苗方式會對嫁接工效產生明顯影響,穴盤育苗比營養缽育苗效率更高,更加省時省工。
2.2 嫁接苗生理苗齡測定結果分析
本試驗在營養缽嫁接苗、穴盤嫁接苗苗齡基本一致的條件下,分別于1葉1心、2葉1心、3葉1心及嫁接50 d后4個苗齡時期對兩種育苗方式的嫁接苗取樣,對應的嫁接后日歷苗齡見表2。
2.2.2 不同西瓜育苗方式對嫁接苗根冠比的影響
由圖2所示:隨著嫁接苗齡增長,嫁接苗根冠比逐漸下降。根冠比的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相關性,以及根系周圍水分情況;在作物苗期,為了給作物創造良好營養生長條件,要促進根系生長,增大根冠比。從嫁接苗齡15 d到嫁接苗齡30 d,穴盤育苗根冠比大于營養缽育苗,根系潔白;嫁接苗齡30 d后營養缽育苗根冠比逐漸超過穴盤育苗。分析認為是由于穴盤育苗含水量較營養缽低,因此前期根冠比穴盤育苗大于營養缽育苗,后期隨著水分消耗,營養因素成為限制條件,營養缽營養物質含量較穴盤高,因此營養缽育苗根冠比大于穴盤育苗。
在育苗30 d時,兩種育苗方式根冠比發生變化,到苗齡50 d時,隨著苗齡的增長,根冠比最低,兩種育苗方式的嫁接苗均出現根系發黃現象,分析認為是由于根系生長受到育苗器皿體積限制,根系變黃,不利于后期定植。因此,采用穴盤育苗選擇3葉1心時定植比較合適,而采用營養缽育苗則可適當延長苗齡進行定植。
2.2.3 不同西瓜育苗方式對嫁接苗壯苗指數的影響 研究壯苗指數對優化育苗方式和管理環境具有重要作用。隨著嫁接苗齡增長,兩種育苗方式嫁接苗壯苗指數隨著苗齡增長逐漸增大;營養缽育苗的嫁接苗壯苗指數從苗齡15~30 d呈上升趨勢,苗齡30 d后開始下降,至苗齡50 d時與穴盤育苗基本持平。苗齡30 d時嫁接苗為3葉1心,營養缽育苗壯苗指數在此時期開始下降,說明嫁接苗的縱向生長速度大于橫向生長速度,幼苗莖桿逐漸變纖細。穴盤育苗在育苗初期和50 d后的壯苗指數分別高于營養缽育苗69%和3.76%,且壯苗指數持續增長,說明嫁接苗橫向生長速度始終大于縱向生長速度,幼苗莖桿逐漸粗壯(圖3)。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營養缽育苗壯苗指數在初期小于穴盤育苗,從2葉1心開始壯苗指數逐漸大于后者,分析可能是由于穴盤育苗嫁接苗葉片相互遮擋,造成幼苗株間缺光,莖桿快速生長,從而使壯苗指數下降。
3 討論與結論
3.1 討論
本文針對北京地區穴盤和營養缽2種育苗方式展開研究。南方地區采用頂插接方式,試驗采用本地區較為普遍的貼接方法[4],較南方地區嫁接速度稍慢,降低了嫁接工效。后續試驗可采用頂插接的嫁接方式,以期找到更適合北京地區的集約化育苗方式。壯苗指數能比較客觀的反映種苗的生長狀況和質量,一般壯苗指數越大種苗質量越好[5],苗齡30 d時,營養缽育苗的壯苗指數開始出現下降趨勢,并在苗齡50 d時與穴盤育苗出現交點,而本研究對嫁接苗苗齡的統計分析進行至苗齡50 d,未繼續研究下一苗齡嫁接苗的生長情況,無法更準確的分析壯苗指數變化,下一步試驗應延長苗齡進行相關數據統計分析。在配制育苗基質時,按照瓜農常規配置方法穴盤育苗土未加入農家肥,可能造成穴盤育苗營養物質提供較營養缽差些,后續研究可加入適量農家肥,但要注意不要加入過量,以免影響出苗[6]。
3.2 結論
綜合分析2種育苗方式不同苗齡的干物質含量、根冠比和壯苗指數,穴盤育苗表現出較大優勢。穴盤育苗省工省力,節省能源、種子和育苗場地,便于規范化管理和遠距離運輸幼苗[7]。本文研究亦表明穴盤育苗較營養缽育苗更有優勢,因此,在集約化育苗的大趨勢下推廣前景更廣闊。
參考文獻
[1] 馮學杰,梁振深,王敏,等. 海南西瓜甜瓜嫁接育苗的現狀與展望[J]. 中國瓜菜,2011,24(3): 64-66.
[2] 溫玲. 甜瓜設施栽培土壤連作障礙及防治措施[J].北方園藝,2007(07): 122.
[3] 別之龍.我國西瓜甜瓜嫁接育苗產業發展現狀和對策[J].中國瓜菜,2011,24(2): 68-71.
[4] 陳宗光,高會芳,相玉苗.小果型西瓜最佳嫁接方法篩選試驗[J].中國瓜菜,2015,28(1): 36-38.
[5] 楊鵬鳴,周修任. 不同施肥水平對南瓜根冠比和壯苗指標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10(23): 115-118.
[6] 周國林,黃興學,杜鳳珍,等. 蔬菜穴盤育苗有機活性基質配方初步研究[J] .長江蔬菜,2012(6): 78-80
[7] 武征遠. 蔬菜集約化育苗技術的應用[J]. 理論研究,2014(7):21-22.